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5)
- 2023(3716)
- 2022(3149)
- 2021(2890)
- 2020(2578)
- 2019(5819)
- 2018(5677)
- 2017(10563)
- 2016(6102)
- 2015(6686)
- 2014(6462)
- 2013(6535)
- 2012(6498)
- 2011(5815)
- 2010(5813)
- 2009(5442)
- 2008(5508)
- 2007(4878)
- 2006(4359)
- 2005(3993)
- 学科
- 济(26101)
- 经济(26064)
- 业(15479)
- 管理(15037)
- 方法(14327)
- 企(13522)
- 企业(13522)
- 数学(13313)
- 数学方法(13201)
- 学(9149)
- 财(8150)
- 务(5848)
- 财务(5842)
- 财务管理(5833)
- 企业财务(5734)
- 中国(5244)
- 制(4977)
- 地方(4878)
- 农(4482)
- 体(3908)
- 壤(3868)
- 土壤(3855)
- 业经(3782)
- 融(3653)
- 金融(3653)
- 贸(3600)
- 贸易(3596)
- 易(3507)
- 地方经济(3458)
- 体制(3249)
- 机构
- 大学(92970)
- 学院(90741)
- 研究(39082)
- 济(34228)
- 经济(33608)
- 科学(28480)
- 管理(27852)
- 中国(27628)
- 农(27189)
- 理学(23985)
- 理学院(23666)
- 所(23213)
- 管理学(22881)
- 管理学院(22770)
- 农业(22159)
- 研究所(21534)
- 京(20958)
- 业大(20492)
- 财(16494)
- 中心(15924)
- 省(14515)
- 院(14219)
- 室(14149)
- 农业大学(14147)
- 江(13834)
- 北京(13504)
- 科学院(13166)
- 实验(13116)
- 财经(13094)
- 业(12752)
- 基金
- 项目(64370)
- 科学(48142)
- 基金(47202)
- 家(46485)
- 国家(46199)
- 科学基金(36461)
- 研究(35830)
- 自然(28242)
- 自然科(27597)
- 自然科学(27578)
- 自然科学基金(27126)
- 省(24736)
- 基金项目(24406)
- 划(22678)
- 社会(21109)
- 资助(21078)
- 社会科(19978)
- 社会科学(19971)
- 计划(16433)
- 教育(16431)
- 重点(16080)
- 科技(15543)
- 科研(13622)
- 部(13621)
- 发(13593)
- 创(12882)
- 专项(12405)
- 创新(12289)
- 业(11992)
- 编号(11209)
共检索到135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凤园 李豆豆 文定梅 甘家霞 郭宝林 孙超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种源的长梗绞股蓝(陕西八道、四川平武、甘肃康县)作为试验材料,于海拔510 m和1 150 m分别种植。在生长季末,采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长梗绞股蓝叶片、细根养分含量及细根形态特性(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直径)。【结果】随海拔升高,土壤水解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在高海拔下,长梗绞股蓝叶片N、P含量较高,而叶片K含量较低;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同元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对叶片多种养分影响显著。长梗绞股蓝细根C、P含量在不同海拔间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下不同种源细根K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土壤养分对细根K含量影响极显著。长梗绞股蓝的细根主要分布在10 cm土层,在0~10 cm土层长梗绞股蓝根长度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2%,根表面积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0%;叶片C含量、细根K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叶片P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长梗绞股蓝田间管理中可重点关注栽培地土壤P、K元素的利用情况,同时保证长梗绞股蓝生长环境资源分配的最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欢 刘智强 邹锋 袁德义
【目的】探明锥栗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年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盛果期锥栗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和不同土层主要养分的含量。【结果】叶片氮、磷、钾养分的含量随物候的变化均呈显著性差异,N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幼果期达到最高,为20.53 mg·g~(-1);K含量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幼果期达到最高,为7.17 mg·g~(-1);P含量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在新梢生长期最高,为1.05 mg·g~(-1)。不同深度的土层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在物候期内呈规律性变化,在0~20 cm土层氮含量起伏波动比较大,而钾和磷含量总体变化趋于平缓。锥栗叶片养分含量与不同土层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对N、P、K的需求量较大,建议此时追施氮磷钾复合速效肥,适当增加氮、磷肥;施肥的深度应为20~40 cm之间为宜。该研究结果可为锥栗科学施肥,提高锥栗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锥栗 叶片 土壤 养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森
以山西太岳山40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运用方差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油松人工林表层不同土壤厚度下的细根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择伐林生长季表层细根生物量大于未择伐林,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择伐林平均单株表层细根生物量大于未择伐林,两者差异显著(P<0.05);择伐林表层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铵态氮含量高于未择伐林,差异显著(P0.05);而择伐林表层土壤中的全磷含量低于未择伐林,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择伐 油松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土壤养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召 崔羽 贺静雯 刘颖 李键 林勇明 王道杰 吴承祯
【目的】在我国西南强地震影响区生态恢复重建的背景下,探明植被覆盖率、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变化与6种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和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地震灾区植被恢复的动态过程。【方法】以汶川地震重灾区典型区汶川县威州镇(干旱河谷气候)和绵竹市汉旺镇(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受损治理样地与未受损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气候区受损治理区(Destroyed and treated area,DTA)和未受损区(Undestroyed area,UA)的植被恢复特征和植物不同器官主要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1)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的植被恢复率(65. 74%)高于干旱河谷气候区(50. 68%),其中干旱河谷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DTA的变异系数分别40. 44%和23. 06%,高于未受损区的14. 49%和8. 62%;(2)植物不同器官生物量仅茎在两个气候区DTA和UA间表现显著差异(P K> Ca> Mg> P> Na;(4)通过叶片氮磷比(N∶P)发现,干旱河谷气候DTA和UA主要受P限制,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DTA和UA主要受N限制。【结论】通过上述研究说明,气候可能是影响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应充分考虑影响植被和土壤恢复的限制养分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南地震灾区的生态功能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威威 周再知 张青青 黄桂华 韩强 王先棒
