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6)
- 2023(14520)
- 2022(12061)
- 2021(11072)
- 2020(9094)
- 2019(20483)
- 2018(20186)
- 2017(38184)
- 2016(20750)
- 2015(23242)
- 2014(23017)
- 2013(22837)
- 2012(21788)
- 2011(19351)
- 2010(19928)
- 2009(18609)
- 2008(18755)
- 2007(17184)
- 2006(15598)
- 2005(14474)
- 学科
- 济(97799)
- 经济(97672)
- 业(84887)
- 企(76225)
- 企业(76225)
- 管理(71538)
- 方法(34641)
- 业经(31794)
- 农(30729)
- 财(28264)
- 中国(27241)
- 数学(25748)
- 数学方法(25437)
- 地方(25372)
- 农业(22140)
- 务(19954)
- 财务(19928)
- 财务管理(19896)
- 技术(19720)
- 制(19114)
- 企业财务(18790)
- 和(17107)
- 学(17071)
- 理论(16674)
- 策(16488)
- 贸(16329)
- 贸易(16311)
- 易(15744)
- 划(15548)
- 体(14561)
- 机构
- 学院(302255)
- 大学(296967)
- 济(125366)
- 经济(122756)
- 管理(113372)
- 研究(106955)
- 理学(95340)
- 理学院(94199)
- 管理学(92707)
- 管理学院(92140)
- 中国(83994)
- 京(65569)
- 科学(65498)
- 财(59124)
- 农(56803)
- 所(55596)
- 江(49937)
- 研究所(49735)
- 中心(48673)
- 财经(45347)
- 业大(44881)
- 农业(44554)
- 北京(41719)
- 经(40936)
- 范(39568)
- 州(39492)
- 师范(39103)
- 院(38792)
- 经济学(37315)
- 省(35533)
- 基金
- 项目(190915)
- 科学(150162)
- 研究(140145)
- 基金(136540)
- 家(120013)
- 国家(118575)
- 科学基金(101286)
- 社会(88923)
- 社会科(84067)
- 社会科学(84046)
- 省(77393)
- 基金项目(71601)
- 自然(64888)
- 划(63555)
- 自然科(63359)
- 自然科学(63338)
- 教育(62798)
- 自然科学基金(62249)
- 编号(56376)
- 资助(55547)
- 发(46527)
- 成果(45703)
- 重点(43259)
- 创(42326)
- 业(41115)
- 部(40752)
- 课题(40092)
- 创新(38783)
- 发展(37383)
- 展(36801)
- 期刊
- 济(155863)
- 经济(155863)
- 研究(93575)
- 中国(69140)
- 农(54282)
- 财(49464)
- 管理(49277)
- 学报(47646)
- 科学(45385)
- 农业(37188)
- 大学(36328)
- 学学(34208)
- 教育(34116)
- 融(30613)
- 金融(30613)
- 技术(29001)
- 业经(27256)
- 经济研究(23704)
- 财经(23164)
- 业(22132)
- 经(20248)
- 问题(19964)
- 技术经济(17174)
- 世界(15846)
- 贸(15770)
- 现代(15350)
- 版(14916)
- 科技(14397)
- 国际(14184)
- 商业(14060)
共检索到485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言
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集中区和产业基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高新区的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是,也有一些民企,尤其是一些涉外民企的发展路径并不顺畅,面临诸多困惑。本文试图以湘潭高新区为个案,对此加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涉外企业 发展困境 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王兴平
以南京市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建立一套空间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高新区和城市空间效益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高新区拉动城市空间效益的对策,为正确评价国家级高新区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和现实价值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甘春华 张炳申
桂林国家高新区要在二次创业中奋起直追,必须调整过去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以及桂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以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模式是适合其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高新区 智力资源 工业基础 政策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稳妮 李子成
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管理机制创新滞后、绿色发展不足、优惠政策效应逐步弱化、产出边际递减、辐射带动功能不明显、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问题,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原始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卫星导航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推进其实现绿色、开放、智慧型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随着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环境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文章在对三个高新区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权进民 姚兰 史本山
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对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并根据DEA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选取的9个国家级高新区6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成都高新区由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差。
关键词:
高新区 可持续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荣 朱先奇 史竹琴
本文基于中部六省18个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利用SE-DEA模型,对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并且各高新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人员和资产利用率不足。因此,高新区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提高高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科技资源效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南宁高新区 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新区 城市 互动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聚焦高新区这一特定空间范围,检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建设试点模式异质性如何影响区域内企业发展的问题,为促进数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基于2003—2019年中国88个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新区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仅在高新区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不一定比在更大空间范围进行试点的效果更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合肥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提升但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对长春、青岛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均为负向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今后针对重干预轻市场、重硬件建设轻应用、重项目轻规划和重当下轻长远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应分别有所侧重地加以改进,包括改善制度环境、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以及做好顶层设计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利华 陈晓歌 陈红喜 姜春
瞪羚企业作为新经济企业的典型代表,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剖析南京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现状,归纳总结瞪羚企业成长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政策支持对瞪羚企业成长作用效果十分显著,瞪羚企业对高新区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南京高新区存在专项扶持政策欠缺、瞪羚企业数量少、科技投入强度与科技活动人员供给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南京瞪羚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应制定并落实专项扶持政策、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创新资源对接力度、强化人才支撑体系等4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瞪羚企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党兴华 李全升
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明显的"陕西现象"陷阱,雄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滞后的经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发展的悖论。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陕西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在陕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中,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组织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环境支撑能力的相对值分布较为均衡,并不起决定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目前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的投入产出绩效,忽视了高新区系统内生的结构与协同关系。本文从协同视角出发,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高新区协同创新体系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用AMOS软件对56个国家级高新区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发现知识主体、政府和企业三大主体系统对高新区产出协同关系较弱,而且知识系统与产出系统没有正向影响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新区 协同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行健 杜宽亮
源于1988年“火炬计划”的高新区,是我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聚集区,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更是城市经济创新驱动的主要引擎。近年来受国际经济持续走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迟缓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城市高新区陷入了踟蹰徘徊的处境。在国家倡导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新区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平台,应利用城市更新这一重要手段,尽快转型升级,实现从单一地区向带动跨区域整合转变。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天津华苑环外片区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产业、生活、公共空间发展需求与现状用地的不适配情况。在系统评估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以低成本产业空间和高标准配套服务为空间供给重点、以工业用地红线的底线约束和规划布局的弹性要素为长远利益保障、以配套政策设计为手段建立管理维护机制等策略,以求提供一定理论启发和实践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倩 任建标
动力机制分为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推动力机制,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高新区发展动力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三阶段动力模型",从企业家角度对高新区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新区 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企业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图底关系”的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初探——以贵阳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贸易开放、产出增长与收入结构优化——来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验证据
国家级高新区和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
生产网络中的创新溢出效应——基于国家级高新区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涉外经营中的制度缺陷——华湘蛋粉厂投资失利分析
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效应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2个国家级高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
产业政策能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基于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高新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路径探析——以南宁高新区为例
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综合分析——基于DEA模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以南宁高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