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9)
- 2023(17772)
- 2022(15070)
- 2021(13992)
- 2020(11592)
- 2019(26516)
- 2018(26369)
- 2017(50727)
- 2016(27597)
- 2015(30809)
- 2014(30884)
- 2013(31061)
- 2012(28786)
- 2011(25988)
- 2010(26305)
- 2009(24569)
- 2008(24221)
- 2007(21862)
- 2006(19777)
- 2005(17697)
- 学科
- 济(124414)
- 经济(124278)
- 业(102845)
- 管理(86446)
- 企(83612)
- 企业(83612)
- 方法(50655)
- 农(49668)
- 数学(40767)
- 数学方法(40348)
- 业经(35819)
- 中国(33752)
- 农业(33379)
- 财(32358)
- 地方(29957)
- 制(23295)
- 学(23134)
- 务(22054)
- 技术(22016)
- 财务(21983)
- 财务管理(21950)
- 贸(21360)
- 贸易(21338)
- 和(20982)
- 企业财务(20779)
- 易(20671)
- 理论(20102)
- 策(18903)
- 环境(18578)
- 划(18204)
- 机构
- 学院(402050)
- 大学(397387)
- 济(166304)
- 经济(162902)
- 管理(162329)
- 理学(139279)
- 理学院(137766)
- 研究(136645)
- 管理学(135733)
- 管理学院(135006)
- 中国(104748)
- 京(85792)
- 科学(83826)
- 农(78144)
- 财(74096)
- 所(69451)
- 业大(63289)
- 研究所(62790)
- 中心(62146)
- 江(61788)
- 农业(59985)
- 财经(58572)
- 北京(54241)
- 经(53222)
- 范(52437)
- 师范(51983)
- 州(49630)
- 院(49005)
- 经济学(48262)
- 经济管理(44119)
- 基金
- 项目(267581)
- 科学(210942)
- 研究(198063)
- 基金(192783)
- 家(167351)
- 国家(165778)
- 科学基金(142915)
- 社会(125764)
- 社会科(118885)
- 社会科学(118854)
- 省(106564)
- 基金项目(102719)
- 自然(91595)
- 自然科(89428)
- 自然科学(89407)
- 教育(88866)
- 划(87904)
- 自然科学基金(87822)
- 编号(81922)
- 资助(78510)
- 成果(65482)
- 发(61091)
- 重点(59379)
- 部(58688)
- 创(57037)
- 课题(55707)
- 创新(52700)
- 国家社会(51273)
- 科研(50323)
- 业(50141)
- 期刊
- 济(195597)
- 经济(195597)
- 研究(119185)
- 中国(81666)
- 农(76773)
- 管理(61848)
- 学报(61553)
- 科学(59101)
- 财(57054)
- 农业(52133)
- 大学(47280)
- 学学(44755)
- 教育(42677)
- 融(37927)
- 金融(37927)
- 业经(36989)
- 技术(36460)
- 经济研究(28660)
- 财经(28390)
- 业(27430)
- 问题(25987)
- 经(24392)
- 技术经济(22214)
- 科技(19892)
- 版(19341)
- 现代(19320)
- 图书(18912)
- 世界(18850)
- 商业(18840)
- 资源(18718)
共检索到609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绚丽
[目的]休闲农业作为都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多样化及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涉面广、带动性强,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对休闲农业进行评价,探讨其发展潜力,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及区域协调发展指明方向。[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对其休闲农业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撑能力、休闲农业需求增长力、参观价值、文化价值及土壤质量在各主成分中载荷较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此外,长株潭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从2007年的0.048 2增加到2016年的2.541 1,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发展潜力指数的基础上,未来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定会继续稳定向前发展。在优势休闲农业资源的基础,协调全面发展休闲农业,保障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目的]对平顶山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平顶山市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对平顶山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分区论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平顶山市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指标的游客和当地农民的打分值与权重值加权计算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指数并比较发展潜力大小。[结果]根据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以及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将平顶山市休闲农业划分为北部山区休闲农业区、东部城乡休闲农业区、南部现代休闲农业区和西部傍水休闲农业区4个区域,各区域发展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乐威 杨正勇 闫周府 李承晓 廖卓辉
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论文从社会经济、市场、资源、设施和环境5个方面科学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级。结果表明: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明显,潜力高于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沿江地区,而潜力低于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的非沿海地区及西北地区;各省份依据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小被划分为5个层级。基于此,分别从全国和省级层面提出推进策略,以期明确各省份发展差异及前景,有效推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凌桂连
[目的]文章从江西省边远山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潜力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目前其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绩效,以期为江西省山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构建江西省边远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江西省边远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指标的游客和当地农民的评分值(分值范围为1~10分)与权重值加权计算各区域(赣东、赣西、赣南、赣北)的发展潜力指数和绩效指数并分别比较其大小。[结果](1)在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评价体系中,在系统层中,资源条件的权重值高于经营水平;经营水平的指标中,游客接待水平的权重值最大,发资源条件的指标中,交通便利程度的权重值最大。(2)在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中,在系统层中,经济效益的权重值最高,其次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权重值最低;在经济效益的指标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权重值最大;在社会效益的指标中,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权重值最大;在生态效益的指标中,农村环境改善程度的权重值最大。(3)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绩效排序结果一致:赣南>赣西>赣东>赣北。[结论]江西省边远山区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条件和旅游经营水平的差异,各区域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其中,赣南山区的发展潜力最大,发展成效最为显著。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和方向,突出区域发展特色,激发休闲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乐威 杨正勇 闫周府 李承晓 廖卓辉
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论文从社会经济、市场、资源、设施和环境5个方面科学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级。结果表明: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明显,潜力高于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沿江地区,而潜力低于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的非沿海地区及西北地区;各省份依据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小被划分为5个层级。基于此,分别从全国和省级层面提出推进策略,以期明确各省份发展差异及前景,有效推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志远 王婷婷
根据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差异明显,自然条件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一般拥有较大的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经济较发达的农业大省一般发展潜力较大,传统的农业大省中,山东、江苏等省份经济较发达,发展农业保险的条件较好,而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规模还不能与其农业规模相匹配,未来发展潜力较大;最后,根据聚类分析,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地区划分为五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红
