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0)
- 2023(11659)
- 2022(9667)
- 2021(8640)
- 2020(6920)
- 2019(15428)
- 2018(14994)
- 2017(27958)
- 2016(14549)
- 2015(15930)
- 2014(15492)
- 2013(15567)
- 2012(15089)
- 2011(14029)
- 2010(14433)
- 2009(13374)
- 2008(12959)
- 2007(11745)
- 2006(10824)
- 2005(10237)
- 学科
- 济(88009)
- 经济(87954)
- 管理(40307)
- 业(37862)
- 企(28826)
- 企业(28826)
- 地方(27318)
- 中国(25049)
- 方法(23818)
- 数学(20606)
- 数学方法(20482)
- 农(19549)
- 贸(18092)
- 贸易(18080)
- 业经(17998)
- 易(17513)
- 地方经济(16847)
- 技术(16141)
- 学(15161)
- 农业(13696)
- 融(13552)
- 金融(13551)
- 财(13317)
- 发(12944)
- 环境(12908)
- 银(12855)
- 银行(12831)
- 制(12733)
- 行(12638)
- 出(12634)
- 机构
- 学院(214454)
- 大学(211908)
- 济(104724)
- 经济(102852)
- 研究(84463)
- 管理(76633)
- 中国(64653)
- 理学(64013)
- 理学院(63186)
- 管理学(62376)
- 管理学院(61945)
- 科学(47907)
- 京(45832)
- 财(44873)
- 所(42845)
- 研究所(38344)
- 中心(36766)
- 财经(34460)
- 江(34344)
- 经济学(34229)
- 农(32709)
- 经(31125)
- 院(30607)
- 经济学院(30507)
- 范(29752)
- 北京(29731)
- 师范(29509)
- 州(27410)
- 业大(26751)
- 科学院(25917)
- 基金
- 项目(135126)
- 科学(107540)
- 研究(102564)
- 基金(96961)
- 家(83909)
- 国家(83193)
- 科学基金(70922)
- 社会(68939)
- 社会科(65621)
- 社会科学(65608)
- 省(53952)
- 基金项目(50238)
- 教育(44749)
- 划(44178)
- 自然(40981)
- 自然科(40015)
- 自然科学(40007)
- 编号(39729)
- 自然科学基金(39265)
- 资助(38472)
- 发(37241)
- 成果(32321)
- 重点(31147)
- 发展(31034)
- 创(30602)
- 展(30542)
- 国家社会(29628)
- 部(29407)
- 课题(29332)
- 创新(29006)
- 期刊
- 济(130147)
- 经济(130147)
- 研究(74510)
- 中国(50527)
- 管理(32536)
- 财(32312)
- 农(31533)
- 学报(28849)
- 科学(28715)
- 融(24767)
- 金融(24767)
- 教育(23694)
- 经济研究(22612)
- 大学(22335)
- 农业(21530)
- 学学(20931)
- 技术(20461)
- 业经(20155)
- 财经(17879)
- 问题(16796)
- 经(15742)
- 贸(15498)
- 国际(13811)
- 技术经济(13400)
- 世界(12759)
- 业(11688)
- 商业(11122)
- 科技(10897)
- 统计(10526)
- 经济问题(10402)
共检索到356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新颖 邓子纲
长株潭城市群在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应该着力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实现长株潭新特区的资源整合。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框架内,以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和谐城市群来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家战略并形成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长株潭 新特区 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寻立祥
本文认为,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是以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为活动范围,以交通区位为轴线,通过分工合作来构筑合理化区域物流系统,是对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集成。因此研究的切入点是长株潭区域物流的战略规划,重点是区域物流设施与产业布局、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区域物流协同管理方法体系的构建,难点是根据区域产业分工、区位优势和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物流系统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分别建立一个区域物流协同机制。
关键词:
长株潭区域 物流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若愚 邹玲
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资源配置的纯经济问题,事实上,它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公共管理体制的演进。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域的区域治理模式的变革,那么,当前日益深入的由东向西的区际产业转移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形成,并运用三圈理论,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合作治理战略进行分析,找出区域治理中价值、能力、支持因素的变化对合作成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中流
草原资源经济研究与牧区区域经济发展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于中流中国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1988年),占国土面积的40%,约是全国耕地面积的4倍,相当于世界草原面积的1/7.5。它是我国一种不容忽视的自然资源。而由北方草原和草原畜牧业形成的中国“牧区”,一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陈志
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和空间极化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在于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投入和城市化发展,它们对区域经济极化贡献程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评价指标变化度揭示,不同指标对关键因子变动的贡献也不一样,由此得出10项重点控制指标;通过对前两个全局主成分投影的组合分析,发现中部省份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效果差,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该地区极化系统得以完善的根本。进一步的综合变动轨迹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经济极化程度不强,但经济极化强度随时间正逐步加强,因此,加大对极化程度较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扶持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渠晓伟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工业化。农业发展应当以工业化为方向,小城镇建设应当以工业化为基础。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具有发展基础成熟、发展机遇良好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
工业化 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昊东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工业无疑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而工业发展又离不开工业设计。重视和加强工业设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不仅能更好地塑造长株潭产业形象,有效提升长株潭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长株潭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有力推动长株潭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角色 长株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磊 李景保 何仁伟 赵中花 史文涛
建立了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92-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县域的经济综合得分,后用标准差和聚类分析法、ESDA结合SPSS和ArcGIS软件等分析其时空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发现在时间上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差异同步波动缩小,但前者远大于后者。并指出在空间上高、低水平县域分别向中心和外围区域集中,呈现"凸"字形空间格局;低水平县域占多数,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形;外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低,高水平县域一般是地级市市区。全域自相关分析的Moran’s I值从1992年的0.183963上升至2010年的0.417067,这说明空间结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炯光
以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为例,依据比较详实的资料,从投资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了1997—2003年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特征和问题。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进入二期移民阶段后,投资增长迅速,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略高于西部和重庆,但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很高。近几年三峡库区人均GDP与重庆市的相对差异有所缩小,但绝对差异在扩大,库区仍然是一个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库区产业结构变动迅速,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建筑业、第三产业上升很快,而工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研究还揭示出三峡库区区县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移民搬迁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矫卫红
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利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呈现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长三角地区的初始经济状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鑫蕊 高健飞 巩芳
文章采用北京大学色诺芬(CCER)数据库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分产业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自主构建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将西部地区分地区、区分产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引入到模型中。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结果展开了关键路径分析。针对理论关键路径与实际路径情况存在冲突的方面,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山 陆宁 郭黎霞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淮海经济区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整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徐州 经济联系 整合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常晓鸣
以索罗外生增长模型和罗默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对创新、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关系,以及产业转移的类型和途径进行的研究表明:一定技术条件下产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将遭遇中间投入等要素的瓶颈制约而进入平衡增长路径。而跨越这一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是创新与产业升级,在我国,实施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可能方向和路径是:其一,通过制度和市场创新推动对通用型技术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深层次承接;通过制度管理与方法创新鼓励境外投资和跨国并购,促进向海外资源富集区的产业转移。其二,通过技术、管理、市场、方法等多方面创新,推动东南沿海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内地的产能和扩张型转移。积极鼓励延伸型产业转移在中西部落户、壮大,加强对淘汰型产...
关键词:
创新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 发展瓶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新态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灿亮 李瑞梨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迅速提升。然而,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逐渐出现差距,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性发展,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目标。对此,文章提出加强政府区域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完善并统一全国市场体系、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创建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和扩大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等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