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5)
2023(8760)
2022(7292)
2021(6608)
2020(5472)
2019(11985)
2018(11737)
2017(20903)
2016(12077)
2015(13114)
2014(13097)
2013(12445)
2012(11404)
2011(10217)
2010(10131)
2009(9392)
2008(9103)
2007(8246)
2006(7057)
2005(6147)
作者
(40035)
(33725)
(33336)
(31411)
(21051)
(16343)
(14717)
(13427)
(13006)
(11803)
(11735)
(11142)
(11019)
(10865)
(10537)
(10527)
(10182)
(10039)
(9754)
(9714)
(8723)
(8314)
(8185)
(7681)
(7665)
(7505)
(7447)
(7317)
(7088)
(6986)
学科
(39941)
经济(39886)
管理(32404)
(29812)
(23221)
企业(23221)
方法(16841)
数学(14574)
数学方法(14435)
(13579)
(12691)
中国(11759)
(11522)
(9908)
业经(9809)
(9527)
贸易(9522)
(9280)
农业(8989)
地方(7972)
(7962)
(7258)
环境(7199)
银行(7191)
技术(7155)
(6841)
理论(6796)
(6743)
金融(6735)
(6638)
机构
学院(169477)
大学(168291)
研究(65101)
(62100)
经济(60731)
管理(59107)
理学(51350)
理学院(50668)
管理学(49519)
管理学院(49248)
(48882)
科学(46700)
中国(46321)
农业(39554)
业大(37311)
(36716)
(36536)
研究所(34087)
中心(28479)
(27423)
(26260)
农业大学(25879)
(24553)
(23603)
北京(22431)
科学院(21839)
财经(21749)
技术(21697)
(21553)
(21452)
基金
项目(124299)
科学(94436)
基金(88560)
(84096)
国家(83421)
研究(79791)
科学基金(67448)
(50544)
社会(48773)
自然(47508)
基金项目(47198)
自然科(46419)
自然科学(46392)
社会科(46139)
社会科学(46125)
自然科学基金(45591)
(43684)
教育(35939)
资助(35077)
编号(29967)
重点(29375)
计划(28269)
(26740)
科技(26255)
(26075)
(25639)
科研(24840)
创新(24516)
(24032)
成果(23032)
期刊
(65311)
经济(65311)
学报(45353)
(44677)
研究(42493)
中国(36576)
科学(34699)
大学(31434)
农业(30621)
学学(30513)
(21205)
管理(20612)
(17193)
教育(16573)
业大(14393)
(12622)
金融(12622)
技术(12536)
农业大学(12405)
(11878)
业经(11723)
经济研究(11067)
财经(10360)
科技(10314)
林业(9210)
问题(8978)
(8946)
中国农业(8703)
资源(7997)
自然(7737)
共检索到246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林生  张宇亭  黄兴成  张跃强  赵亚南  石孝均  
【目的】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含氯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中氯离子含量和盐指数都较高,关于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未见报道。论文旨在明确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探明含氯化肥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机理,为含氯化肥的科学施用和土壤肥力的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展22年的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采集含氯处理(含氯化肥配合稻草还田,(NPK)Cl+S)与不含氯处理(NPK+S)、以及不施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PK)的土壤,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含氯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种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禹池  冯文强  秦鱼生  曾祥忠  周相玉  王昌全  涂仕华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配合不同施肥处理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提出该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最佳施肥方案和明确土壤培肥效果,2005-2011年,在成都平原灰色冲积水稻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还田配施不同用量氮磷钾肥连续免耕轮作种植水稻和小麦,研究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5~15和15~30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对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相同化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能显著增加水稻和小麦产量。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增施氮肥和钾肥都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产量,而磷肥只能增加小麦产量,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秸秆覆盖还田比单施化肥每季每公顷至少能节约6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增  韩晓日  杨劲峰  张昕欣  赖鸿雁  
采用微区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含氯化肥0~40cm土层的土壤24年累积氯残留率平均为5.86%,土壤中含氯量平均为77.55kg.hm-2,土壤pH值降低幅度为1.7%~16%,土壤有机质增加了1.1%~2.7%,全氮增加了1.1%~2.7%,全磷增加了2.1%~13.0%,全钾增加0.2%~2.5%,碱解氮增加30.5%~92.3%,速效磷增加了100%~203%,速效钾增加了23.6%~46.2%。施用含氯化肥对花生有增加产量的作用,增产幅度为37.60%~92.0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军  李勇  冉炜  张瑞福  沈标  沈其荣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找到合适的施肥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培育高产土壤微生物区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金坛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氮、磷、钾化肥(NPK),3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替代3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1),6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替代5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2),1 