【目的】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柚木幼树生长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柚木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柚木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配比施肥处理(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 kg/株钙镁磷肥(T1)、0.25 kg/株钙镁磷肥+2.50 kg/株有机肥(T2)、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kg/株氧化镁+10.00 g/株硼肥(T3)、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T4)、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0 kg/株钙镁磷肥(T5)),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柚木幼树生长量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施肥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其中均以T5处理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44.81%,82.02%和108.72%。(2)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柚木叶片全N、全K、交换性C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叶片全P、交换性Mg含量显著提升,叶片N/P值显著降低。(3)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其中T5处理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4)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5种配比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为T5>T3>T2>T1>T4。【结论】5种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促进柚木叶片对钙、镁、磷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累积,加快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柚木幼树生长量的增加,其中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 kg/株钙镁磷肥为最佳肥料组合。
关键词:
柚木 配比施肥 养分累积 叶绿素合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永超 侯智霞 王冲 杨俊枫 杨乐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和根系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特性,明确土壤养分对笃斯越橘叶片及根系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类型、水湿地无土壤类型、水湿地沟谷草甸类型和山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笃斯越橘叶片和根系中的N、P、K、Ca、Mg、Fe、Mn、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全Ca、全Mg、全Fe、全Mn、全Cu、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及pH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大兴安岭笃斯越橘分布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璞 田大栓 何奕成 符义稳 汪金松 王晶苑 周青平 牛书丽
【目的】钾是植物体内含量仅次于氮的大量元素,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和适应低温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养分的共同限制,而本研究旨在揭示植物叶片钾含量对钾、氮、磷养分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及机理。【方法】以川西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开展钾、氮、磷添加及交互控制试验,以揭示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片钾对多种养分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及机理。【结果】本研究发现钾、氮、磷3种养分添加对4种植物(垂穗披碱草、发草、无脉薹草、草玉梅)的叶片钾含量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单独磷添加不影响植物叶片钾,钾添加促进无脉薹草和草玉梅叶片钾含量,而氮添加均促进4种植物的叶片钾。尽管氮添加产生的直接效应(土壤有效氮增加)对部分植物叶片钾有显著影响,但是氮添加处理下叶片钾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氮添加的间接作用驱动的,即氮添加显著增加植物群落生物量,进而由于遮荫作用降低土壤温度。而结果表明较低土壤温度一致地增加了所有植物的叶片钾含量。与钾、磷养分相比,氮添加对植物叶片钾含量的影响更大。【结论】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土壤养分是主要影响植物叶片钾的因素,本研究发现氮添加引发的间接作用(土壤温度降低)是驱动养分富集背景下叶片钾含量变化的主要机理。该研究结果指示出高寒草甸植物由于长期受到低温胁迫,其钾利用策略可能与低温适应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叶片钾含量 养分添加 土壤温度 高寒草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倩葳 于水强 曹雨婷 邵慧妹 王维枫
[目的]研究添加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生长特征、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影响,探讨细根在不同富养斑块的觅养特征,为研究细根养分捕获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林龄约30年的麻栎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根系生长袋法,设置对照(CK)、氮添加(N)、磷添加(P)、多养分添加(NPK)、凋落物添加(F)共5个处理,探究细根生长特征(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形态特征(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比表面积、分枝比、分枝强度)以及细根中N、P含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1)与CK相比,NPK处理麻栎1~3级细根的总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2)不同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与CK相比,P、NPK、F处理总体使麻栎细根直径减小,而N处理使3级根直径显著增加(P0.05),但N处理使2~3级细根的分枝比和分枝强度显著增加(P0.05),但NPK和P处理细根的P含量均较CK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NPK处理最高,较CK的增幅为128.8%。[结论]同时增加土壤N、P养分时,麻栎通过增殖根长和细根生物量来获取更多的养分,而将N、P肥单独作为外源养分添加时,麻栎则通过改变细根形态特征来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添加凋落物对麻栎细根生长形态特征无明显影响,可知麻栎对不同类型外源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策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俞益武
材料采自浙江省临安市高虹乡立地条件不同的竹园。对竹叶和土壤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 ,雷竹叶氮 (N) ,磷 (P) ,钾 (K) ,钙 (Ca) ,镁 (Mg) ,铁 (Fe)和硅 (S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 5 1 4g·kg- 1 ,2 33g·kg- 1 ,1 4 71g·kg- 1 ,2 92g·kg- 1 ,1 30g·kg- 1 ,0 1 3g·kg- 1和 1 8 45g·kg- 1 。 7种元素中磷含量的变异最小 ,变异系数为 5 837% ,而硅变异最大 ,变异系数达 2 6 684%。竹叶氮含量与土壤全氮及水解氮含量有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 639 和 0 ...
