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09)
2023(16838)
2022(14658)
2021(13639)
2020(11625)
2019(27064)
2018(26430)
2017(50957)
2016(27555)
2015(30867)
2014(30750)
2013(30366)
2012(27554)
2011(24389)
2010(24183)
2009(22116)
2008(22182)
2007(19101)
2006(16272)
2005(14088)
作者
(77962)
(64871)
(64180)
(61462)
(41441)
(31093)
(29333)
(25500)
(24517)
(23231)
(22171)
(21802)
(20465)
(20300)
(20055)
(19921)
(19527)
(19338)
(18605)
(18604)
(16189)
(15768)
(15760)
(14666)
(14502)
(14492)
(14400)
(14282)
(13041)
(12909)
学科
(104011)
经济(103898)
管理(89786)
(82919)
(71320)
企业(71320)
方法(54530)
数学(47286)
数学方法(46679)
(34416)
(26663)
中国(25248)
(24745)
财务(24662)
财务管理(24611)
(24208)
企业财务(23280)
业经(23222)
(19529)
理论(18694)
地方(18575)
农业(18360)
(18111)
贸易(18105)
(17565)
(17067)
(16857)
银行(16807)
技术(16770)
环境(16446)
机构
大学(382295)
学院(381119)
管理(155550)
(147285)
经济(144002)
理学(134443)
理学院(132967)
管理学(130566)
管理学院(129837)
研究(119579)
中国(91767)
(80449)
科学(75779)
(74046)
(60169)
(59539)
财经(58507)
业大(57583)
中心(55974)
(55615)
研究所(53992)
(53263)
北京(50038)
(48423)
师范(47912)
农业(47309)
(44985)
经济学(44423)
(44217)
财经大学(43879)
基金
项目(265358)
科学(208974)
基金(194182)
研究(190965)
(169797)
国家(168404)
科学基金(145707)
社会(119746)
社会科(113534)
社会科学(113504)
基金项目(103048)
(102918)
自然(97316)
自然科(95040)
自然科学(95016)
自然科学基金(93308)
教育(88570)
(87205)
资助(80711)
编号(77349)
成果(61265)
重点(59359)
(58699)
(54989)
(54730)
课题(52471)
科研(51697)
创新(51334)
教育部(50491)
大学(49761)
期刊
(152533)
经济(152533)
研究(106918)
中国(69786)
(63125)
学报(61872)
管理(57370)
科学(56129)
(51704)
大学(47028)
学学(44460)
教育(39136)
农业(35718)
技术(33294)
(31933)
金融(31933)
财经(28643)
业经(24754)
(24357)
经济研究(24302)
会计(21461)
财会(20477)
(20267)
问题(19440)
(19121)
图书(18936)
技术经济(18254)
理论(17929)
科技(17514)
资源(17118)
共检索到54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黄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准则中要求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这与IASB和FASB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明显不同。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按照新会计准则提供的资产减值的信息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成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减值准备本身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高于执行旧会计准则的年度。同时,新准则实施以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冬华  
价值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类型资产减值的信息价值相关性也大相径庭。基于2007年会计准则变迁为背景,本文研究发现,资产减值计提过程中伴随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扭亏动机和大清洗动机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弱于正常计提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禁止转回已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并没有降低价值相关性,否定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牺牲价值相关性来换取可靠性的论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金莲  
文章以2007—201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来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解释变量,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中的影响因素和各种盈余管理动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资产减值计提受经济因素的影响;(2)资产减值计提中仍然存在以"大清洗"、扭亏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动机;(3)配股公司资产减值计提更多的是出于会计稳健性的要求而非盈余操纵,新会计准则在强化会计稳健性、抑制盈余操纵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庆岩  张建平  
文章以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实施有效制约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强度却有所增加,说明现行会计准则客观上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建刚  刘庆艳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宪胜  
本文通过对2001年上市的977家公司2002年至2011年数据为基础,考察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会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行为产生影响;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新准则实施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大幅的上升,短期资产减值转回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春  
以2006年为分界点,以浙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行为方式进行细致考察,揭示出资产减值准则变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具体影响,具体包括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减值计提行为及减值转回行为的变化及特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飞  刘建勇  
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对资产减值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新倾向;上市公司并不偏好利用同属流动资产的存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姜崧  
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兰  谢志英  
文章从会计准则变化角度研究制造业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通过对Jones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新的模型来计量新会计准则环境下的公司盈余管理。选用12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09年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会计准则限制了公司利用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公允价值变动已经成为公司盈余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新准则的实施,对公司利用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于富生  
从实证的角度,基于改进的修正琼斯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利用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从总体上揭示出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即新准则并未显著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借鉴修正的DD模型思想构建了新模型,就具体会计准则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检验,为完善会计准则,进一步遏制盈余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200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禁止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在"盈余管理工具论"的观点下,人们普遍预期我国上市公司会在06年将原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从01年到06所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分析,并未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盈余管理工具论"在上市公司整体层面上还缺少有说服力的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春苗  李秀凤  苑泽明  
2006年新会计准则禁止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之后的会计年度内被转回,只有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文章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水平,建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的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制度下还存在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盈余的现象,且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艳萍  王天文  
本文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度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数显著大于2003年至2005年度的资产减值转回数,而且亏损上市公司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研究还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增数额小于2004年、2005年的减值准备新增数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晓强  
本文以中国 2 0 0 0年~ 2 0 0 2年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的公司为样本 ,通过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提供参考意见。在研究中 ,我们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并没有显著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相反 ,我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的作用略强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 ,因此简单地要求从本土会计准则倒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观点并没有得到有力支持。而且 ,不同准则间的会计信息差异具有价值相关性 ,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差异是有必要的。对于B股市场 ,在披露国际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同时披露本土国际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是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