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7)
- 2023(7014)
- 2022(5796)
- 2021(5129)
- 2020(4171)
- 2019(9284)
- 2018(8733)
- 2017(15862)
- 2016(9069)
- 2015(9585)
- 2014(9148)
- 2013(8817)
- 2012(8034)
- 2011(7192)
- 2010(7071)
- 2009(6408)
- 2008(6143)
- 2007(5392)
- 2006(4676)
- 2005(3829)
- 学科
- 济(32428)
- 经济(32395)
- 管理(24005)
- 业(23526)
- 企(17573)
- 企业(17573)
- 方法(15316)
- 数学(13875)
- 数学方法(13761)
- 农(10933)
- 学(9486)
- 财(8615)
- 中国(8073)
- 贸(7789)
- 贸易(7789)
- 业经(7697)
- 易(7603)
- 农业(7556)
- 环境(6179)
- 技术(5778)
- 制(5420)
- 地方(5389)
- 务(5285)
- 财务(5284)
- 财务管理(5278)
- 企业财务(5022)
- 划(4862)
- 产业(4849)
- 土地(4831)
- 银(4545)
- 机构
- 大学(127478)
- 学院(127433)
- 济(49460)
- 经济(48604)
- 研究(46952)
- 管理(46809)
- 理学(41518)
- 理学院(41008)
- 管理学(40184)
- 管理学院(39993)
- 农(37030)
- 科学(33841)
- 中国(33149)
- 农业(30096)
- 业大(29398)
- 京(26961)
- 所(25712)
- 研究所(24232)
- 中心(20848)
- 农业大学(20611)
- 财(20198)
- 江(18414)
- 院(16922)
- 财经(16708)
- 省(16667)
- 北京(16100)
- 科学院(15984)
- 室(15731)
- 经(15418)
- 业(15379)
- 基金
- 项目(97772)
- 科学(75720)
- 基金(72218)
- 家(68498)
- 国家(67976)
- 研究(60802)
- 科学基金(56097)
- 自然(40079)
- 社会(39441)
- 基金项目(39188)
- 自然科(39180)
- 自然科学(39161)
- 自然科学基金(38521)
- 省(38296)
- 社会科(37499)
- 社会科学(37487)
- 划(33803)
- 资助(28120)
- 教育(27320)
- 重点(23038)
- 计划(22198)
- 编号(21682)
- 发(20826)
- 创(20743)
- 部(20728)
- 科技(20140)
- 科研(19728)
- 创新(19530)
- 业(18779)
- 农(17844)
共检索到174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绍敏 宝德俊 皇甫湘荣 张夫道 徐明岗 介晓磊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潮土土壤磷素积累与利用。方法采用14年28季长期肥料试验。结果不施磷肥土壤每年接收外源P2.4~3.1kg·ha-1,作物带走P16.7~21.6kg·ha-1,每年亏缺P14.3~18.5kg·ha-1;施磷肥处理除每年无机磷肥带进78kg·ha-1和107kg·ha-1(1.5MNPK)外,有机肥、秸秆、雨水及灌溉水和种子带进土壤P2.7~134kg·ha-1,其中9.2%~38.3%被小麦、玉米吸收利用,14年小麦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在4.4%~51%之间,高低顺序为:NPK>NP>SNPK>MNPK>1.5MNPK>PK;玉米在13.4...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潮土 磷素 利用 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张彦才 王丽英 翟凤芝 陈丽莉 史建硕 徐强胜 黄绍文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清华 何春梅 游燕玲 黄毅斌
【目的】氮是南方黏瘦型中低产田重要的限制因子。研究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团聚体中氮素累积及有机氮组成的影响,为合理培肥及土壤氮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黄泥田36年定位试验中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量稻秸还田(NPKS)4种处理耕层土壤,采用湿筛和Bremner有机氮分级方法,分析团聚体氮素累积与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分配的变化。【结果】施肥处理>2 mm团聚体全氮含量较CK显著增加12.7%—51.9%(P2 mm团聚体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24.7与20.0个百分点(P2 mm团聚体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10.1%—36.3%与20.7%—100.5%,并相应提高两组分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NPKM与NPKS处理增加尤为明显。