8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5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OI1),3 6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7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东海  田霄鸿  把余玲  李锦  王淑娟  刘廷  南雄雄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旨在为促进小麦-玉米连续轮作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关中地区,于2008-2010年采用2年4季的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比较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T-1)、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T-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直接还田(T-3)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储量、养分含量及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3种秸秆还田方式下耕层(0~2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CT)、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CL)、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伟  梁斌  杨学云  周建斌  
【目的】研究残留肥料氮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去向。【方法】采用15N标记田间微区试验法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下,施用的肥料氮在3种长期(19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不施肥土壤,No-F;施用氮、磷、钾化肥土壤,NPK;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连续3季作物收获后的去向。【结果】NPK和MNPK处理土壤3季作物对标记氮肥总利用率分别为57%和65%,均显著高于No-F处理土壤(28%)(P<0.05)。No-F、NPK和MNPK处理土壤随后两季(第二季和第三季)作物对第一季收获后残留氮肥的利用率分别为17%、15%和8%,其中No-F处理土壤第三季作物对残留肥料氮的利用率为7%,显著高于NPK(2%)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晓娟  徐明岗  李冬初  牛德奎  高菊生  沈浦  
【目的】探讨长期施用含硫和含氯化肥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为稻田土壤的合理施肥及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持续33年施用含硫和含氯化肥的定位试验历年土壤样品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测定,统计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长期施用SO42-、Cl-+SO42-和Cl-肥料的土壤pH均表现下降趋势,施用SO42-肥料的土壤pH随年份极显著下降,年均下降0.028个pH单位。各处理(SO42-、Cl-+SO42-和Cl-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Olsen-P含量都有增加趋势,SO42-、Cl-+SO42-和Cl-处理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分别为0.31、0.17、0.15 g.kg-1,全氮年均增加分别为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育林  郑圣先  聂军  鲁艳红  谢坚  杨曾平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氮(N)、磷(P)、钾(K)化肥和稻草(RS)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红壤水稻土肥力变化的趋势和水稻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红壤发育的水稻土(分类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定位试验田,对氮、磷和钾化肥及其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5个处理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氮、磷和钾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维持和提高红壤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水稻获得了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可矿化氮量均增加,速效磷和速效氮比试前土壤增加。长期施用氮、磷肥而不施钾肥的NP处理水稻产量、土壤氮、钾逐年降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保国  
1995至 1999年 ,经过 4年的田间定位测验 ,研究了麦稻轮作区不同施磷量和不同施磷季节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季节变化特点 .结果表明 :水稻季和小麦季施磷 ,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特点 .8季作物种植收获时土壤测定结果与试验前相比 ,不施磷处理Ca2 P ,Ca8 P ,Al P ,Fe P明显下降 ,施P2 O545kg/hm2 略有下降 ;施P2 O590kg/hm2 略有增加 ;施P2 O5135kg/hm2 增加幅度较大 ,在小麦季和水稻季施磷肥无显著差别 ,施P2 O545~90kg/hm2 就可以维持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平衡 .不施磷处理水稻季Ca2 P普遍比小麦季高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旭  计小江  李超英  吴春艳  杨生茂  刘玉学  吕豪豪  陈义  
【目的】研究水旱轮作系统中土壤自然供钾力、钾肥利用率和土壤钾素表观平衡,为农田钾素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和施氮磷钾肥(NPK)3个处理,利用20年稻麦水旱轮作定位试验数据,研究大麦和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籽粒和秸秆中含钾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在一年两熟和三熟制稻麦轮作系统中,20年不施肥(CK)的作物平均每年可生产籽粒8.24和9.22 t·hm-2,其相当于相应轮作体系平衡施肥(NPK)的75.6%和71.9%,因此施肥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贡献率分别为24.4%和28.1%,施钾肥对作物籽粒产量提高的贡献分别为11.8%和14.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少民  郝明德  柳燕兰  
