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1)
- 2023(6802)
- 2022(5868)
- 2021(5493)
- 2020(4749)
- 2019(11017)
- 2018(11062)
- 2017(21132)
- 2016(11881)
- 2015(13594)
- 2014(13824)
- 2013(13631)
- 2012(12893)
- 2011(11639)
- 2010(12263)
- 2009(11558)
- 2008(11580)
- 2007(10729)
- 2006(9890)
- 2005(8848)
- 学科
- 济(57010)
- 经济(56856)
- 管理(32653)
- 业(26979)
- 方法(25303)
- 企(22644)
- 企业(22644)
- 数学(21003)
- 数学方法(20527)
- 中国(19394)
- 地方(15322)
- 农(14267)
- 财(11854)
- 业经(11609)
- 理论(11171)
- 学(11103)
- 制(10462)
- 和(9248)
- 农业(9013)
- 银(7974)
- 银行(7961)
- 环境(7915)
- 行(7596)
- 地方经济(7415)
- 教育(7398)
- 融(7179)
- 金融(7178)
- 城市(7051)
- 发(7049)
- 贸(6955)
- 机构
- 大学(168535)
- 学院(167054)
- 济(67334)
- 经济(65520)
- 管理(62039)
- 研究(59145)
- 理学(51744)
- 理学院(51066)
- 管理学(49731)
- 管理学院(49403)
- 中国(45944)
- 京(37351)
- 科学(35369)
- 财(33494)
- 所(29834)
- 江(28751)
- 中心(28324)
- 研究所(26217)
- 农(25810)
- 财经(25111)
- 范(24531)
- 师范(24344)
- 北京(24110)
- 州(23100)
- 业大(22654)
- 经(22452)
- 院(21121)
- 经济学(20538)
- 省(20532)
- 农业(19572)
- 基金
- 项目(104436)
- 科学(82393)
- 研究(77211)
- 基金(74764)
- 家(64259)
- 国家(63655)
- 科学基金(54932)
- 社会(50564)
- 社会科(46745)
- 社会科学(46730)
- 省(41422)
- 基金项目(38499)
- 教育(37198)
- 自然(34871)
- 划(34696)
- 自然科(34136)
- 自然科学(34133)
- 自然科学基金(33473)
- 资助(31992)
- 编号(31396)
- 成果(27478)
- 重点(23738)
- 课题(23573)
- 部(22912)
- 发(22250)
- 创(20369)
- 国家社会(19972)
- 教育部(19951)
- 大学(19679)
- 科研(19478)
共检索到27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平楼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有诸多显著优势,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应着力发展"两型"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节能减排和科枝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按照国务院有关批示精神,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传玲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率先突破"信息同享"这一关口,关键是要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先行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化是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对于能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信息化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晓强 侯加林 尹侠
本文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成因,针对如何切实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配合省委省政府"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有效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景涛
"两型社会"建设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也是一项重要的"集体行动",因为不同建设主体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因此,这就必然引发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省政府、相关地级市政府、企业和公民构成了博弈的主体,这四个主体的博弈行为直接决定了"集体行动"的结果。通过设置博弈规则,模拟相关主体在不同联盟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并确定"最优解"是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通过解释"最优解"可以为决策者优化利益协调机制,诱导建设主体开展合作博弈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博弈 最优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尹锋 彭晨曦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欲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两型社会和信息化大都市,就必须抓紧解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障碍。建议采取诸如信息产业先行,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信息共享制度和文化环境,加强信息共建共享体系设计,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等措施,努力推进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
关键词:
两型社会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长株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调查组 吴大庆 王定芳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平台,而建设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对支持这一长期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长株潭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 金融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饶会林
关于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东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投资学会城市建设研究会顾问饶会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规模效益表明,在一定规模限度内,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效益越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翻开任何时期全国统计资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认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依托最大供给半径与最大需求半径对称的最大空间规模效益的现代化城市群;而构建"两型社会"城市群的关键措施,又在发展能够满足该城市群需求且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的"两型产业"。这样,在宏观上促使城市群制造业实现投入产出效率的最大化,通过生产方式集约化与技术现代化,带动生活消费方式与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即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获得最大发展、最大节约、最大环保的"两型社会"建设合意的财富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联芳 谭勇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由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土地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调研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进行初步评价,提出了提高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匡远配
边缘效应能使边缘区汇聚城乡的经济优势,并且能够产生整合增殖效益,促进城乡综合效益的实现,有利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开发的适宜度和城乡布局的统筹优化。负熵是边缘区作为耗散结构系统与外界进行物流、能流交换,产生边缘效应的基础。协同能够使边缘区各子系统之间彼此协调,同步作用,这是边缘效应产生的根本。要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边缘效应,有力地促进"两型农业"建设,措施如下:对生态环境优化进行总体规划、保护生态资源,建立资源节约体系;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和土地市场,宏观调控土地规划;大力发展城镇网络、优化总体布局、实现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两型农业 边缘效应 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娅娇 谭丹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战略制高点,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低碳城镇化的对策,为实现"两型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可行性 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经过多年酝酿和论证,我国正式开征环境税的脚步日渐临近。总体看,环境税开征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已日渐成熟,中央可以考虑在局部地区先行试点,再稳步在全国推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可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城市形象意识,各种形式的对外传播活动也相继展开。但是,对中国城市而言,城市形象传播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领域,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没有把握好,一些观念与思路也没有调整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效果。为此,我们借助地理传播学以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样本,利用网络数据库建立组合矩阵模型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长株潭秉持"两型社会"理念传播城市形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颇值得借鉴。
关键词:
长株潭 两型社会 城市形象 地理传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涂文佳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从高校师德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