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0)
2023(9441)
2022(8610)
2021(8223)
2020(6819)
2019(16132)
2018(16120)
2017(31689)
2016(17294)
2015(19442)
2014(19506)
2013(19497)
2012(17921)
2011(16055)
2010(15903)
2009(14340)
2008(13780)
2007(11620)
2006(10228)
2005(8724)
作者
(49759)
(41092)
(40750)
(38970)
(26195)
(19791)
(18604)
(16263)
(15689)
(14691)
(14184)
(13693)
(12938)
(12906)
(12651)
(12475)
(12269)
(12266)
(11709)
(11477)
(10243)
(10025)
(9827)
(9304)
(9171)
(9077)
(9065)
(9037)
(8291)
(8067)
学科
(71859)
经济(71785)
管理(48740)
(45352)
(37310)
企业(37310)
方法(34393)
数学(30235)
数学方法(29900)
(18235)
地方(17484)
中国(17167)
(16541)
(15679)
业经(14609)
农业(12432)
(11641)
贸易(11634)
(11235)
(11192)
环境(11135)
(11126)
理论(11105)
(10374)
技术(10347)
财务(10316)
财务管理(10300)
企业财务(9773)
地方经济(9711)
(9625)
机构
大学(242984)
学院(240710)
管理(99022)
(94218)
经济(92087)
理学(86658)
理学院(85654)
管理学(84221)
管理学院(83797)
研究(80556)
中国(57449)
(52496)
科学(51265)
(40943)
(40262)
(37918)
业大(37168)
研究所(36963)
中心(35955)
财经(33525)
(33215)
北京(33153)
(32318)
师范(32047)
(30500)
农业(29735)
(29611)
(27758)
经济学(27476)
师范大学(26106)
基金
项目(171709)
科学(134463)
研究(125329)
基金(124353)
(108351)
国家(107476)
科学基金(92201)
社会(77435)
社会科(73313)
社会科学(73293)
基金项目(67203)
(66504)
自然(61091)
自然科(59625)
自然科学(59613)
自然科学基金(58520)
教育(56936)
(56560)
资助(51503)
编号(51383)
成果(41187)
重点(37923)
(37690)
(36466)
(35327)
课题(34883)
创新(32907)
科研(32813)
教育部(32213)
大学(31961)
期刊
(99863)
经济(99863)
研究(71336)
中国(41550)
学报(38627)
科学(35924)
管理(35205)
(33930)
(29368)
大学(28847)
学学(27065)
教育(26478)
农业(24054)
技术(20411)
(16879)
金融(16879)
业经(15871)
经济研究(15653)
财经(15469)
图书(13835)
问题(13303)
(13058)
理论(12457)
科技(12378)
(12035)
技术经济(11751)
实践(11592)
(11592)
资源(11362)
现代(11212)
共检索到33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万涛  
长株潭自古一体,但1951年以来成为了3个行政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各自发展,已发展成为长株潭联合大都市区。处于转型期的行政区经济严重影响长株潭联合大都市区、长株潭地区发展。消化或解除这种影响,必须调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调整一是保持3个市格局的小调整,二是与3个市市制有关的大调整,大调整优于小调整。大调整有3个市合并,省管县制、3个市市区合并为1个市,省管县制、缩小的3个市之上设立联合政府3种方案,第二方案最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牡丹  何丹  杨传开  
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构建过程中,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适应区域一体化的需要,适应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推动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还将不断地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曲夫  史卫东  胡德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以长沙为核心包括株洲、湘潭的一个典型的城市群,它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区域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在行政区经济还将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发挥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面效应着手,针对长株潭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行政区划手段和非行政区划手段来进行协调,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措施和设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宏  
探索有效的区域管治模式,以引导和促进都市圈的成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在区域管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区域主义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区域主义的演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高峰,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化的分权取向,到当前的集权化改革,其基本逻辑依然是过于注重行政力量,而对都市圈成长中市场力量的内在规律性以及跨区域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今后的都市圈发展推进策略,应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同时积极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网络化合作模式,避免过于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贤彬  聂海峰  
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区划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1997年重庆从四川独立出来设立直辖市这一省级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项目评价文献中最新出现的合成控制法估计了行政区划调整对相关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四川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重庆地区,对新四川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在考虑了中央的优惠政策与资金输入支持后,重庆行政区划升格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仍然存在。本文从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地方官员政治激励与地区竞争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合理解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迅  