对于>2 mm团聚体,施肥处理酸解铵态氮含量较CK显著增加17.2%—40.4%(P<0.05),以NPKM处理增加最为明显;酸解氨基酸态氮与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分别以NPKS与NPKM处理增加最为明显,分别较CK显著提高24.0%与52.1%(P2 mm与0.25—2 mm团聚体的非酸解性氮及酸解铵态氮与相应粒级团聚体中的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2 mm团聚体非酸解性氮的累积。配施牛粪对提高>2 mm团聚体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含量与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最为明显,配合稻秸还田则对提高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及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最为明显。冗余分析表明,水稻氮吸收量受>2 mm与0.25—2 mm团聚体非酸解性氮组分影响较大,NPKM和NPKS处理水稻氮吸收量受土壤有机氮组分影响高于NPK与CK处理。【结论】长期施肥增加了黄泥田耕层土壤>2 mm团聚体全氮含量及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有机无机肥配施尤为明显。>2 mm团聚体中非酸解性氮、酸解性氮及酸解铵态氮含量与该团聚体中碱解氮含量以及水稻氮吸收量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有效氮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筱滢 刘青丽 李志宏 张美娟 王鹏 黄纯杨 彭玉龙 张之矾 孟源 张云贵
【目的】本文探明了根区内不同施肥空间对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烤烟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1(对照)、T2(直径15 cm)、T3(直径20 cm)、T4(直径25 cm) 4个处理,烤烟品种为云烟87,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土壤有效磷含量T2、T3和T4处理在耕层5 cm处有效磷的含量低,随施肥距离增加到10~15 cm时而显著提高,而T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较均匀,不同的空间施肥处理的效果要高于对照处理,说明不同空间施肥明显改善了磷素养分的供应状态;烟株根部磷含量在烤烟成熟期,T4处理的空间施肥会显著提高烤烟根部的积累量,其他烤烟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空间施肥对烤烟根部磷积累无明显的影响;地上烤烟磷积累量,移栽后第13~17周,各处理磷积累量T4> T2> T1> T3,方差结果显示T4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说明T4处理的空间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总磷积累量。【结论】综合土壤有效磷积累量,地上、地下磷积累量可知,T4空间施肥是提高磷素积累的最适处理。
关键词:
空间施肥 烤烟 磷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生茂 李凤民 索东让 郭天文 汪建国 孙炳玲 金绍龄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漠土上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表明,连续20年不施用任何肥料,导致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严重衰退。2001年不施肥的小麦产量仅是试验开始时(1982年)的25.7%,2000年的玉米产量为1984年的28.2%。肥料是影响农田土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不同肥料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其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6.5%、27.3%、24.7%和2.9%。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不施任何肥料的对照产量持续降低,故氮肥的增产效果增加;磷肥增产效果比较平稳;钾肥在试验开始后最初6年(1982~1987年)无显著增产效应,中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1988~1992年),后期8年(1993~2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王新军 贾可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和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的影响及其各形态磷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2年微区筒肥料定位试验。【结果】磷用量150~600 mg.kg-1,白菜产量增加14.9%~21.5%;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白菜产量增加18.2%~25.9%;磷用量150、300、600 mg.kg-1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过量施用磷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占全磷的比重逐渐增加;随有机肥用量...
