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5)
- 2023(3628)
- 2022(2916)
- 2021(2570)
- 2020(2295)
- 2019(4860)
- 2018(4521)
- 2017(9047)
- 2016(4641)
- 2015(4961)
- 2014(4809)
- 2013(4919)
- 2012(4383)
- 2011(4023)
- 2010(3941)
- 2009(3783)
- 2008(3773)
- 2007(3384)
- 2006(2848)
- 2005(2637)
- 学科
- 济(18227)
- 经济(18196)
- 业(16327)
- 管理(13070)
- 企(11128)
- 企业(11128)
- 险(10893)
- 保险(10802)
- 方法(10348)
- 数学(9625)
- 数学方法(9565)
- 中国(7691)
- 制(7566)
- 财(6527)
- 银(6362)
- 银行(6359)
- 行(6009)
- 融(5272)
- 金融(5272)
- 度(5233)
- 制度(5231)
- 各种(4529)
- 农(4484)
- 种类(4436)
- 类型(4434)
- 各种类型(4431)
- 务(4313)
- 财务(4312)
- 财务管理(4302)
- 企业财务(4128)
- 机构
- 大学(68059)
- 学院(66469)
- 济(31335)
- 经济(30608)
- 管理(27817)
- 理学(23587)
- 理学院(23368)
- 管理学(23077)
- 管理学院(22935)
- 研究(19814)
- 中国(19579)
- 财(17811)
- 财经(14208)
- 京(13185)
- 经(13116)
- 经济学(10992)
- 财经大学(10976)
- 中心(10225)
- 经济学院(10131)
- 科学(10048)
- 融(9716)
- 金融(9593)
- 江(9574)
- 所(9317)
- 农(8738)
- 北京(8396)
- 研究所(8360)
- 商学(7997)
- 商学院(7908)
- 业大(7888)
- 基金
- 项目(45043)
- 科学(36490)
- 基金(35589)
- 研究(31830)
- 家(30537)
- 国家(30300)
- 科学基金(26990)
- 社会(23147)
- 社会科(21990)
- 社会科学(21985)
- 基金项目(18370)
- 自然(17232)
- 自然科(16917)
- 自然科学(16912)
- 自然科学基金(16635)
- 省(15844)
- 资助(15193)
- 教育(14022)
- 划(13702)
- 编号(11482)
- 部(10698)
- 国家社会(10413)
- 教育部(9685)
- 重点(9581)
- 人文(9415)
- 创(9037)
- 制(8985)
- 科研(8854)
- 成果(8752)
- 大学(8642)
共检索到9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斌 邱玉红 严余华 陈芍 李俊林 吴锦晖 董碧蓉 窦青瑜
目的:基于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政策,研究长期照护保险对老年人医疗花费的替代效应。方法:利用2014—2020年成都市某老年人医院病案首页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结果: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度失能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服务费用和药品费用,住院天数显著下降,而住院检查费用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医院护理服务形成了有效替代,从而减轻了老人费用负担以及医保基金支付压力。
关键词:
长期照护保险 医疗花费 替代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新军 郑超
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两部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排序模型等方法,在系统控制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促进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提高了老年人的及时就医概率;(2)医疗保险虽然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但是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尚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3)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阳义南
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失能老人增多对我国现有的以疾病治疗为核心的健康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CLHLS2011年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的照料护理支出显著提高了老人的健康自评、健康他评、生活满意度等,并且还降低了老人的小病发病率、患慢性病种类数以及两年内的患重病次数;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则显著降低了老人对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对降低老人患小病、重病和慢性病等也没有贡献。相比医疗支出,照护支出具有更优的健康产出效率,并且通过增进老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人主观健康评价等途径起到更积极的健康促进作用。最后建议我国应将更多的健康支出用于照料护理,建立基于家庭和社区的老人照护体系。
关键词:
医疗支出 照护支出 健康 老年 保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薇 虞幸然 粟芳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和医疗费用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能力减弱,财政压力逐年加重。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部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在制度实施初期采取依托医疗保险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若按这种筹资方式持续下去,未来会对医保基金的财政负担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包含替代效应的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模拟了2021—2050年各地区长护险基金和医保基金的运行。结果表明,在两项制度独立运行时,医保财政负担将显著增加;如果长护险完全依赖于医保基金,则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均提前6年。若长护险对医疗费用存在替代效应,当居家护理补助的替代因子为2.043,全国范围内推广长护险将不会对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在制度运行初期采取依托医保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并不会带来过重的财政负担,并且有助于扩大参保率,为长护险制度逐步独立运行提供保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于大川 吴玉锋 赵小仕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效应,并探讨该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医疗保险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消费水平,并改善其健康状况;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效应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对高龄、农村、低收入等弱势老年人群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制度的公平性仍有待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可能渠道包括医疗消费水平提高和健康/就医行为改变,但不包括医疗负担减轻。据此,深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强化福利性,提高公平性以及维护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权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诗杰 李宪 袁正