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四川工业结构研究●陈迅[讲师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630020]四川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使原属四川省的重庆、万县、涪陵和黔江“三市一地”被划出,四川由此不仅面积缩小七分之一,人口减少四分之一,而且经济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婷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市县层面调整。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人口再分布密切相关。行政区划调整适应了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为加快城镇发展,促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撤县设区释放了一批中心城市的增长潜力,对城市群核心载体的培育,城市集聚效应的外溢发挥着重要作用。撤县设市脚步的放慢,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释放,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完善。在此认识基础上,结合对未来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判断,提出了推进县改市进程等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建议,并在GIS平台上识别了我国未来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行政区划调整是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快速的城市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所引致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利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随着区域协调制度的建立、地方政府分权制度的完善,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将逐步减少,代之以相关的社会、经济、法律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冉  张婷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则是通往进步的必然道路。而行政区划的范围、大小、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程和质量。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就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适时作出调整,以达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以江苏省为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的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建立"江苏省城市化指数综合度量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探寻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响应机制和规律,分析这一特殊的地缘现象对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婷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市县层面调整。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人口再分布密切相关。行政区划调整适应了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为加快城镇发展,促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撤县设区释放了一批中心城市的增长潜力,对城市群核心载体的培育,城市集聚效应的外溢发挥着重要作用。撤县设市脚步的放慢,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释放,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完善。在此认识基础上,结合对未来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判断,提出了推进县改市进程等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建议,并在GIS平台上识别了我国未来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重点区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玲玲  孙海鸣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域调整非常频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是其重要动机。本文整理了全国1992~2012年间2245次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1992~2012年整个时间段内全国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仅有微弱的正效应,东部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1~2012年间表现为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在1992~2000年间表现为负面效应。可见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总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期甚至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换言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曲夫  唐琦松  
自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地名管理条例》以来,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主要包括注重对历史地名传承的保护与恢复,对一些无特色政区地名的命名与更名的规范化,初步解决了部分县市同名和个别生僻字地名现象等,地名保护与命名较好地适应并促进了全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历史上有些名气很大的政区地名,如巴陵(今岳阳)等,没有得到及时恢复与保护,少数缺乏特殊的方位性政区地名仍然存在,如祁东、邵东、衡东、衡南等,仍有市县同名(长沙县市等)、重名(如张家界市永定区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和个别地名同音近音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甚至还有个别政区地名留有遗憾(如"湘乡曾国藩"的故居却位于双峰县)等。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政区地名的保护、命名与更名的建议,包括加强领导、依法进行政区划名称的保护、命名与更名工作,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行政区划调整与创新命名等多种有效方法,逐步解决全省政区地名中主要问题,以达到优化政区地名命名,促进地名保护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谢晓亮   赵亚博  
乡镇街道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街等基层行政区的层级、类型、幅员调整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及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但却较少受到学术界关注。以广东省为例,对乡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类型进行梳理,从尺度政治理论视角分析其背后逻辑和机制。研究发现:(1)广东省乡镇街行政区划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较为频密的调整,经历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时期的阶段演变,涵盖撤乡设镇、乡镇撤并、撤镇设街、特大镇拆分等区划调整类型,区划调整服务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治理等现实需要,并代表地方特定的利益诉求;(2)乡镇街行政等级和区划类型的调整与演变受诸多因素影响,实质是地方利益与权力协调一致的结果,地方采取行政区划重组、撤并等尺度重构方式进一步完善乡镇街管理体制与实现权力资源的再分配;(3)行政区划调整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因素,调整基层行政等级所决定的尺度关系以提升地方能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讨乡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类型及动力机制,以期为优化我国基层行政区划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尔升  
本文以海南建省为案例,采用差分法和准实验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估计了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的原因是行政区升格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中央的优惠政策和分权,其负面影响的原因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人口的过量流入。本文认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毅  冯奎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区划调整使高等级城市可以利用行政手段调动和集聚更多的资源,获得了优先发展机会。然而,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当前逐步显现,表现为城镇空间过快扩张、中小城市发展活力受到抑制、不同层级城镇差距扩大等。文章认为,当前行政区划调整模式的制度红利已充分释放,制度运行成本增大,已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改革的基本条件,亟需通过行政区划改革,减少行政等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