关键词:
磷肥 有机肥 产量效应 土壤磷积累 白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代欢 杜立宇 梁成华 刘学 刘丽
研究蔬菜保护地18个长期定位施肥处理的土壤钾素Q/I曲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供钾容量(-?K0即QK)、供钾强度(AReK即IK)和缓冲能力PBCK差异明显,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差异是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土壤CEC、速效钾、粘粒、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K0、AReK值越大,PBCK值越小.影响各处理Q/I曲线特性的主要原因各异,施有机肥的各处理主要因为CEC和速效钾含量高,从而-?K0和AReK值较高,PBCK值较低;施钾肥的各处理主要因为速效钾含量高,具有较高的-?K0和AReK值和较低的PBCK值;施高量氮肥的处理有较低的-?K0值和PBCK值和较高的AReK值...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蔬菜保护地 钾 Q/I曲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东风 邱孝煊 李卫华 王果
采用农户问卷调查、田间取样及实验室化验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州市郊11片蔬菜基地的蔬菜施肥现状及菜地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蔬菜生产上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化肥以俄罗斯进口复合肥最为普遍;每茬不同类型蔬菜的平均施肥水平(N、P2O5和K2O总养分)在493.6-1212.2 kg.hm-2之间,氮磷钾比例(平均1∶0.77∶0.75)不协调,磷肥施用量明显偏高;各轮作类型蔬菜平均施肥量(N、P2O5和K2O总养分)在2002.3-3455.2 kg.hm-2.a-1之间.(2)与林坡地自然土壤相比,菜地土壤的全磷(2.04 g.kg-1)、速效磷(182.9 mg.kg-1)、C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娟 李天来 曲慧 接晓辉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有效铁含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中有效铁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增加。不施有机肥组(即B组)3个N水平处理BN2、BN1、B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141.2mg·kg-1、67.3mg.kg-1和32.1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有机肥组(即A组)3个N水平处理AN2、AN1、A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79.7mg·kg-1、48.5mg·kg-1和27.6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但配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效铁含量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氮肥能够降低土壤p...
关键词:
定位施肥 菜田土壤 铁 全碳 全氮 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淋失 影响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南镇武 刘树堂 袁铭章 刘锦涛 辛励 陈晶培
为潮土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运移、积累特征及其与夏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始于1978年的莱阳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在2014,2015年夏玉米收获后,分别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并计算0~100 cm不同土层硝态氮、铵态氮积累量及夏玉米产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或化学氮肥均能提高土壤硝态氮或铵态氮含量及其积累量;在0~100 cm土层中各处理硝态氮的垂直迁移趋势不同,而铵态氮的垂直迁移趋势基本一致;与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可滞缓硝态氮向土壤深层淋溶,但两者对铵态氮向土壤深层迁移趋势的影响不明显;长期施用有机肥、氮肥对硝态氮、铵态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鹏宇 但浩 王昌全 杨娟 易云亮 徐强
为确定农田畜禽粪便的安全消纳量,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条件下,研究施用猪粪后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和Mehlich3–P)、水溶性磷(ca cl2–P)的累积特征,评估磷的淋失风险。结果表明: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在100%猪粪n处理后快速增加,增幅分别为21.87~90.58、53.25~262.82 Mg/kg,ca cl2–P含量在100%猪粪n水平后急剧增加,增幅为0.18~2.40Mg/kg;在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流失的临界值分别为50、125 M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李仁岗 廖文华 贾可 孟娜 崔哲
采用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白菜-辣椒轮作中磷肥对蔬菜产量和磷肥用量对蔬菜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积累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显著增加白菜和辣椒产量,磷肥用量56.25~225.00kg·ha-1,白菜和辣椒分别增产47.2%~70.3%和116.0%~221.3%;白菜磷肥用量高于225.00kg·ha-1、辣椒高于450.00kg·ha-1时,增施磷肥白菜和辣椒的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磷用量的增加白菜和辣椒植株的全磷含量显著增加,大量施用磷肥导致蔬菜对磷的奢侈吸收。0~20cm土层全磷及Olsen-P随磷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磷肥用量与Olsen-P呈直线正相关。在连续两茬磷肥用量高于450.00...
关键词:
磷肥 大白菜 辣椒 产量效应 土壤磷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龙 何俊龙 刘强 荣湘民 宋海星 官春云
为了探讨包膜复混肥的应用效果。采用多点试验,研究了包膜肥对油菜产量、养分积累以及土壤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含量,全量包膜复混肥能够极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平均产量可达2 501.00kg/hm2,增产率平均达到13.72%;可以显著提高油菜茎秆产量,对根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角果皮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包膜复混肥能够促进油菜养分在后期快速积累,主要表现在氮和钾的积累方面,磷的积累量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包膜复混肥养分释放在衡阳表现较好,湘潭次之,宁乡最差;氮肥效果在衡阳地区与油菜生长相协调,钾肥效果在湘潭地区得到体现,磷肥没有表现出缓控释肥的效果;土壤养分浓度与土壤温度是造成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