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9)
2023(9571)
2022(7898)
2021(7024)
2020(5288)
2019(11997)
2018(11515)
2017(21807)
2016(11763)
2015(12698)
2014(12456)
2013(12481)
2012(12250)
2011(11380)
2010(11567)
2009(10516)
2008(10309)
2007(9162)
2006(8529)
2005(7979)
作者
(35890)
(30480)
(30128)
(28453)
(19074)
(14595)
(13498)
(11811)
(11574)
(10863)
(10496)
(10039)
(9825)
(9785)
(9625)
(9236)
(8960)
(8736)
(8602)
(8568)
(7606)
(7546)
(7334)
(6915)
(6852)
(6807)
(6788)
(6640)
(6295)
(5944)
学科
(62095)
经济(62044)
管理(30431)
(29820)
地方(22297)
(20465)
企业(20465)
中国(19667)
方法(19268)
(18555)
数学(16911)
数学方法(16795)
业经(13967)
环境(13925)
地方经济(13224)
农业(13058)
(12379)
(11600)
(10714)
(10416)
金融(10415)
(9943)
贸易(9932)
(9779)
(9744)
银行(9718)
(9576)
(9491)
资源(8629)
技术(8579)
机构
学院(173801)
大学(170372)
(76416)
经济(74996)
研究(68473)
管理(61878)
理学(52444)
理学院(51765)
管理学(50967)
中国(50762)
管理学院(50657)
科学(41869)
(37238)
(35374)
(34512)
(33616)
研究所(32127)
中心(30276)
(27025)
农业(26782)
业大(26696)
财经(26217)
(24933)
(24647)
经济学(24444)
师范(24396)
(23759)
北京(23713)
经济学院(22156)
(21888)
基金
项目(116838)
科学(92261)
研究(84810)
基金(84125)
(74862)
国家(74220)
科学基金(62556)
社会(56497)
社会科(53654)
社会科学(53644)
(46660)
基金项目(44392)
(38993)
自然(38424)
自然科(37468)
自然科学(37461)
教育(37031)
自然科学基金(36757)
资助(33147)
编号(32555)
(32502)
重点(27336)
发展(26383)
(25947)
成果(25793)
(25290)
国家社会(24422)
(24314)
课题(23961)
创新(22968)
期刊
(92275)
经济(92275)
研究(54827)
中国(39990)
(33703)
学报(29253)
科学(27905)
管理(23367)
(23322)
农业(23293)
大学(21889)
学学(20888)
(18660)
金融(18660)
教育(17914)
业经(16378)
经济研究(15191)
技术(14038)
财经(12917)
问题(12306)
(12142)
(11296)
资源(10246)
(9099)
世界(8775)
技术经济(8610)
科技(8559)
商业(8488)
(8354)
国际(8022)
共检索到273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翔宇  匡兵  卢新海  
将2014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试点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双重差分方法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理论上看,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通过绿色政策供给、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资金支持和绿色红利外溢而影响区域绿色发展水平;(2)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发展,从双重差分结果来看,2014年长株潭地区的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实践对区域绿色发展的贡献率为17.7%,且通过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和反事实检验。(3)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对区域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耕地资源禀赋的显著影响。为更好地保持、提升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的绿色效应,应该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采取多元化手段完善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体系,提升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圣男  王瑞波  刁志凯  孙炜琳  
[目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耕地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2013年湖南"镉大米风波"敲响了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警钟。农户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是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保护的真正主体,调动农户积极性是提高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的效率与效果的关键。[方法]文章基于湖南省长株潭3市5县的181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的认知及其对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1)受访农户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的认知水平较低,但对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满意度评价相对较高;(2)农户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主观认知会影响其治理满意度评价,且农户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的认知越高,对治理的满意度评价越高;(3)农户的年龄和种植规模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到位的指导也是显著影响农户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结论]政府制定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时应进一步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对农户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专业技术指导到位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力涛  龙方  唐彬礼  
日本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经历了污染主体确认、受害者赔偿和耕地修复具体实施、政府参与修复3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遇到了重金属污染危害的长期性和隐蔽性、污染者难以确定、修复成本高和修复时间长等问题。为了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包括颁布治理污染的法律法规、制定防治污染的标准、建立防治污染的制度、出台防治污染的政策。日本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成功的经验是农户要积极参与、污染者要明确、法律法规要完善、政府要强力支持和参与。因此,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可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升农户的参与意识,拓展修复资金的来源,逐步将修复政策制度化,进一步开放修复市场提高修复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峰  
