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8)
2023(8493)
2022(6979)
2021(6203)
2020(4990)
2019(10934)
2018(10325)
2017(19093)
2016(10683)
2015(11395)
2014(11018)
2013(10799)
2012(9897)
2011(8897)
2010(8665)
2009(7955)
2008(7665)
2007(6766)
2006(5878)
2005(5002)
作者
(33931)
(28927)
(28393)
(26702)
(17759)
(13892)
(12512)
(11344)
(10830)
(9953)
(9723)
(9556)
(9338)
(8874)
(8855)
(8835)
(8747)
(8520)
(8186)
(8144)
(7372)
(6889)
(6728)
(6512)
(6398)
(6270)
(6213)
(6151)
(5886)
(5827)
学科
(46680)
经济(46643)
管理(29060)
(28137)
(20440)
企业(20440)
方法(19504)
数学(17556)
数学方法(17447)
(13909)
地方(12871)
中国(10905)
(10357)
业经(10173)
农业(9732)
(9708)
贸易(9703)
(9426)
(9394)
环境(8556)
地方经济(7952)
技术(6783)
(6543)
(6468)
产业(5925)
(5802)
(5748)
(5662)
金融(5661)
(5512)
机构
学院(153393)
大学(152380)
(63629)
经济(62525)
管理(58260)
研究(56309)
理学(51524)
理学院(50875)
管理学(50000)
管理学院(49751)
中国(40374)
(38993)
科学(38764)
(32038)
农业(31524)
业大(31394)
(29857)
研究所(27968)
中心(25246)
(24582)
(22348)
农业大学(21259)
(20516)
财经(20467)
经济学(19629)
北京(19121)
(19111)
科学院(19062)
(18836)
师范(18776)
基金
项目(116402)
科学(91348)
基金(85912)
(79970)
国家(79357)
研究(76033)
科学基金(66220)
社会(50665)
社会科(48208)
社会科学(48197)
基金项目(46413)
(45864)
自然(45281)
自然科(44246)
自然科学(44227)
自然科学基金(43461)
(39702)
资助(33414)
教育(33282)
编号(27967)
重点(27166)
(26317)
(24896)
(24592)
计划(24536)
创新(23173)
科研(22860)
国家社会(22167)
科技(21923)
(21636)
期刊
(63692)
经济(63692)
研究(37352)
(34274)
学报(34086)
科学(29266)
中国(28424)
大学(24134)
农业(23767)
学学(23554)
管理(18814)
(17264)
(13567)
业经(11106)
技术(10998)
经济研究(10854)
业大(10301)
(10281)
金融(10281)
资源(10007)
教育(9982)
财经(9500)
(9288)
问题(8980)
农业大学(8888)
科技(8772)
(8267)
技术经济(7666)
商业(7479)
(6986)
共检索到211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兴位  闫辉  倪明  李技武  王炽  胡靖  胡万里  
为了解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洱海流域蔬菜地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连续10茬作物在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和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数据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洱海流域蔬菜地地力肥沃,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作物的产量仍然能达到优化施肥产量的40%以上;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实现作物持续稳产,同时提升土壤肥力,洱海流域蔬菜当前的习惯施肥量为579 kg/hm2,超过了作物吸收量,施肥量降低30%也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扩充土壤氮库、活化土壤磷素的作用,对提升蔬菜地的生产力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薇  裴久渤  李艾蒙  汪景宽  
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7年),研究31年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施用(单施化学氮肥为尿素135kgN·hm~(-2)·a~(-1)和尿素270kgN·hm~(-2)·a~(-1);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为尿素135kgN·hm~(-2)·a~(-1)+猪厩肥135kgN·hm~(-2)·a~(-1);单施有机肥为猪厩肥270kgN·hm~(-2)a~(-1))对棕壤肥力指标(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的影响,为指导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施用化学氮肥和有机肥均提高了玉米产量。单施化学氮肥比有机肥增产效果低,并且单独提高化学氮肥施用量不会促进产量的提升,而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增产最多;长期不施肥、单施化学氮肥,易造成酸化、板结,养分含量下降,不利于培肥土壤。(2)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缓解单施化学氮肥造成的不良性状,并且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肥力指标均衡增长,有利于培肥土壤。(3)主成分分析显示,单施化学氮肥对容重、碱解氮正相关调控以及对pH值的负相关调控较强,而有机肥的施用对除容重外的其他肥力指标的正相关调控较强,且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施增强了对产量的正相关调控作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王春隆  周璐瑶  吴玲玲  张钰婷  熊正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奕  张玺  李玉华  张仲国  陆真元  
对两组各种植21茬不同蔬菜作物连续施用含氯肥(氯化铵)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施入氯化铵,土壤pH较初始土壤pH降低0.42~0.45。施用含氯肥,0~20cm土层pH与氯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施用非含氯肥氯离子与pH无相关性。11年20茬蔬菜总计施入氯9702kg·ha-1,两组处理区0~60cm土层氯离子残留率分别为6.2%和7.2%。施入的氯76.6%和74.7%被淋洗到60cm土层以下。植株带走的氯分别占17.2%和18.1%。施用含氯肥处理土壤氯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非含氯肥料处理。表层土壤氯离子含量变幅较大,尤以返盐期表层氯离子含量变化最大。11年未施氯处理,绝大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年耀萍  王正明  夏体渊  年耀芬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滇池流域蔬菜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制定农田管理措施以减少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表现为0~20 cm>20~40 cm>40~60 cm。所有处理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余2个土层。综合分析,散叶生菜种植区有机碳储量最高的是T4(N2P2K2)处理,达到116.12 t/hm2。氮磷配比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趋势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盛  吴礼树  
氮钾肥料的施用既显著地提高蔬菜的产量 ,又对产品的品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受到蔬菜种类、肥料施用量、品种和施用方法等因素的制约。本文综述了施用氮钾肥料对蔬菜品质参数 ,如Vc、糖分、硝酸盐和氨基酸含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洪奎  胡博  高立祯  
采用5年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有机肥对辽宁北部棕壤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有机肥、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增有降,有机质含量持平或下降;增加有机肥数量可提高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秸秆还田数量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比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7.06%~13.77%、7.48%~7.99%和37.65%~45.35%;全量秸秆还田、全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近,半量秸秆还田和半量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量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24.45%和16.53%,半量秸秆还田和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成城  苏天明  秦芳  苏利荣  韦彩会  唐红琴  张野  李忠义  
