- 年份
- 2024(3094)
- 2023(4326)
- 2022(3738)
- 2021(3403)
- 2020(2941)
- 2019(6798)
- 2018(6649)
- 2017(13198)
- 2016(7296)
- 2015(7812)
- 2014(8001)
- 2013(8227)
- 2012(8145)
- 2011(7253)
- 2010(7319)
- 2009(6639)
- 2008(6612)
- 2007(5907)
- 2006(5236)
- 2005(4773)
- 学科
- 济(40009)
- 经济(39981)
- 业(18776)
- 管理(15992)
- 地方(15560)
- 企(13998)
- 企业(13998)
- 方法(13704)
- 数学(11958)
- 数学方法(11842)
- 农(11203)
- 业经(9243)
- 地方经济(9021)
- 产业(8668)
- 中国(8561)
- 学(8075)
- 农业(7800)
- 财(6781)
- 结构(6770)
- 制(6608)
- 贸(5835)
- 贸易(5828)
- 技术(5665)
- 易(5528)
- 体(5220)
- 融(5219)
- 金融(5217)
- 环境(5170)
- 和(4470)
- 发(4419)
- 机构
- 学院(106276)
- 大学(105305)
- 济(47896)
- 经济(47171)
- 研究(41727)
- 管理(39281)
- 理学(33964)
- 理学院(33480)
- 管理学(32945)
- 管理学院(32750)
- 中国(29304)
- 科学(25982)
- 京(23544)
- 江(22813)
- 所(21784)
- 研究所(20088)
- 农(19559)
- 财(19149)
- 中心(18418)
- 业大(16476)
- 农业(15373)
- 院(15285)
- 财经(15272)
- 范(15252)
- 经济学(15066)
- 师范(15038)
- 北京(13742)
- 州(13734)
- 经济学院(13691)
- 经(13610)
- 基金
- 项目(74288)
- 科学(58679)
- 研究(53853)
- 基金(53157)
- 家(46984)
- 国家(46645)
- 科学基金(39347)
- 社会(34981)
- 社会科(33329)
- 社会科学(33323)
- 省(30725)
- 基金项目(28748)
- 划(24935)
- 自然(24700)
- 自然科(24040)
- 自然科学(24035)
- 自然科学基金(23624)
- 教育(23198)
- 资助(21575)
- 编号(20697)
- 发(19049)
- 重点(17759)
- 部(16413)
- 成果(16274)
- 发展(15620)
- 创(15595)
- 展(15411)
- 课题(15365)
- 江(15029)
- 创新(14694)
共检索到161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靖学青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工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层面的分析,最后在对比较分析结果总结的同时就其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克 路瑶
根据1995年和200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的产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对工业的39个具体行业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对长江三角洲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赛飞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伟峰 何枫 冯宗宪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技术效率及其若干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珠江三角洲的技术效率略高于长江三角洲,但其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所有制结构及对外经济开放度这两个因素的比较,分析了两个三角洲技术效率差距变动的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的技术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朱卫平 苗建军
本文根据同一性、全面性、客观性原则挑选了12个指标作为评估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在获取1990-1994年长、珠两个三角洲的上述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因素分析方法,对长、珠两地投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对优劣、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并简要得出了几点政策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峰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但是这一地区也存在着产业结构雷同、专业化系数不高、产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协同整合地区规划,加强合作,合理分工,实现地区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立国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只有加快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本文着重从 1 5城市产业结构入手 ,通过分析比较 ,找出目前长江三角洲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增长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守红,周向红
开发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两类主要开发区进行分析,认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整体上技术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外资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创新机制弱,产业的持续国际竞争力不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张亚芬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区位、自然条件、科技、教育、文化均有优势,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大三角洲,先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超常规发展,区域内部的城乡建设进展迅速。文章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由此带来农业与农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阐述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快速发展地区 农业与农村 特点 发展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阎小培 徐红宇 陈基纯
采用垂直式与水平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选取1997、2000、2002年三个时间断面,对两大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变化进行测评与对比分析。从总体度量看,长江三角洲保持了对港澳珠江三角洲的微弱领先,港澳珠江三角洲在可持续发展水平上略具优势,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为超前,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其变化明显优于港澳珠江三角洲。两大三角洲在资源环境支持水平与支撑能力、科教发展能力上都表现出一致的强劲增长,在经济发展能力上都表现出负的增长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进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由此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升级 长江三角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桂田 尹志锋
对珠江三角洲16市和长江三角洲7市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与平均工资较为稳健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商投资所处类型企业的工资有正向影响,但并未产生外溢效应;对外贸易与工资水平大多呈负向关系;职业教育对工资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般会降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决定和影响工资水平的市场性因素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但考虑到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严重不匹配,平均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与工资之间的负相关,显示出在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定价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性的外部冲击,以形成有效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平均工资 增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