环保部门一项统计显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那么,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又有多少呢?答案是——5000万公顷!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对外宣布,2014年将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重金属耕地修复仍然面临多重困境,道阻且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文兵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耕地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耕地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造成耕地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有数据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受到镉污染的耕地涉及全国11个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永忠  练款  俞振宁  
研究目的:利用湖南茶陵县247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中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休耕制度和提升制度绩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理论,构建耕地休耕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超过75%农户对参与休耕总体评价为满意,但农户对政府形象和政策功能的认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农户参与休耕满意度主要受到政府形象、农户期望、政策认知和感知价值的影响,除农户期望对农户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外,其余潜变量均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期望与感知价值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具体分析表明直接的经济利益以及农户对休耕后耕地直接经济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提升的感知是影响农户休耕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政府需要完善休耕实施过程,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加大休耕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政策认知;建立长期休耕试点规划,稳定农户休耕预期;确保农户收入不降低,权益不受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俞振宁  谭永忠  练款  吴次芳  
本文引入制度可信度概念,从农户认知视角对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制度可信度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户休耕制度可信度认知理论模型,并利用湖南省茶陵县24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农户休耕制度可信度认知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农户的休耕制度可信度认知主要受到其政府执行认知、制度预期和制度功能认知的影响。农户的政府执行认知正向影响其制度预期和制度可信度认知;农户的制度预期负向影响其制度可信度认知,并在政府执行认知与制度可信度认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农户的制度功能认知正向影响其制度可信度认知。研究结果还表明,目前主要存在洪涝灾害应急机制缺失、配套资金缺失、规模经营农户退出经营、治理措施不到位和农户对补偿不满意等矛盾,降低了农户的政府执行认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王旭  郝亮  刘扬  姜鲁光  
本文基于湖南湘潭试点区的调查,对三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情况开展分析。基于试点区和非试点区样本农户的描述性统计,本文首先分析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技术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政府,耕地修复技术的政府推广效果最显著;种植业收入比重和耕地质量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采用具有显著影响;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及试点区对农户低镉水稻种植的采用没有显著影响,低镉水稻的推广需要探索生产体系以外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王旭  郝亮  刘扬  姜鲁光  
本文基于湖南湘潭试点区的调查,对三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情况开展分析。基于试点区和非试点区样本农户的描述性统计,本文首先分析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技术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政府,耕地修复技术的政府推广效果最显著;种植业收入比重和耕地质量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采用具有显著影响;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及试点区对农户低镉水稻种植的采用没有显著影响,低镉水稻的推广需要探索生产体系以外的新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道友  朱奇宏  朱捍华  许超  刘守龙  
日益加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目前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因子。