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5)
- 2023(14915)
- 2022(12540)
- 2021(11623)
- 2020(9786)
- 2019(22603)
- 2018(22537)
- 2017(43177)
- 2016(23784)
- 2015(26730)
- 2014(26867)
- 2013(26361)
- 2012(24145)
- 2011(21588)
- 2010(21622)
- 2009(19767)
- 2008(19244)
- 2007(16895)
- 2006(15067)
- 2005(13405)
- 学科
- 济(93349)
- 经济(93236)
- 管理(65660)
- 业(59959)
- 企(49498)
- 企业(49498)
- 方法(40289)
- 数学(34450)
- 数学方法(33983)
- 中国(26961)
- 农(25370)
- 学(23708)
- 财(22744)
- 业经(21027)
- 地方(19829)
- 制(18217)
- 农业(16845)
- 理论(16829)
- 贸(15122)
- 贸易(15110)
- 和(14764)
- 易(14623)
- 银(14346)
- 银行(14275)
- 体(13943)
- 融(13868)
- 金融(13860)
- 技术(13649)
- 行(13641)
- 环境(13618)
- 机构
- 大学(334071)
- 学院(329918)
- 济(126114)
- 管理(126007)
- 经济(123163)
- 研究(117886)
- 理学(108492)
- 理学院(107201)
- 管理学(105034)
- 管理学院(104457)
- 中国(86169)
- 科学(75822)
- 京(73603)
- 所(60750)
- 农(60744)
- 财(58065)
- 研究所(55495)
- 业大(53378)
- 中心(52176)
- 江(49743)
- 农业(47978)
- 北京(46651)
- 财经(45869)
- 范(44944)
- 师范(44375)
- 院(43470)
- 经(41701)
- 州(39989)
- 技术(37412)
- 经济学(37311)
- 基金
- 项目(228217)
- 科学(177406)
- 基金(163760)
- 研究(163750)
- 家(145164)
- 国家(143964)
- 科学基金(121543)
- 社会(100442)
- 社会科(94875)
- 社会科学(94847)
- 省(89528)
- 基金项目(86243)
- 自然(80588)
- 自然科(78683)
- 自然科学(78658)
- 自然科学基金(77206)
- 划(76324)
- 教育(75103)
- 资助(67820)
- 编号(66635)
- 成果(55022)
- 重点(51609)
- 部(49176)
- 发(48531)
- 课题(47090)
- 创(46776)
- 科研(43841)
- 创新(43653)
- 计划(42527)
- 大学(41896)
- 期刊
- 济(140470)
- 经济(140470)
- 研究(100037)
- 中国(69017)
- 学报(60574)
- 农(55626)
- 科学(53258)
- 管理(48013)
- 大学(44944)
- 财(43878)
- 教育(42175)
- 学学(41975)
- 农业(38247)
- 技术(28652)
- 融(26988)
- 金融(26988)
- 经济研究(22816)
- 业经(22463)
- 财经(22120)
- 业(20113)
- 图书(19338)
- 经(18917)
- 问题(18549)
- 版(16933)
- 科技(16783)
- 业大(16192)
- 理论(15571)
- 技术经济(15256)
- 现代(14791)
- 实践(14244)
共检索到49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曲夫 史卫东 胡德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以长沙为核心包括株洲、湘潭的一个典型的城市群,它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区域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在行政区经济还将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发挥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面效应着手,针对长株潭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行政区划手段和非行政区划手段来进行协调,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措施和设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万涛
长株潭自古一体,但1951年以来成为了3个行政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各自发展,已发展成为长株潭联合大都市区。处于转型期的行政区经济严重影响长株潭联合大都市区、长株潭地区发展。消化或解除这种影响,必须调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调整一是保持3个市格局的小调整,二是与3个市市制有关的大调整,大调整优于小调整。大调整有3个市合并,省管县制、3个市市区合并为1个市,省管县制、缩小的3个市之上设立联合政府3种方案,第二方案最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牡丹 何丹 杨传开
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构建过程中,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适应区域一体化的需要,适应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推动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还将不断地调整。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变化 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宏
探索有效的区域管治模式,以引导和促进都市圈的成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在区域管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区域主义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区域主义的演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高峰,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化的分权取向,到当前的集权化改革,其基本逻辑依然是过于注重行政力量,而对都市圈成长中市场力量的内在规律性以及跨区域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今后的都市圈发展推进策略,应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同时积极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网络化合作模式,避免过于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
关键词: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合作网络 都市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冉 张婷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则是通往进步的必然道路。而行政区划的范围、大小、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程和质量。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就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适时作出调整,以达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以江苏省为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的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建立"江苏省城市化指数综合度量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探寻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响应机制和规律,分析这一特殊的地缘现象对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江苏 行政区划 城市化 响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黄鲁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贤彬 聂海峰
