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6)
- 2023(8551)
- 2022(7636)
- 2021(6874)
- 2020(6017)
- 2019(14447)
- 2018(14121)
- 2017(27916)
- 2016(15376)
- 2015(17329)
- 2014(17630)
- 2013(17493)
- 2012(16460)
- 2011(14896)
- 2010(14894)
- 2009(14028)
- 2008(13820)
- 2007(12574)
- 2006(10826)
- 2005(9576)
- 学科
- 济(73437)
- 经济(73379)
- 管理(40858)
- 业(38451)
- 方法(35805)
- 数学(32452)
- 数学方法(32132)
- 企(30021)
- 企业(30021)
- 中国(18680)
- 农(17293)
- 学(16207)
- 财(16140)
- 地方(15730)
- 业经(13127)
- 贸(11827)
- 贸易(11825)
- 农业(11642)
- 易(11424)
- 环境(10658)
- 制(10586)
- 和(10142)
- 务(9583)
- 财务(9557)
- 土地(9552)
- 财务管理(9530)
- 理论(9075)
- 企业财务(9007)
- 技术(8837)
- 银(8806)
- 机构
- 大学(228571)
- 学院(225489)
- 济(94679)
- 经济(92546)
- 管理(88482)
- 研究(77021)
- 理学(76368)
- 理学院(75474)
- 管理学(74164)
- 管理学院(73759)
- 中国(56821)
- 科学(49521)
- 京(49096)
- 农(41687)
- 财(40575)
- 所(39624)
- 业大(36545)
- 中心(36544)
- 研究所(36408)
- 江(33789)
- 财经(33265)
- 农业(33239)
- 北京(30362)
- 经(30184)
- 经济学(29910)
- 范(29711)
- 师范(29430)
- 院(27583)
- 经济学院(27351)
- 州(26707)
- 基金
- 项目(154859)
- 科学(121648)
- 基金(113092)
- 研究(108601)
- 家(99285)
- 国家(98579)
- 科学基金(84155)
- 社会(69926)
- 社会科(66435)
- 社会科学(66403)
- 基金项目(60638)
- 省(60634)
- 自然(55194)
- 自然科(53934)
- 自然科学(53918)
- 自然科学基金(52894)
- 划(51363)
- 教育(49165)
- 资助(46433)
- 编号(43632)
- 重点(34967)
- 成果(34542)
- 部(34421)
- 发(33373)
- 创(31343)
- 科研(30102)
- 创新(29538)
- 课题(29440)
- 计划(29342)
- 国家社会(29306)
共检索到322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晶淇 吴立潮 李春华 徐剑武 江莉佳
土地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土地集约利用相对效率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长株潭城市化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相对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概念,利用投入产出指标分析了长株潭土地集约利用相对效率,阐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识别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关的问题。结果显示:(1)长株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对超效率值2010年都趋于高位;(2)长沙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对效率变化趋势与长株潭城市群趋同。研究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相对效率还可调配至最佳状态;超效率DEA对定量刻画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更具实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张静
考虑到科技金融投入产出过程是由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两个阶段构成,构建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别评价阶段效率和综合效率。基于中国2009—2017年30个省份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数据,分别对省级层次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层次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各省域间科技金融效率差距明显,大多数省份表现出阶段效率双重低效;整体来看,研发阶段效率高于转化阶段效率,其中东部各阶段效率以及综合效率高于中西部,西部研发效率高于中部、转化效率低于中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峰
以南京市所辖区城市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土地、资金、劳动力投入及GDP产出的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2 R模型,对研究对象2012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尚未达到最优,土地投入量仍有冗余;主城区规模收益达到最优,郊区及郊县的土地规模可适当扩大;大部分区县用地结构效益未达到最优,集约用地应以用地结构优化为主;土地的资本投入效率高,而建设用地使用的集约程度尚有提高潜力。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南京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铁强 马燕 李斌 杨景波 王涵 李丹娜
目的:利用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黑龙江省三级医院的综合效率,为卫生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2R模型,对一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并借助SAS软件求解。结果:参评的42所三级医院总体效率不高,仅有11所为DEA有效的医院。对于非DEA有效的医院,如果变成DEA有效的医院,共可以节省卫生人员5467人,床位5656张,固定资产80.37万元,减少年业务支出47.56万元;门、急诊人次共可增加318.36万人,出院人数可增加47550人,病床使用率可平均提高45.35%,病床周转次数平均可增加36.02次。结论:对于相对效率低下的医院,应该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特色专科,提高管理水平,适当地控制医院的规模,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肖姗
港口经济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对沿海省市港口经济进行有效性评价,掌握港口经济运行现状,对于未来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11个沿海省市2005年港口经济运行相对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些沿海省市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着纯技术无效或者纯规模无效,一些沿海省市纯技术与纯规模均无效,最终导致综合运行效率欠佳。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港口经济 有效性评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娟
本文选取2006年我国31省市的高校作为决策单元,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其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相对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指出各省高校科研的相对效率与地区经济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高效率带来高科研产出才是高校科研发展的源泉。
关键词:
高校科研 投入产出效率 DEA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熊鹰 苏婷 李海 李昱华 乐咏梅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与模型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二者在短时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但长期表现为均衡关系;(2)因果检验发现二者存在较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为经济发展;(3)二者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影响较大、变化响应强烈,其对土地集约利用冲击影响的解释水平达到了95.3%;而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影响较小、变化响应微弱,其对经济发展冲击影响的解释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成磊 李满春 李飞雪 陈洁丽 邵一希
