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3)
2023(9912)
2022(8944)
2021(8526)
2020(7214)
2019(17049)
2018(17015)
2017(32728)
2016(18029)
2015(20403)
2014(20398)
2013(20283)
2012(18291)
2011(16169)
2010(16086)
2009(14669)
2008(14508)
2007(12677)
2006(11053)
2005(9680)
作者
(51103)
(41955)
(41743)
(39725)
(26825)
(20025)
(19081)
(16654)
(15956)
(15081)
(14528)
(14041)
(13403)
(13091)
(12914)
(12776)
(12688)
(12608)
(12034)
(11913)
(10432)
(10177)
(10086)
(9540)
(9494)
(9463)
(9339)
(9191)
(8410)
(8322)
学科
(65693)
经济(65622)
管理(62652)
(55570)
(49045)
企业(49045)
方法(33289)
数学(28088)
数学方法(27779)
(21605)
(16708)
中国(15829)
(15678)
财务(15609)
财务管理(15581)
业经(15371)
(14861)
企业财务(14824)
地方(12791)
理论(12726)
(12725)
(12365)
(11802)
农业(11452)
环境(11105)
(10881)
银行(10847)
(10774)
贸易(10769)
技术(10653)
机构
大学(247669)
学院(245739)
管理(106124)
(92157)
理学(90651)
经济(89831)
理学院(89689)
管理学(88288)
管理学院(87814)
研究(76397)
中国(59099)
(53442)
科学(48598)
(45279)
(37832)
业大(36540)
(36440)
(35748)
财经(35512)
中心(35453)
研究所(34393)
北京(33917)
(32261)
(31378)
师范(31113)
(29693)
农业(28465)
(28037)
商学(26959)
商学院(26654)
基金
项目(168954)
科学(132190)
研究(124365)
基金(121974)
(105509)
国家(104604)
科学基金(90585)
社会(75726)
社会科(71722)
社会科学(71700)
(65904)
基金项目(65827)
自然(60553)
自然科(59060)
自然科学(59049)
自然科学基金(57978)
教育(56659)
(55404)
编号(51891)
资助(50476)
成果(41654)
重点(36883)
(36816)
(35002)
课题(34768)
(34631)
项目编号(32666)
创新(32543)
科研(32446)
大学(31657)
期刊
(101105)
经济(101105)
研究(71421)
中国(45830)
管理(40918)
学报(37478)
(37116)
科学(35218)
(31827)
大学(28298)
教育(27036)
学学(26387)
农业(22409)
技术(21807)
(20958)
金融(20958)
财经(16632)
业经(16221)
图书(15328)
经济研究(14698)
(13991)
理论(13433)
(13118)
实践(12580)
(12580)
问题(12533)
技术经济(12250)
财会(12218)
科技(12107)
现代(11911)
共检索到358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慧  李锦龙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减值规定,资产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不得转回,这一会计政策减少了企业通过减值转回操纵利润。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变化与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关系,分析准则变化前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动机的变化。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增大,企业更倾向于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将利润转向以后年度,增大以后的盈利空间。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姜崧  
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敏  甄颖  
本文重点考察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具有扭亏为盈、洗大澡动机的公司进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金额和幅度高于其他公司;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最后一年(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与2004年和2005年没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文章列举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飞  刘建勇  
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对资产减值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新倾向;上市公司并不偏好利用同属流动资产的存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晨  李学峰  张宇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将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类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验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永琦  冉茂盛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英  张媛  于雁翎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管理当局垄断性的提供盈余信息,此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盈余管理就自然产生了。而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不可能根据具体经济环境中具体企业的具体特点给出一个具体的减值策略,这种灵活性和主观性使得资产减值成为了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本文从资产减值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一涵  周咏梅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上市公司通过加速计提、少计提或不计提、巨额计提、非正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然后探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所造成的虚构财务状况、粉饰经营成果、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制度、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外部审计监督水平等规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洪涛  马清  
本文研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额的变化情况,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规定的有效性问题,同时提出完善意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跃堂  周雪  张莉  
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相比,由于其使用期限长,公允价值更难寻觅,因此其减值政策的应用不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深远,而且主观性更强。那么《企业会计制度》出台后长期资产减值政策的执行状况如何,其追溯调整政策给公司减值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公司长期资产减值是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变化,还是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长期资产减值政策实施当年,普遍进行了长期资产的减值,并且证实不仅减值总额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而且追溯调整后计入当年损益的减值数额也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追溯调整政策为公司夯实长期资产,如实反映长期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丁方飞  伍中信  
对2001~2006年旧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实施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所产生的应计盈余明显地降低了会计盈余的质量。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应计盈余所构建的逆向套利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报酬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应计盈余与超额回报负相关,说明市场不能识别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支持新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黄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准则中要求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这与IASB和FASB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明显不同。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按照新会计准则提供的资产减值的信息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成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减值准备本身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高于执行旧会计准则的年度。同时,新准则实施以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春光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 bath);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盈余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春苗  李秀凤  苑泽明  
2006年新会计准则禁止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之后的会计年度内被转回,只有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文章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水平,建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的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制度下还存在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盈余的现象,且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