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1)
- 2023(6424)
- 2022(5693)
- 2021(5270)
- 2020(4458)
- 2019(9960)
- 2018(9953)
- 2017(18843)
- 2016(10636)
- 2015(11928)
- 2014(12181)
- 2013(11856)
- 2012(11312)
- 2011(10086)
- 2010(10450)
- 2009(9985)
- 2008(10248)
- 2007(9214)
- 2006(8558)
- 2005(8297)
- 学科
- 济(40928)
- 经济(40843)
- 管理(38015)
- 业(31897)
- 企(27166)
- 企业(27166)
- 制(15654)
- 财(15521)
- 农(12471)
- 方法(12398)
- 中国(11859)
- 地方(11273)
- 体(10491)
- 业经(10434)
- 数学(10310)
- 数学方法(10087)
- 学(9170)
- 务(9106)
- 财务(9065)
- 财务管理(9034)
- 银(9016)
- 银行(9002)
- 环境(8782)
- 体制(8656)
- 行(8554)
- 企业财务(8533)
- 融(8100)
- 金融(8098)
- 农业(7777)
- 度(7470)
- 机构
- 大学(151060)
- 学院(150805)
- 济(61597)
- 经济(60100)
- 管理(55091)
- 研究(54447)
- 理学(45470)
- 理学院(44914)
- 管理学(44165)
- 中国(43988)
- 管理学院(43877)
- 财(34710)
- 京(33491)
- 江(32578)
- 科学(31962)
- 所(28248)
- 中心(25672)
- 财经(25214)
- 农(24836)
- 研究所(24765)
- 经(22408)
- 州(20878)
- 业大(20727)
- 省(20534)
- 北京(20157)
- 院(19790)
- 范(19733)
- 师范(19515)
- 农业(18966)
- 经济学(18592)
- 基金
- 项目(93835)
- 科学(74192)
- 研究(70521)
- 基金(67712)
- 家(58355)
- 国家(57867)
- 科学基金(49657)
- 社会(45214)
- 社会科(42722)
- 社会科学(42712)
- 省(38410)
- 基金项目(35469)
- 教育(32171)
- 自然(31362)
- 划(30999)
- 自然科(30543)
- 自然科学(30536)
- 自然科学基金(29967)
- 编号(28375)
- 资助(27568)
- 成果(24931)
- 制(23596)
- 重点(21975)
- 部(21228)
- 课题(21144)
- 发(20221)
- 创(19537)
- 性(18935)
- 创新(18471)
- 江(18358)
共检索到25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代钧 许丹宇 任宏洋 曹海彬 郑敏 刘惠强
论述了三峡水库几个重要水环境问题,对近年来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回顾,评述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就三峡水库水质模拟、水体富营养化、水库泥沙截留淤积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国际水协会最新推出的河流水质模型,提出了三峡水库水环境模拟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基于湖泊(水库)生态动力学模型原理,在对水体中磷元素预测的基础上,从营养盐含量、水深、流速、温度因素等与富营养化非线性映射关系出发,初步建立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潜势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一些初步结果;论述了水库泥沙截留淤积及其与水体中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相互作用;建议三峡水库近期内应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涛 祝昌汉 张强
在地形坐标系中建立了一个三维静力平衡的大气-土壤耦合模式,模式详细考虑了复杂地形、植被和水面的热力、动力过程。与其它中、小尺度模式相比其独特之处是:此模式在地表与植被冠层建立的辐射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中,均详细地考虑了坡度、坡向的影响。观测表明,长江三峡江面水温的日变化小于3℃。长江三峡段水流湍急,江水上下交换十分剧烈,各处水深变化较大,使模拟江水的动力、热力过程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在研究中忽略了江水温度的日变化,模式中作为动力、热力外强迫因子,水库建成后的改变仅为水面海拔高度的升高和水面区域的扩大,水面温度是常数。用此模式模拟研究长江三峡建成前后气象要素场的日变化过程,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别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坤 胡煜斌
三峡库区入库量作为随时间变化的序列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所涵盖的频率信息不仅能够体现长江流域年变化尺度以上的周期特点,而且在每年汛期与枯水期的频率变化也有所不同。主要利用HHT方法对三峡库区入库量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利用EMD方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能够清晰分辨出由高到低不同频率范围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对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做Hilbert变换得到时频特征表明:在20d至1a的周期范围内,频率幅值变化不大,但自2003年蓄水开始,频率存在略有增大的趋势,并且洪水期与枯水期频率变化分界不明显;年周期是20a库区信号中稳定的周期性变化信息,而残差信号代表了入库量的整体趋势,反应了整个库区水量...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入库量 HHT 时频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军 任荣荣 朱金兆 宋闯 刘杰锋 傅建强 胡海波 王建修 李慧敏 徐佳佳
三峡水库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峡谷型水利工程,根据"蓄清排浊"的运行方案,水库的水位在145~175m之间变化,在库区内形成了落差达30m、面积达350km2的消落带。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水淹时间长(部分消落带水淹时间长达6个月),具有"冬水夏陆"的特点(王海锋等,2008)。消落带是库区泥
关键词:
桑苗 耐淹 消落带 三峡库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崇举
本文从长江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出发,在研究了城镇功能与第三产业的关联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峡库区恢复、重建,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必须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思路与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林 陈正洪 代娟 汤阳