关键词:
雷竹 叶 营养元素 土壤化学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文 焦鹏宇 唐楚珺 杜大俊 刘先 胡亚林 王玉哲
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7、15、24和34 a)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浸提态矿质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林龄杉木林对各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含水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含量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K、Ca和Mg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均显著降低,在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微量元素Fe和Zn含量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变化,Mn和Cu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根际土壤pH与K、Ca、Mn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际土壤pH与P和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含水率与Mg和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含水率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对K、Na、Cu和Fe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综上,在杉木近熟林阶段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应注意该阶段的养分供给;同时,为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应注意杉木生长期土壤pH的调节.
关键词:
杉木 林龄 矿质养分 根际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运 宋崇林 陈健 史作民 肖文发 赵广东 袁小平 吴建国
[目的]揭示10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对土壤磷添加的响应,为提高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0年生杉木人工林中设置P_0(对照)、P_1、P_2、P_3、P_4、P_5共6个处理,土壤施磷量分别为0、60、120、180、240、300 kg·hm~(-2)·a~(-1),进行了3年模拟磷沉降控制试验,分析了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组织密度(LTD)、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根长(SRL)、比根表面积(SRA)、根组织密度(RTD)、可塑性指数(P_I)的响应及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土壤磷缺乏情况下,随着施磷浓度程度的增加,杉木的LA、SLA、SRL、SRA均先增加后降低,LTD、LDMC、RTD均先减小后增加。在不同施磷处理下,杉木叶片、细根功能性状的PI平均值分别为0.21、0.16,CV的范围为3.9%~15.9%,属于较弱变异。杉木叶功能性状LTD与LA、SLA在P_0、P_2处理下呈显著(P <0.01)负相关。[结论]杉木通过协调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的耦合关系响应不同梯度的土壤磷添加,进而形成应对土壤磷含量变化的生存策略。本研究表明,适当的磷添加(P_2、P_3)有利于10年生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吸收和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邵锋 陆佳 陈永忠
以11个山茶属植物为试材,测定其叶片稳定碳氮同位素比率(δ13C和δ15N)、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C、N、P和K元素含量等指标,分析叶片δ13C和δ15N与光合参数、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个山茶属植物δ13C值在-26.38‰~-29.44‰之间,其中多齿红山茶显著高于其它10个物种;δ15N在-3.01‰~4.27‰之间,其中以攸县油茶最高,石果红山茶最低;普通油茶净光合速率最高,是其它10个茶属植物种的124%~496%;11个山茶属植物叶片C含量在47.72%~53.07%之间,叶片N、P含量分别以攸县油茶和普通油茶...
关键词:
山茶 同位素分馏 光合参数 养分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静文 岳朝阳 焦淑萍 张新平 努尔古丽 牛俊丽 杨健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旨在为阿图什葡萄配方施肥、进行果园的科学管理、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在阿图什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壤土、沙土、粘土木纳格葡萄园六块进行葡萄叶片样品采集,测定叶片中N、P、K、B、Ca、Mg 6种元素营养含量。结果表明,阿图什市葡萄叶片N、P、Ca、Mg的含量处于较丰富的状态,K含量高于适宜值范围,微量元素B含量低于适宜范围。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生长时期等因素叶片养分也会表现出差异。基本摸清了阿图什木纳格葡萄园葡萄叶片养分状况,为配方施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阿图什 木纳格 叶片 配方施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瑜 陈博 任艳芳 李岭 陆引罡 梁晓超
为了明确连作对烤烟烟田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随着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速效钾、全钾和全磷含量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非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逐渐下降,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