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7)
- 2023(16045)
- 2022(13913)
- 2021(13048)
- 2020(10775)
- 2019(24853)
- 2018(24711)
- 2017(47686)
- 2016(26204)
- 2015(29176)
- 2014(29421)
- 2013(28986)
- 2012(26981)
- 2011(24623)
- 2010(25107)
- 2009(23011)
- 2008(22322)
- 2007(19719)
- 2006(17738)
- 2005(15842)
- 学科
- 济(113195)
- 经济(113086)
- 管理(73734)
- 业(68549)
- 企(54862)
- 企业(54862)
- 方法(47739)
- 数学(41761)
- 数学方法(41133)
- 中国(33529)
- 农(30214)
- 地方(29293)
- 财(24285)
- 学(24272)
- 业经(24104)
- 农业(20477)
- 环境(20234)
- 贸(19176)
- 贸易(19162)
- 易(18499)
- 制(18407)
- 理论(17722)
- 银(17294)
- 银行(17244)
- 和(17242)
- 融(16743)
- 金融(16742)
- 行(16618)
- 技术(16513)
- 发(16118)
- 机构
- 学院(371156)
- 大学(370067)
- 济(149635)
- 经济(146208)
- 管理(145909)
- 研究(130593)
- 理学(125460)
- 理学院(123980)
- 管理学(121606)
- 管理学院(120935)
- 中国(97080)
- 科学(81427)
- 京(80576)
- 财(67597)
- 所(66246)
- 农(60809)
- 研究所(60186)
- 中心(58475)
- 江(55604)
- 业大(54934)
- 财经(53220)
- 北京(51663)
- 范(51441)
- 师范(50998)
- 经(48302)
- 院(47714)
- 农业(47190)
- 州(45579)
- 经济学(44026)
- 师范大学(40969)
- 基金
- 项目(250793)
- 科学(197345)
- 研究(183609)
- 基金(180328)
- 家(156922)
- 国家(155572)
- 科学基金(133553)
- 社会(114783)
- 社会科(108771)
- 社会科学(108745)
- 省(98707)
- 基金项目(95089)
- 自然(87086)
- 自然科(85016)
- 自然科学(85000)
- 教育(84457)
- 自然科学基金(83407)
- 划(83151)
- 资助(75449)
- 编号(75101)
- 成果(61343)
- 发(56932)
- 重点(56257)
- 部(54674)
- 课题(52917)
- 创(51419)
- 创新(47906)
- 科研(47208)
- 教育部(46607)
- 国家社会(46419)
- 期刊
- 济(170027)
- 经济(170027)
- 研究(113297)
- 中国(73555)
- 学报(56634)
- 农(55591)
- 管理(54489)
- 科学(53497)
- 财(47973)
- 教育(44519)
- 大学(42694)
- 学学(40131)
- 农业(38659)
- 融(34900)
- 金融(34900)
- 技术(33046)
- 业经(28591)
- 经济研究(26891)
- 财经(24941)
- 问题(23184)
- 经(21341)
- 业(19749)
- 图书(19545)
- 技术经济(18486)
- 科技(18208)
- 理论(17567)
- 统计(17552)
- 资源(17524)
- 现代(17402)
- 商业(16339)
共检索到558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徐习军
本文瞄准国际生态型城市群发展研究前沿,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构建生态长株潭的十大对策:即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应当把推崇生态意识作为先锋理念;把推行生态型规划作为实施蓝图;把制定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把创建生态城区作为示范窗口;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突破口;把倡导绿色消费作为重要举措;把加强多元调控作为有效手段;把鼓励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平台;把开展生态补偿作为平衡机制;把完善协调机构作为组织保障。
关键词:
长株潭 生态型 城市群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永清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给长株潭城市群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对其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多元化,缺乏物流发展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工商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粗放型物流经济和"野蛮物流"现象严重等。为更好地建设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强长株潭三市的沟通和总体规划;优化物流政策,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培育物流市场,鼓励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提升物流产业结构,推进物流服务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喻定权
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城市群或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鉴于目前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综合国内外对城市群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法,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并对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述。结合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指标体系,并制定了指标评判的界定标准。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与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评判。评判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中前期;泛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雏形发育阶...
关键词:
城市群 发展阶段 模糊综合评判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明 刘月颖
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产业作为其主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能否顺利实现。本文通过研究长株潭城市群的案例发现,该城市群产业存在行政分割与城市竞争、产业结构趋同且彼此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创新发展缓慢以及支柱产业支撑减弱等问题。完善协调发展机制、构建产业合作体系、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合理高效配置资源,加速改造传统企业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中贤 刘晓 黄永忠
环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载体。应大力实施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沙与株洲、湘潭同城化,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区,辐射带动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等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同时,着力构筑环长株潭城市群融入发展轴线,推进城市群毗邻城市组团,完善城市群融入发展机制,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打造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新型城市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欣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凤娥 李先维
面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七极的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健全完善长株潭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打造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之后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又一重要城市群。作好制度安排,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
关键词:
长株潭 经济一体化 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大为
中国的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和华中地区等五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随着多家汽车整车企业陆续落户在长株潭地区,长株潭地区已有汽车整车企业11家,近期规划产能超过150万辆,中国汽车产业第六大板块在长株潭地区已经初步成型.笔者分析了长株潭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发展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 汽车 产业集群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马婷 袁晓辉 张晓明 王旭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面临巨大的蚕食开发压力。重点分析了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背景,论述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和绿心生态构建思路,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优先"的规划策略。通过构筑绿心生态安全格局,对绿心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进一步对限建区进行细分,从而在非建设区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绿心生产功能,达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生态保护目的。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绿心 生态保护与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楚芳芳 蒋涤非
为衡量和评价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状况,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利用从系统论出发并具有基于流量算法优点的能值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该模型增加了水消费、污染等生态足迹,用输入输出能值对生态足迹进行调整,同时生态承载力扩展为自然生态承载力、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承载力、生态服务价值承载力和人类劳务生态承载力等,并综合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度,充分考虑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性,以及人类作用的主观能动性等,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持续性。采用该模型计算了长株潭城市群2000~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演变,结果显示生态足迹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课题组
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连绵区小城镇 模式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统筹城乡发展 长株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华 于洋 陈利 甘静静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在城市群生态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备受关注。近年来,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和人口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生态安全日益严峻,生态空间的保护压力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攀高,催生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应用3S技术以及城市规划、景观生态理论,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景观格局和生态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景观格局逐步破碎化和多样化,城市组团摊大饼式发展明显,具有明显融城趋势,生态福利空间分布不均,人们不能平等共享生态福利等问题。同时根据当前城市群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生态建设的案例与经验,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结果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优化以及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同类型城市群生态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景观格局 生态空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晓强 侯加林 尹侠
本文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成因,针对如何切实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配合省委省政府"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有效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立春 傅晓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从生态位理论角度分析探讨城市各自的生态位,城市之间、城市群内与群外的竞争、合作,从而对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科学统筹与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