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9)
- 2023(14597)
- 2022(12421)
- 2021(11560)
- 2020(9600)
- 2019(22683)
- 2018(22596)
- 2017(43306)
- 2016(23815)
- 2015(27276)
- 2014(27824)
- 2013(27493)
- 2012(25958)
- 2011(23737)
- 2010(24304)
- 2009(22385)
- 2008(22324)
- 2007(20358)
- 2006(17977)
- 2005(16454)
- 学科
- 济(108055)
- 经济(107955)
- 管理(61589)
- 业(59112)
- 企(45407)
- 企业(45407)
- 方法(44467)
- 数学(39175)
- 数学方法(38505)
- 中国(31885)
- 地方(30704)
- 农(30084)
- 业经(22531)
- 学(22390)
- 财(21917)
- 农业(20410)
- 贸(18717)
- 贸易(18701)
- 制(18200)
- 易(17979)
- 理论(17071)
- 银(16180)
- 环境(16154)
- 银行(16143)
- 和(15979)
- 地方经济(15900)
- 融(15798)
- 金融(15795)
- 行(15485)
- 发(14958)
- 机构
- 学院(344703)
- 大学(340988)
- 济(137201)
- 经济(133840)
- 管理(126479)
- 研究(121125)
- 理学(106946)
- 理学院(105547)
- 管理学(103289)
- 管理学院(102628)
- 中国(92301)
- 科学(77130)
- 京(75555)
- 所(63248)
- 财(62457)
- 农(61405)
- 研究所(57007)
- 中心(56228)
- 江(55690)
- 业大(52081)
- 范(48725)
- 北京(48552)
- 财经(48422)
- 师范(48235)
- 农业(47880)
- 州(45306)
- 院(43805)
- 经(43504)
- 经济学(41362)
- 省(39602)
- 基金
- 项目(221455)
- 科学(171483)
- 研究(161388)
- 基金(155159)
- 家(135633)
- 国家(134444)
- 科学基金(113707)
- 社会(98635)
- 社会科(93267)
- 社会科学(93236)
- 省(89309)
- 基金项目(81948)
- 教育(75076)
- 划(74951)
- 自然(73710)
- 自然科(71879)
- 自然科学(71861)
- 自然科学基金(70480)
- 编号(67639)
- 资助(64889)
- 成果(55367)
- 发(52484)
- 重点(50414)
- 课题(48579)
- 部(47269)
- 创(45172)
- 创新(42312)
- 科研(41873)
- 发展(41560)
- 展(40893)
- 期刊
- 济(161594)
- 经济(161594)
- 研究(103445)
- 中国(76402)
- 农(56118)
- 学报(53773)
- 科学(50099)
- 财(48865)
- 管理(46161)
- 教育(43436)
- 大学(39970)
- 农业(37776)
- 学学(37258)
- 技术(33586)
- 融(32976)
- 金融(32976)
- 业经(27627)
- 经济研究(25192)
- 财经(23093)
- 问题(22527)
- 业(21108)
- 经(19906)
- 图书(18960)
- 统计(18393)
- 技术经济(17852)
- 资源(17641)
- 版(16790)
- 策(16621)
- 商业(16260)
- 发(15888)
共检索到535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大兵 邹冬生 徐艳
本文对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示范区进行了初步研究,天心区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创立了生态城区建设两种模式,建立了以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经济-社会”城市复合生态体系,初步走上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轨道,为长株潭城市化与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示范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新吾 秦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艳华 谭惠敏 康富美
在解释城乡融合发展效应机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空间效应4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3—2018年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提炼出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并评价该模式下城乡融合发展效应。研究表明:望城区城乡发展同步推进,探索出了城—镇—村三级共推、产业—空间—制度多维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整体上较强,尤其在经济效应方面较为突出,不过,早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不够,导致生态效应呈下降趋势,城—镇—村的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特色优势也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议统筹编制城镇村发展规划,切实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俊毅 罗能生
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区域资源的消耗,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建立经济综合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十五”期间历年的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区域历年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协调,“十一五”规划起步良好。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毅 卢庆沙 赵强 麻战洪 周盼
区域环境容量评价与分析是区域合理开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在ARCGIS技术的支持下,首先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分别进行评价与分析,形成等级图,然后,进行各因素空间叠加,经综合分析与评价,将核心区划分为5个区域:优良区、合理区、饱和区、超饱和区、过度饱和区,并且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其主旨是为促进该区域空间科学开发与布局、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对规范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理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召艳 黎红梅 魏晓 唐月亮 殷章馨 尹鹏
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要素、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科技创新环境要素3个维度26个指标,构建科技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科技创新潜力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科技创新潜力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科技创新潜力“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2)城市群核心区内部“创新圈”逐渐凸显,目前已形成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为策源、高新区孵化、多点应用的创新圈格局。(3)交通枢纽和环境优美地带是创新潜力高值地区,形成了两大创新潜力发展轴,呈南北两带集聚。(4)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科技创新潜力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解释力最大的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率,其次是代表创新人才中每10万人拥有大学以上人口数量,代表产业结构的第二产业占比比第三产业占比的重要性突出,代表创新投入的人均公共预算支出的解释力最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楚芳芳 蒋涤非
为衡量和评价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状况,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利用从系统论出发并具有基于流量算法优点的能值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该模型增加了水消费、污染等生态足迹,用输入输出能值对生态足迹进行调整,同时生态承载力扩展为自然生态承载力、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承载力、生态服务价值承载力和人类劳务生态承载力等,并综合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度,充分考虑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性,以及人类作用的主观能动性等,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持续性。采用该模型计算了长株潭城市群2000~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演变,结果显示生态足迹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课题组
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连绵区小城镇 模式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经济的竞争由单一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地区产业集群间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长株潭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如何通过相关产业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程鑫
本文认为,必须不断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构建符合"两型标准"的产业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为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碳排放强度的效果差异做了深层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是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而产业结构优化则是抑制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的重要举措,本文最后就两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探讨了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丽 唐凯 周国华 周文丝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关键词:
开发区 整合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海林 戴盛
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营销体现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并带来城市竞争力发展瓶颈的突破 ,城市营销策略是形成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城市营销 ,必须对市场进行考察以决定城市的政策目标与营销策略 ,并进行营销方式的组合设计。通过使用SWOT分析方法 ,结合城市营销的理论 ,对长沙市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给出的SWOT策略矩阵表明 :长沙市可以突破本地区域发展的限制与自身瓶颈 ,以达到提升竞争力与活跃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营销 城市竞争力 SWOT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贤军 赵运林
伴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如何加强城市群周边地区的建设与管理,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带动更大区域的同步发展已成为重要命题。借鉴国内外跨区域协调管理的实践,从管理体制、规划管理模式、政策法制等方面对绿心地区行政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创新性地提出"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跨行政边界绿心生态地区空间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统筹城乡发展 长株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