【目的】探明复合肥和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菜心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肥(Ⅰ)、复合肥(Ⅱ)、75%复合肥+25%有机肥(Ⅲ)、50%复合肥+50%有机肥(Ⅳ)、25%复合肥+75%有机肥(Ⅴ)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栽培试验,测定菜心在不同施肥处理后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在生长前期,菜心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值均在25%复合肥+75%有机肥处理组表现为最佳。收获前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株高、叶长及叶宽有增加的趋势,而茎粗和叶片数则相反。50%复合肥+50%有机肥处理下的菜心产量、经济效益及纯收入均为最高。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结论】综合产量及效益,50%复合肥+50%有机肥为种植菜的最佳配施比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淑仪  周玉玺  周霞  
为探究现阶段中国蔬菜种植中的化肥施用情况,利用200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分析了蔬菜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相关性,构建个体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蔬菜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总体呈现基本平稳后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蔬菜种植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化肥减量潜力;在空间布局上,各省份蔬菜化肥施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特征。东南沿海省份的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总体高于内陆省份,华北地区省份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少量东南沿海省份表现为“低—低”集聚特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蔬菜规模化经营程度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对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业劳动力占比对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蔬菜规模化经营程度和非农业劳动力占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育林  郑圣先  聂军  鲁艳红  谢坚  杨曾平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氮(N)、磷(P)、钾(K)化肥和稻草(RS)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红壤水稻土肥力变化的趋势和水稻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红壤发育的水稻土(分类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定位试验田,对氮、磷和钾化肥及其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5个处理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氮、磷和钾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维持和提高红壤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水稻获得了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可矿化氮量均增加,速效磷和速效氮比试前土壤增加。长期施用氮、磷肥而不施钾肥的NP处理水稻产量、土壤氮、钾逐年降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海  张杨珠  王翠红  冯跃华  黄运湘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明显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尤以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为1:1时产量较高和硝酸盐含量较低,达到了高产优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作新  廖文华  刘建玲  郝小雨  
采用土柱培养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测试磷、土壤磷渗漏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后,土壤CaCl2-P、Olsen-P和土壤渗漏液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土壤各形态磷量随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各形态磷量也逐渐增大,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磷的最大吸磷量(Qm)和土壤磷吸持指数(PSI)逐渐减少,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逐渐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随着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斌  胡万里  刘宏斌  段宗颜  
本试验设计了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增施氮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对青笋各个时期的生长性状和产量都不利;常规施肥和增施氮肥处理的施氮量过剩,增施的氮肥并未显著提高青笋生长性状和产量,增施氮肥处理对青笋的苗期生长还有抑制作用;优化施肥处理因有机肥的施用量少,优化施肥的青笋采收期株高在4种处理中并未达到最优。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建议施肥量为: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肥与氮肥比例,有利于氮肥在土壤中的保留,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茆泽圣  
通过 14年 2 9茬稻 麦水旱轮作田间试验 ,研究长期连续定位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及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各形态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后土壤酸解有机氮总量比对照增加 10 %~ 34%。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类型 ,单施化肥处理酸解铵态氮增加最大 ,其它形态氮素变化较小 ;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后 ,酸解铵态氮明显下降 ,氨基糖态氮显著增加 ,氨基酸态氮含量也增加。从形态分布上看 ,土壤中以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占优势地位 ,铵态氮次之 ,氨基糖态氮最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氨基糖态氮占土壤总氮的比例超过酸解铵态氮 ,同时还使得土壤中非酸解氮的比重增加。土壤不同粒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连周   王琪   刘丹阳   钟锐   孟庆峰   张如月   刘阳   马献发   骆静梅   邢华铭   嵩博  
基于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有机肥长期改良试验,以未施用有机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改良年限(4,11,15,20 a)对土壤胶体组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良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散组胶体(G_0)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土壤钙结合的复合体(G_1)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铁铝氧化物结合的复合体(G_2)含量及(G_0+G_1+G_2)含量并无显著性变化;G_0、G_1和G_2组有机碳含量随改良年限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P<0.05),并分别在4,11 a处理中达到最大值。改良年限在11 a及以上处理的复合体对土壤固碳的总贡献率为35.51%~54.64%。相对于CK,施用有机肥处理的苏打盐碱土有机无机复合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良11 a及以上处理其增幅明显。综上所述,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了苏打盐碱土水分散组胶体向水稳性复合体转化,显著增加了复合体对土壤固碳的贡献率,也显著提升了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