为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气象因子与地理因子对雾情(能见度)的影响程度,定量描述以厘定影响雾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地理因子,为能见度监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选用2011~2012年长江三峡航道湖北宜昌至重庆宜宾段29个人工观测雾情台站资料和12个能见度观测仪资料,首先采用判别分析法寻找不同月份对雾情等级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进一步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量化的雾情资料分析地形地貌及气象因子对其的直接、间接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常规气象要素对判断站点中雾和大雾的符合率在50%以上。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秋末和冬季雾情等级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气象要素中的1 000hPa湿度对能见度值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18 ...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9月27日,成立了中国长江二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并作为三峡工程项目业主,全面负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含移民工程所需资金)的筹措和偿还。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线薇薇 刘瑞玉 罗秉征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引起国内外各方面极大关注。河口是大河的末端,是淡水和海水交汇的水域,所以环境因子复杂多变。河口的许多重要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都具有其特殊性,使河口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表现为既脆弱又敏感。在长江干流上兴建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生态环境效应除了在库区及中、下游外,必然也会涉及到河口甚至邻近海域。为探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于1998~2001年对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展开综合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对三峡水库蓄水前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文物理、沉积环境、水化学、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长...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河口 生态环境 综合调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本书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3S技术,以长江三峡(本书简称三峡)库区TM影像及自然、社会和经济数据为基础,重点评价了三峡库区自然景观与环境特征,研究了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探讨了森林景观恢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木桂 邱顺林 陈大庆 刘绍平
长江三峡库区是我国传统养殖优良品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天然产卵场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产卵规模占全江的24%。三峡库区又是多种珍稀鱼类的栖息场所。三峡水利枢纽的兴建将改变江河原有的生态条件,并产生一系列生态效应。从而,库区鱼类资源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鲜艳 宋连春 郭占峰 高学杰 张强
利用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三峡库区和长江流域等地区气象要素的气候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监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试验初步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对三峡库区附近局地的天气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降水量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21世纪以来库区降水转为少雨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与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库蓄水后对库区附近气温产生调节作用,夏季降温和冬季增温效应明显;蓄水后库区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三峡水库对附近气候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20km。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气候变化 趋势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力 彭新育 吴利蓉
三峡水库的兴建,使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该区域是本世纪末和下一世纪初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区域,这给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空前的机遇;全国对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治勇 牛奔 叶丽梅 姚望玲 王佑兵
为了进一步认识长江三峡库区大雾天气特征,采用线性趋势估计和Mo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库区持续12h以上和连续3d以上极端大雾天气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库区蓄水后大雾天气气候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平均雾日数呈弱的下降趋势,存在准8、18、32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持续12h以上和连续3d以上大雾天气有明显增加趋势,分别存在准10、17、32a和准12、32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在蓄水后,库区西段年平均雾日数明显减少、东段略有增加,持续12h以上大雾年平均日数变化不大,连续3d以上大雾年平均日数明显减少。库区年平均雾日数的总体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化共同影响的结果,没有证...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极端大雾天气 气候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