[目的]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鉴于影响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因素较多,且某些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文章通过构建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综合得分68. 82,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模糊评价向量中隶属度最大值为0. 298,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 384、0. 286和0. 442,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 259和0. 315,发展潜力一般。[结论]湖北省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生态环境、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工作。研究结果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晓华 郑清星 傅泽鼎
绿色发展潜力是维系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子。通过选取资源承载力、环境支撑力、社会响应力和经济发展力4个准则层构建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11—202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基于GM(1,1)模型科学预测其未来5年绿色发展潜力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受城镇化率和经济密度等基础指标显著影响,说明城市群绿色发展中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尤为关键,同时应与资源环境协同并进;2)2011—202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呈波动攀升的演变趋势,但环境支撑力子系统呈现略微的波动下降趋势;3)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区域潜力水平不平衡,在社会响应力和经济发展力方面出现长沙“一枝独秀”局面;4)根据城市群2021—2025年绿色发展潜力预测得出,社会响应潜力子系统的上升态势最为显著,经济发展子系统与城市群绿色综合发展潜力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支撑力子系统将处于相对停滞发展状态。
关键词:
环长株潭城市群 绿色发展潜力 评估 预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晓华 郑清星 傅泽鼎
绿色发展潜力是维系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子。通过选取资源承载力、环境支撑力、社会响应力和经济发展力4个准则层构建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11—202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基于GM(1,1)模型科学预测其未来5年绿色发展潜力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受城镇化率和经济密度等基础指标显著影响,说明城市群绿色发展中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尤为关键,同时应与资源环境协同并进;2)2011—202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潜力呈波动攀升的演变趋势,但环境支撑力子系统呈现略微的波动下降趋势;3)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区域潜力水平不平衡,在社会响应力和经济发展力方面出现长沙“一枝独秀”局面;4)根据城市群2021—2025年绿色发展潜力预测得出,社会响应潜力子系统的上升态势最为显著,经济发展子系统与城市群绿色综合发展潜力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支撑力子系统将处于相对停滞发展状态。
关键词:
环长株潭城市群 绿色发展潜力 评估 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云杰
[目的]休闲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形态,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格局,为西北地区休闲农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点指数、集中指数模型、核密度模型等方法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休闲农业分布的因素,最后用模糊计分法计算14个市(州)的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结果]通过最近邻点指数和集中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甘肃省整体休闲农业最近邻点指数N为0. 082 4,集中指数G大于平均值,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呈凝聚分布,分布比较集中。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存在多个密集区,均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潜力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的发展潜力最大,潜力指数为7. 846 9;甘南州的发展潜力最小,潜力指数为4. 583 2。[结论]甘肃省休闲农业类型丰富,但发展不均衡,休闲农业的分布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凝聚分布,其中平凉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最大,甘南州发展潜力最小,建议政府发挥核心的带动作用,促进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渝琳
集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特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转型的一种新方向,也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是其农业发展的特色,也是其农业成功转型的标志。基于此,本文以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其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特征、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其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对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渝琳
集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特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转型的一种新方向,也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是其农业发展的特色,也是其农业成功转型的标志。基于此,本文以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其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特征、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其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对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亚云 谢冬明 周国宏 赵慧丽 周叶 朱再昱 许跃峰
[目的]通过分析中部6省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对各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围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评价,根据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确定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核心指标,从系统内部结构着手构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中部地区农业、社会、经济和旅游等方面数据,对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综合排名。[结果]最终确定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到的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 60、0. 24、0. 59、0. 43、0. 64、0. 46,并根据各省综合评价指数得出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排名。其中,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最高,湖北省、河南省发展态势次之,江西省和安徽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较低,山西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最弱。[结论]中部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差异明显,未来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很大,中部地区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提高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水平,共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志军 张淑萍
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游客为目标、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农业条件和设施、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是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在认识休闲农业本质及特征基础上,结合宁夏休闲农业现状和发展环境条件,探讨了宁夏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战略选择和具体措施,为西部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西部 民族地区 休闲农业 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慧坚 方佳 孙好勤 王富有
本文从国家战略物质储备、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市场供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了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分析了热带作物产业在品种选育、热作产业关键技术、规模化经营、节本降耗和增效、基本建设条件、产业组织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基础、技术、生产、市场需求,探讨了我国热带农业产业的发展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