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是社会与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健康和医疗问题是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医疗保险是老年人应付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两期微观数据,估计了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经济条件、教育、健康、房产、嗜好等因素也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幸福感。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幸福感 城镇 老年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斐 李麦收
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双重挑战,探索健康与老年人劳动参与之间的公共医疗保险调节效应对于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15数据,使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阻碍了老年人劳动参与,慢性疾病相比健康冲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在老年健康与劳动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参加城居保能够正向调节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劳动参与,但对遭受健康冲击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新农合对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效应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显著。未来应逐步健全以提高老年人就业技能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加快落实弹性退休制度,优化均等化公共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健康 公共医疗保险 老年人劳动参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服务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剖析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利于医疗控费政策的精细化,并有助于推动医疗保障与长期护理保障的制度协同。因此,笔者基于CLHLS三期追踪数据,利用多水平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年度医疗总消费、门诊消费、门诊自付、住院消费及住院自付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效应分别为0.285 2、0.307 9、0.178 8、0.110 1和0.150 3;相较于基础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影响更显著且效应更高,其效应分别是0.309 3、0.372 1、0.168 8、0.131 1和0.137 0。以上结果在家庭经济状况、子女数及性别上表现出群体异质性。此外,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其显著降低了失能风险所造成的老年人医疗总消费增加,中介效应占比(RIT)达到了22.60%,而其对门诊消费的RIT达到了最高的40.70%。整体而言,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对门诊消费行为的综合中介效应更高,其累计中介效应也高于住院消费。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家林 傅虹桥
医疗保险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大病医疗保险对老年人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病保险使老年人月死亡率显著降低了0.22个百分点,相当于使得死亡人数下降15%左右。并且,这一效果在起付线较低的城市,在子女数少、未与配偶居住和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在大病保险可能影响死亡率的渠道中,我们发现大病保险能够改善参保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身体健康,并且增加医疗服务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中国医保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大病保险 死亡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温劭君 宋世斌
采用2005—200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医疗保险对我国农村老人健康需求的影响,发现医疗保险使老人的总医疗支出显著增加约19%,但没有显著延长其预期寿命,也未能显著降低他们的死亡风险。这意味着,医疗保险所诱发的我国农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很可能是无效的。为让我国农村老人"病有所医",政府应努力改善他们的医疗保障,并加强控制医疗服务价格的不合理增长。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农村老年人 健康需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医疗保险对中国城镇老年人健康,即死亡率的影响。利用最新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集——2002—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借助工具变量法,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来解决离散选择模型中二元内生解释变量的问题。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死亡概率。控制人口、社会经济、健康等个人特征,与无医疗保险的老人相比,享受医疗保险的老人三年间隔的死亡率降低了25.3%。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老年人的健康保护作用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地区差异。本文对于医疗保险的保护作用的定量研究,为当前不断推进的医疗保险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死亡率 极大似然估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红 刘亚平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与人口发展的趋势,而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2011年和2013年CHARLS面板数据,综合利用SRH和ADL衡量健康水平,重点分析了异质性医疗保险、自费医疗支出对我国城乡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城职保、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比拥有城居保和新农合医保的居民表现出更高的健康水平,自付医疗费用提高对健康水平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拥有城职保或新农合医保的居民,自付医疗费用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其健康状况。
关键词:
健康 异质性医疗保险 自费医疗支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丹贤 高晓路
从地理学视角来看,西方国家关于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研究经历了从非地理学者的早期探索,到多学科交叉领域,再到地理学研究分支领域的发展过程。论文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西方老年人长期照护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①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地理分布;②照护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可达性;③长期照护服务的利用状况与制约因素;④不同空间或场所的照护体验;⑤长期照护的政策讨论与应对,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提供借鉴,并对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地理学研究提出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