研究目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建立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研究方法:分别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分水镇各行政村的投入过剩与产出不足。研究结果:杭州市分水镇的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总体良好,空间上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非DEA有效的行政村在投入方面表现较好,但是产出部分明显不足,空间上表现为环绕中心镇区分布。研究结论:DEA模型能够突破主观因素的限制,有效地评价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刚 宋玉祥 庞笑笑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评我国内地31个省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省区土地利用效率在2003~2008年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①2003~2008年我国省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平均综合效率水平一般,省区间综合效率差距呈现增大趋势;②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东高西低,与经济格局类似的特征;③从非前沿面省区的资源要素投入看,土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冗余较大,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省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明显,DEA方法对于评价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DEA 区域 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新奇 王筱明
研究目的:如何判断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需要从新的视角并采用新的方法加以研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研究结果:(1)沿海城市的用地结构有效性不如内陆城市;(2)不同等级的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的用地类型不同;(3)高级别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高于低级别城市和城镇;(4)县级市城区的道路广场用地失调明显。研究结论:判定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否合理,必须考虑其历史、社会经济水平,盲目类比国外是不可取的。DEA方法可以较好地定量刻画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提出了中国的城镇用地结构的建议标准。
关键词:
土地利用 DEA 用地结构 效率 城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晓龙 保继刚
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城市旅游效率评价是城市进行旅游发展资源投入的依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以2005年中国58个主要城市为对象,对这些城市旅游效率的统计特征、分组特征、阶段特征和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贡献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时期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处于无效率状态,且总体水平较低,平均值仅为0.44;从旅游发展的阶段上看,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更容易进入旅游发展的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和制约程度最强,其次是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对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蒙燕
各级政府部门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经济管理效率评价问题。鉴于此,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城市经济管理效率评价方法。提出了城市经济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经济管理效率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经济管理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能够克服传统模型在评估过程中的不足,还能够剔除外生环境因素以及随机误差所导致的影响,从而确保了测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剑武 吴立潮
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能促进城市经济功能发挥及用地效益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复合系统理论,以长株潭城市群1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经济功能互相作为投入产出指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4个时间段(1986年,1995年,2002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经济功能总体上协调,在4个研究时段的协调度依次分别为:1.682438,1.570161,1.291063,2.93262。协调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送霞 杨波 宾津佑 叶帮玲 丁闪闪 陶前辉 李博 左青
长株潭城市群沿湘江下游两岸分布,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快,人口集中,随着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造成土地资源相对紧张、人地矛盾愈发突出。以格网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DPSIR模型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体系,借助GIS技术实现指标格网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出土地资源相对承载力,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空间布局围绕城市群中心城区呈放射状向外围扩散,且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湘江两岸土地承载力等级相对偏高;(2)研究区相对中等承载力等级分布较广,面积比重最大;(3)指标体系中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类指标对该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4)评价模型中状态因子对研究区内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为敏感。本研究对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舒帮荣 胡雁娟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由于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被重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探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土地生态安全动态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生态安全呈现逐渐恶化趋势,目前已经处于不安全等级;同时存在水土协调度、受灾面积成灾率、人口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等不安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