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0)
- 2023(18338)
- 2022(15300)
- 2021(14192)
- 2020(11627)
- 2019(26520)
- 2018(26327)
- 2017(50604)
- 2016(27905)
- 2015(31061)
- 2014(31519)
- 2013(30944)
- 2012(28670)
- 2011(26060)
- 2010(26491)
- 2009(24283)
- 2008(23638)
- 2007(21093)
- 2006(19042)
- 2005(17146)
- 学科
- 济(120817)
- 经济(120704)
- 管理(77989)
- 业(74334)
- 企(59288)
- 企业(59288)
- 方法(47093)
- 数学(40377)
- 数学方法(39871)
- 中国(35785)
- 农(34177)
- 地方(32079)
- 业经(28396)
- 财(26213)
- 学(26112)
- 农业(23221)
- 环境(21141)
- 制(20803)
- 贸(20418)
- 贸易(20404)
- 易(19701)
- 银(19000)
- 银行(18946)
- 和(18886)
- 理论(18528)
- 技术(18370)
- 融(18308)
- 金融(18306)
- 行(18229)
- 发(17944)
- 机构
- 学院(396594)
- 大学(395612)
- 济(161011)
- 经济(157422)
- 管理(153964)
- 研究(141542)
- 理学(131661)
- 理学院(130132)
- 管理学(127940)
- 管理学院(127227)
- 中国(105515)
- 科学(87778)
- 京(86559)
- 财(72727)
- 所(72117)
- 农(66177)
- 研究所(65522)
- 中心(63261)
- 江(60788)
- 业大(58462)
- 财经(56998)
- 范(55622)
- 北京(55355)
- 师范(55122)
- 院(51829)
- 经(51686)
- 农业(51337)
- 州(49227)
- 经济学(47612)
- 师范大学(44368)
- 基金
- 项目(266644)
- 科学(209516)
- 研究(197139)
- 基金(190485)
- 家(165812)
- 国家(164373)
- 科学基金(140462)
- 社会(123611)
- 社会科(117087)
- 社会科学(117058)
- 省(105471)
- 基金项目(100414)
- 教育(89784)
- 自然(89737)
- 划(88558)
- 自然科(87528)
- 自然科学(87506)
- 自然科学基金(85894)
- 编号(81168)
- 资助(78286)
- 成果(66537)
- 发(61267)
- 重点(60350)
- 部(57931)
- 课题(57165)
- 创(54895)
- 创新(51199)
- 国家社会(50403)
- 科研(49915)
- 发展(49169)
- 期刊
- 济(185793)
- 经济(185793)
- 研究(121297)
- 中国(81343)
- 学报(61319)
- 农(61060)
- 管理(57884)
- 科学(57753)
- 财(52726)
- 教育(49127)
- 大学(46198)
- 学学(43199)
- 农业(42312)
- 融(38240)
- 金融(38240)
- 技术(35541)
- 业经(31684)
- 经济研究(29088)
- 财经(27083)
- 问题(24360)
- 经(23308)
- 业(22073)
- 图书(21377)
- 技术经济(19852)
- 科技(19727)
- 资源(19111)
- 理论(18470)
- 现代(18466)
- 商业(17960)
- 贸(17746)
共检索到602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娣 胡拥军 肖中良
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面对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据评估结果从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实现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徐习军
本文瞄准国际生态型城市群发展研究前沿,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构建生态长株潭的十大对策:即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应当把推崇生态意识作为先锋理念;把推行生态型规划作为实施蓝图;把制定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把创建生态城区作为示范窗口;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突破口;把倡导绿色消费作为重要举措;把加强多元调控作为有效手段;把鼓励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平台;把开展生态补偿作为平衡机制;把完善协调机构作为组织保障。
关键词:
长株潭 生态型 城市群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龚常
本文在对产业生态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典型案例,运用Vensim DS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模型的检验与分析,预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运行趋势。为长株潭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生态化创新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区域产业 生态创新 系统仿真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寻立祥
本文认为,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是以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为活动范围,以交通区位为轴线,通过分工合作来构筑合理化区域物流系统,是对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集成。因此研究的切入点是长株潭区域物流的战略规划,重点是区域物流设施与产业布局、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区域物流协同管理方法体系的构建,难点是根据区域产业分工、区位优势和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物流系统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分别建立一个区域物流协同机制。
关键词:
长株潭区域 物流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薄湘平 付净 孙文浩
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建设"两型社会"至关重要。长株潭城市群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科学评价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理解环境友好的内涵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3个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设计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实证,深入剖析了旅游经济这个复杂系统,验证了指标及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发现,长株潭旅游业属于弱友好水平,对此为其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常 游达明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健康程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将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划分为社会发展子系统、环境压力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四部分。根据上述四个子系统的内涵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2年长株潭地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逐渐好转,各子系统改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正处于从一级产业生态系统向二级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期。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 健康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明 刘月颖
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产业作为其主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能否顺利实现。本文通过研究长株潭城市群的案例发现,该城市群产业存在行政分割与城市竞争、产业结构趋同且彼此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创新发展缓慢以及支柱产业支撑减弱等问题。完善协调发展机制、构建产业合作体系、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合理高效配置资源,加速改造传统企业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大为
中国的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和华中地区等五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随着多家汽车整车企业陆续落户在长株潭地区,长株潭地区已有汽车整车企业11家,近期规划产能超过150万辆,中国汽车产业第六大板块在长株潭地区已经初步成型.笔者分析了长株潭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发展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 汽车 产业集群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宇文,蔡建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及制约因素 ,探讨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模式及重点 ,提出了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长株潭 产业一体化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永清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给长株潭城市群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对其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多元化,缺乏物流发展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工商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粗放型物流经济和"野蛮物流"现象严重等。为更好地建设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强长株潭三市的沟通和总体规划;优化物流政策,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培育物流市场,鼓励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提升物流产业结构,推进物流服务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欣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俊毅 罗能生
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区域资源的消耗,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建立经济综合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十五”期间历年的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区域历年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协调,“十一五”规划起步良好。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常春 樊杰 黄梅
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新时期公路交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想区域。从区域协调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系统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公路交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状特征,发现目前公路交通在路网结构、职能分工、产业统筹、公共交通、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人为本、区域一体为核心内涵的公路交通发展新模式,并从主体功能区划、空间拓展、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与机制创新等维度提出公路交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忠诚 胡曰利
城市生态建设是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与显性标志。文章从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城市绿地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制约因素,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思想观念、完善区域生态建设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改进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等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棋方 苑祎然 熊曦
【目的】县域是城乡经济和空间演变相互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连结城乡的枢纽,对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旅游方式,能有效地推进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旅游业以其较高的产业关联,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城乡融合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两者协调发展产生叠加效应以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法】文章以2013—2022年长株潭地区城乡融合与生态旅游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县域生态旅游和城乡融合两个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发展分析,探究两个系统的时空差异格局。【结果】1)长株潭地区6个县域耦合协调度基础水平差异大,但总体发展趋势稳步上升。2)长株潭地区各县域空间差异明显,2013年、2019年与2022年6个县域城乡融合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内部差异性较大,发展水平北部优于南部,其中浏阳市耦合协调程度最好,已达到优质协调。3)长株潭地区城乡融合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没有实现突破性、跨越式的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滞后的问题较为明显,影响了两者实现高耦合协调度的进程。【结论】长株潭地区县域的生态旅游和城乡融合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生态旅游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大部分县域生态旅游业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度由失调逐渐发展为协调状态,协调类型由失调衰退发展成为协调上升,二者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基于此,各县域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进城乡融合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优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