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区划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1997年重庆从四川独立出来设立直辖市这一省级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项目评价文献中最新出现的合成控制法估计了行政区划调整对相关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四川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重庆地区,对新四川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在考虑了中央的优惠政策与资金输入支持后,重庆行政区划升格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仍然存在。本文从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地方官员政治激励与地区竞争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经济增长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毅 冯奎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区划调整使高等级城市可以利用行政手段调动和集聚更多的资源,获得了优先发展机会。然而,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当前逐步显现,表现为城镇空间过快扩张、中小城市发展活力受到抑制、不同层级城镇差距扩大等。文章认为,当前行政区划调整模式的制度红利已充分释放,制度运行成本增大,已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改革的基本条件,亟需通过行政区划改革,减少行政等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化 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东坡
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行政区划调整涉及领域既广且具有重要意义。经验事实提炼结合新型城镇化运行框架的分析表明,区划调整借助多条路径及效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但制度缺失、运行失当可能使区划调整异化,带来新型城镇化现实问题与潜在威胁。需要具体分析制度环境并进行多维制度创新,将区划调整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维持在良性运行轨道上,获取最大的改革红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行政区划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水延凯 柳祥珍
本文第一部分说明了行政区划的定义及其要点,简述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的五个时期和近代行政区划的变革;第二部分阐明了21世纪初中国行政区划的现状、特点和主要弊端;第三部分说明了改革现有行政区划体制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提出了改革行政区划体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曲夫 谢炳庚 胡德 马海龙
常州市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相对滞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且复杂,常州行政区划长期的不合理设置状况,是制约常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常州市区行政区划演变开始,分析了常州市区行政区划的现状与特点,指出常州市区U型政区结构与东西两翼分割以及常州—武进并立而导致的"一个城市,两个行政主体"格局对城市发展空间发展轴线转变以及整个常州市区发展的不利影响与后果,提出常州市区行政区划创新的方案,分析其优缺点,并就非行政区划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迅
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四川工业结构研究●陈迅[讲师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630020]四川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使原属四川省的重庆、万县、涪陵和黔江“三市一地”被划出,四川由此不仅面积缩小七分之一,人口减少四分之一,而且经济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婷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市县层面调整。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人口再分布密切相关。行政区划调整适应了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为加快城镇发展,促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撤县设区释放了一批中心城市的增长潜力,对城市群核心载体的培育,城市集聚效应的外溢发挥着重要作用。撤县设市脚步的放慢,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释放,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完善。在此认识基础上,结合对未来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判断,提出了推进县改市进程等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建议,并在GIS平台上识别了我国未来县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空间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行政区划调整是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快速的城市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所引致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利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随着区域协调制度的建立、地方政府分权制度的完善,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将逐步减少,代之以相关的社会、经济、法律手段。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行政区划调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贵 王开泳 王甫园 董瑶嘉
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地方行政管理的基础单元,行政区划调整则关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区域治理产生长期影响。论文对近30年来(1992—2022年)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从历史考证、模式类型、成效评估、影响因素和国内外对比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相关进展。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设置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主要方向,相关研究与国家政策联系密切,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会激发和拓展行政区划的研究,反过来研究成果又会推动区划政策的完善发展;行政区划研究经久不衰,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同时兼跨多个学科;发达国家行政区划实践经验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无法照搬到国内,中国行政区划研究要结合国情,辩证吸收,走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调整道路。在推进国家行政区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加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评估论证,增强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发挥多学科优势,丰富和完善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充分利用好行政区划手段,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家空间治理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