如何实现区域性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已成为全球农业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难题与热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2006年起,将其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聚焦在以镉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方面,按照"摸清家底、因地制宜、分区治理、科学施策"的总体思路和"边生产、边治理、边修复"的技术路径,系统地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动态长期定位监测与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详查、重金属低积累型与强耐性的农作物主栽品种筛选、削减农作物重金属积累的农艺调控、阻控农作物重金属吸收的原位钝化,以及替代种植作物的耐受性及其修复潜力等研究,初步探明了湖南耕地环境和其主要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成因与发展趋势,筛选出了一批适于不同污染程度耕地种植的农作物主栽品种供应急性应用,明确了肥水管理、叶面阻控、秸秆离田等农艺调控措施削减农作物重金属积累,和施用炉渣、生石灰、海泡石、农作废弃物生物质炭、腐植酸矿粉等单一物料及其复配制剂钝化土壤重金属的效果,阐明了以苎麻为代表的麻类作物对镉等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修复潜力与机理,确立了南方稻田土壤有效态镉及镉污染稻田钝化效果评价的提取方法,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以"轻度污染农艺调控-中度污染钝化降活-重度污染断链改制"为核心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综合技术与多种实用模式,并在典型污染地区建成了"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技术研究开放平台"和多处新技术新产品的中试基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泉  王学华  敖和军  罗小仁  杨柳  刘乾锋  
以高粱品种N5D61号为材料,研究了5种种植密度(16.50、14.63、12.75、10.88、9.00万株/hm~2)高粱对耕地5种重金属(镉、铅、铬、砷、锰)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低密度种植(12.75、10.88、9.00万株/hm~2)时,单株生物产量较高,但16.5万株/hm~2的高密度种植可获得高于另外处理的实际生物产量;在对重金属的吸收修复作用上,植株各部位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效果有差异;通过对富集系数进行分析发现,N5D61对镉和铬的富集系数较高,根部的富集系数达6.00以上;对锰、砷和铅的富集系数小于1,其中对铅的富集系数只有0.1左右;种植密度16.5、14.63、10.88万株/hm~2下对重金属的吸收总量较大。综合考虑,16.5万株/hm~2为获得高生物产量和高重金属吸收量的最佳种植密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来   吴东涛   叶正钱  
【目的】采集分析丽水市莲都区某乡土壤样品,了解全乡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后续开展土壤安全管理和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来源解析,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土壤镉(Cd)和铅(Pb)超标率(风险筛选值)分别为60.71%和39.29%,但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土壤Cd污染指数(P_i)为1.31,属于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小于1,无污染;内梅罗指数(P_(综合))为1.1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Cd和Pb的地积累指数(I_(geo))分别为1.74和0.79,属中度污染和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 _r)均值小于40,处于轻微水平风险;生态风险指数(I_R)为48.87,属于轻微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处于轻度预警级别。汞(Hg)和铬(Cr)受到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影响,Cd、Pb和砷(As)主要受矿山开发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畜禽粪便施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总体为轻微污染,Cd和Pb是研究区农田土壤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后续应加强治理和动态检测,保障农产品安全。图4表6参37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花林  金声甜  
耕地休耕能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从博弈论视角探讨休耕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休耕工程顺利实施。在分析休耕行为主体间博弈焦点的基础上,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农户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均衡解为:(不休耕,不补贴),但只要其中一方采取可置信的威胁策略,博弈会达到理想均衡,即:(休耕,补贴);中央政府及时足额划拨经费,地方政府间相互合作,均有利于促进休耕工程的顺利实施。基于博弈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天祥  赵霏  刘新亮  朱捍华  朱奇宏  许超  张泉  黄道友  
小流域是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再迁移的基本景观单元,厘清其污染特征及来源是精准治污与科学治污的重要基础,然而小流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仍亟待加强。本研究以典型工业区周边小流域耕地为例,利用土壤调查和正定矩阵因子法(PMF)结合源排放清单法,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解析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受污染耕地主要分布在小流域中部工业企业密集区域以及小流域西南部,主要为Cd污染,污染点位比例为90.5%;As、Hg和Pb污染点位比例1.1%~6.3%,无Cr污染。表层土壤Cd和Hg累积明显,地质累积指数均值为1.41和0.87;而Pb、As和Cr地质累积指数均值均小于或接近0。灌溉水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当前耕地土壤主要污染物的输入途径中,Cd和Pb主要为大气沉降,占比71.0%~82.6%;As和Hg主要为大气沉降和灌溉水输入,占比39.0%~58.9%。农业投入品使用对耕地土壤Cd、Hg、As、Pb和Cr的输入通量占比较小,仅2.1%~18.7%。PMF模型分析显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包括土壤母质与工业企业混合源、工业企业源和农业源,相对贡献依次为38.8%、32.6%和28.6%,应加强涉重金属行业和畜禽养殖等企业重金属排放的监督管理与源头防控。因此,受体模型结合源排放清单法可有效解析小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本研究结果对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精准识别和源头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思思  黄贤金  彭补拙  濮励杰  陈逸  
通过对昆山市14个区镇91个土壤样品中As、Cd、Cr、Cu、Pb、Ni、Hg、Zn 8种重金属测定分析,对该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昆山市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微污染,重金属Cd、Cr、Cu、Pb、Hg、Zn均超过国家土壤背景值,旱地、水田中均以Hg污染范围较广、变异系数较大。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水田(1.15)>旱地(1.00)。区镇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表明千灯、陆扬、石浦、锦溪、石牌处于警戒值之内,蓬朗、周庄、张浦、正仪、周市、巴城、淀山湖、花桥、陆家轻度污染;昆山市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基本容量,能够保证作物品质和农业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