为了明确长期施用磷肥对冬小麦产量、吸氮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21年的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测定了冬小麦每株有效小穗数、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和干物质量以及植株和土壤中的氮、磷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45~135 kg/hm2)能提高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并能显著提高每株有效小穗数、成穗数和冬小麦抽穗期后干物质累积量,继而显著提高产量,其中当磷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869.0kg/hm2,但磷肥施用量过大(达到180 kg/hm2)时,成穗数和抽穗期后干物质累积量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冬小麦的氮素累积动态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增施磷肥能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文辉   罗灏程   董二伟   王劲松   王媛   刘秋霞   黄晓磊   焦晓燕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化肥钾、秸秆还田、有机肥配施化肥钾结合秸秆还田及其深翻对玉米高粱轮作体系作物钾利用效率、土壤钾形态及非交换性钾释放的影响,为合理使用钾肥和提高钾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1—2022年在山西省晋中市进行长期定位试验,共设6个处理:不施肥(CK)、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秸秆还田结合有机肥(MS)、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结合秸秆还田(NPKMS)、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结合秸秆还田和深翻(NPKMSD),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籽粒产量、地上部钾吸收量、钾利用效率、土壤钾形态和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与NP和NPK比较,MS、NPKMS和NPKMSD提高籽粒产量6%—8%,地上部钾吸收量提高22%—43%。NPKMS和NPKMSD处理钾素农学利用效率仅为NPK和MS的50%;施肥改变了土壤剖面钾形态,2022年收获后与CK、NP和NPK处理相比,MS、NPKMS和NPKMSD处理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2.2—2.8倍,缓效钾提高了8%—10%;与NPKMS比较,NPKMSD提高了20—4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的速效钾与缓效钾含量能解释地上部钾吸收量的64.1%,0—20 cm土层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和20—4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株钾吸收的关键因子。用氯化钙浸提时NPK、MS、NPKMS和NPKMSD处理0—20 cm土层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分别是NP的1.04、1.77、1.99和1.81倍,柠檬酸浸提时则分别为1.05、1.41、1.85和1.63倍。与NPKMS处理比较,NPKMSD处理20—40 cm土层柠檬酸浸提的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提高17.8%,而氯化钙浸提对其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与施用相当量的化肥钾比较,秸秆还田和有机肥能明显活化土壤钾,提高土壤有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提高钾肥利用效率。化肥钾配施有机肥结合秸秆还田会造成作物钾奢侈吸收降低钾利用效率。深翻提高根层下土层速效钾含量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明显促进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长期秸秆还田结合适量有机肥能够替代化学钾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敏  沈明星  施林林  沈新平  戴其根  
【目的】解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异构性及其养分影响因素,为稻麦高产与杂草控制协同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太湖地区31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土壤为材料,采用镜检法对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肥加磷肥(NP)、氮肥加钾肥(NK)、磷肥加钾肥(PK)、氮磷钾3种肥料配施(NPK)6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表层土壤(0—15 cm)中杂草种子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计数,分析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Richness指数和Evenness指数,并进行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各个处理的鸭舌草、陌上菜、水苋菜、酸模叶蓼、牛毛毡、异型莎草的种子密度都较大,成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媛媛  马慧媛  黄亚丽  邢慧珍  徐炳雪  贾振华  郑立伟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方可   张世文   梁玉伟   王维瑞   张蕾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腐熟度有机肥对麦玉轮作系统土壤的影响及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堆肥过程与施肥过程相结合,通过2年连续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K-H,对照)。腐熟度70%有机肥(GI70)、腐熟度100%有机肥(GI100)共3个处理,测定堆肥完成后不同腐熟度有机肥的养分差异,对施用有机肥后麦玉两季轮作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小麦、玉米产量进行测定,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堆肥结束时,与有机肥GI70处理相比,有机肥GI100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水率显著高于前者(P<0.05),GI100有机质含量为GI70的2.90倍,GI100全氮含量为GI70处理的1.37倍,GI100全钾含量为GI70的1.77倍,GI100处理含水率为GI70处理的1.68倍,且有机肥GI00处理比有机肥GI70处理的清洁度更好。小麦第1季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均高于CK-H处理,玉米第1季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高于CK-H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第1季小麦、玉米收获期呈下降趋势;小麦、玉米第2季收获期类似,有机肥处理组均高于CK-H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低于CK-H处理。小麦-玉米轮作第1年,GI100、GI70处理小麦分别增产17.00%、9.90%,玉米分别增产11.97%、1.41%。小麦-玉米轮作第2年,小麦季GI100、GI70处理产量分别增产12.89%、9.59%,玉米季GI100、GI70处理产量分别增产19.44%、17.1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有机肥的肥力指标、技术指标、重金属含量对麦玉轮作系统土壤、作物产量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5(0.94)、0.13(0.40)、-0.32(-0.61)。【结论】施用较高腐熟度的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玉米产量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有机肥的肥力指标、技术指标、重金属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研究可为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