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4)
- 2023(16221)
- 2022(13472)
- 2021(12004)
- 2020(10437)
- 2019(23637)
- 2018(23567)
- 2017(44541)
- 2016(24905)
- 2015(28126)
- 2014(28429)
- 2013(27850)
- 2012(25928)
- 2011(23399)
- 2010(23917)
- 2009(22546)
- 2008(22592)
- 2007(20790)
- 2006(18551)
- 2005(16957)
- 学科
- 济(104431)
- 经济(104304)
- 管理(71691)
- 业(64307)
- 企(51878)
- 企业(51878)
- 方法(42431)
- 数学(36583)
- 数学方法(36150)
- 农(29887)
- 中国(29028)
- 财(26846)
- 学(24924)
- 地方(23667)
- 制(23490)
- 业经(23281)
- 农业(19549)
- 环境(18530)
- 银(17463)
- 银行(17397)
- 贸(17351)
- 贸易(17344)
- 体(17079)
- 融(17060)
- 金融(17051)
- 理论(17033)
- 易(16764)
- 行(16640)
- 和(16074)
- 务(15610)
- 机构
- 大学(365024)
- 学院(362931)
- 济(145314)
- 经济(142081)
- 管理(131152)
- 研究(129636)
- 理学(111968)
- 理学院(110564)
- 管理学(108316)
- 管理学院(107651)
- 中国(96975)
- 科学(81982)
- 京(78939)
- 财(69665)
- 农(68459)
- 所(67994)
- 研究所(61810)
- 中心(58663)
- 江(58015)
- 业大(56891)
- 财经(54275)
- 农业(53842)
- 范(50231)
- 师范(49665)
- 北京(49526)
- 经(48969)
- 院(46500)
- 经济学(45315)
- 州(45183)
- 经济学院(40882)
- 基金
- 项目(240170)
- 科学(187866)
- 研究(173329)
- 基金(172643)
- 家(152500)
- 国家(151271)
- 科学基金(127357)
- 社会(109299)
- 社会科(103385)
- 社会科学(103353)
- 省(95166)
- 基金项目(90931)
- 自然(81559)
- 教育(80418)
- 划(80393)
- 自然科(79571)
- 自然科学(79542)
- 自然科学基金(78135)
- 编号(70067)
- 资助(69947)
- 成果(58939)
- 重点(55762)
- 部(52808)
- 发(52629)
- 课题(50231)
- 创(49249)
- 创新(46254)
- 科研(45764)
- 国家社会(45644)
- 制(45351)
- 期刊
- 济(166281)
- 经济(166281)
- 研究(107113)
- 中国(77562)
- 学报(64480)
- 农(63157)
- 科学(56731)
- 财(55465)
- 管理(48076)
- 大学(47970)
- 学学(45063)
- 教育(43247)
- 农业(42212)
- 融(33392)
- 金融(33392)
- 技术(30959)
- 财经(27460)
- 业经(26601)
- 经济研究(26088)
- 经(23659)
- 业(22727)
- 问题(22264)
- 版(19899)
- 图书(17401)
- 贸(17293)
- 技术经济(17272)
- 科技(16856)
- 统计(16843)
- 资源(16735)
- 业大(16389)
共检索到552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忠诚 胡曰利
城市生态建设是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与显性标志。文章从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城市绿地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制约因素,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思想观念、完善区域生态建设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改进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等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冬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内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分析方法和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并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为依托,选取我国上市企业数据,验证关键维度对企业合并前后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水平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但它与合并后的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呈正相关性,尤其显著影响较长时间范围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交易不确定程度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呈负相关性,对企业合并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交易频率与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市场规模对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主导货币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亚洲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货币的首要选择。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冲击、两岸四币尚未统一、人民币交易受限、全球化银行系统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游资问题,有计划地形成"中元",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汇率往来,建立全球化银行系统和改革金融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主导货币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亚洲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货币的首要选择。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冲击、两岸四币尚未统一、人民币交易受限、全球化银行系统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游资问题,有计划地形成"中元",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汇率往来,建立全球化银行系统和改革金融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主导货币的选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亚洲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货币的首要选择。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冲击、两岸四币尚未统一、人民币交易受限、全球化银行系统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一体化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游资问题,有计划地形成"中元",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汇率往来,建立全球化银行系统和改革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涛 吴金明
文章对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SWOT分析,凸显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由此指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基本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产业 一体化 SWOT分析 长株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云飞 邓勤 欧阳国梁
"两型社会"对物流业发展构成新的约束。物流业发展可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必须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在理论上构建了与"两型社会"匹配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框架,并以长株潭为例,提出了一些解决目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发展物流的建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长株潭 区域经济 物流一体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武 何水
长株潭(长沙、株洲和湘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整合三市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对其作合理规划进而实现经济的高速良性发展。笔者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金融生态优化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敏 刘俊月 焦小楠
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纵深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一体推进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与必然要求。当前,传统的以政府单维主导为核心的环境治理模式、平行政府间的利益分割、政府官员执政理念缺失、生态一体化立法存在诸多局限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群生态一体化进程。因此,从意识、制度以及行为等三个层面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一体化治理模式的最优策略选择,力图构建起一种由政府主导、法制化的生态协同治理模式,即长株潭城市群内平行政府间协同治理和包含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等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生态一体化 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加韬
本文重点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各种制约因素,并在研究未来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必须加快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步伐,早日实现中日的经济联合。
关键词:
东亚一体化 FTA 东盟 次区域合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汝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完全是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经济金融自由化不断推进的结果。要使这种增长和一体化的动能持续下去,要建立一个更加健康、更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金融体系,就必须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经济金融自由化,并按照经济金融自由化的要求重新界定政府和监管者在金融市场运作与发展过程中的职能。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树佼
概述京津金融一体化10年来取得的成就,分析京津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明确定位,创立品牌,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思维,统筹规划,着力推动协同发展;制定政策,改善生态,着力加快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京津金融一体化 制约因素 金融业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乐 李郇 杜志威 隆容君
区域一体化是减少市场分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选用2000—2013年区县尺度的人均GDP数据,探讨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格局,发现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是由中心到外围,具体按照"长沙市区→长沙县(市)→株洲、湘潭市区"依次增长;进一步从政府行为变迁的视角,分析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由中心到外围依次推进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从竞争到竞合,经济开发区的兴建由长沙市区向外围拓展,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由地区内部发展到政区间协同发展,是促进一体化经济由中心到外围发展的三个核心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当代城市竞争已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群体之间的竞争,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的产物,也是全球化分工、合作以及竞争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单元。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株潭一体化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接着讨论了中国都市区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并对长株潭都市区范围进行界定,进而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都市区 长株潭 一体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侯文力
长株潭三市作为湖南未来核心经济增长极、全省发展的创新源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导区 ,三市经济一体化过程将有力地推动该区域的发展乃至带动整个湖南经济的发展 ,目前三市已列入国家计委“十五”城市化重点区域和世界银行 CDS(城市发展战略 )计划。由于三市区位和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明显 ,从而有利于促进三市产业结构的分工与协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三市经济的互补。运用模型定量分析了三市经济联系量 ,结果表明 ,长沙对株洲、湘潭的经济联系强度大 ,而株洲、湘潭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小。基于此 ,提出了实现长株潭三市经济互补的对策。
关键词:
长株潭 经济互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