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1)
2023(7207)
2022(6066)
2021(5407)
2020(4484)
2019(9905)
2018(9441)
2017(17369)
2016(9766)
2015(10480)
2014(9988)
2013(9787)
2012(9182)
2011(8152)
2010(8024)
2009(7372)
2008(7233)
2007(6456)
2006(5646)
2005(4857)
作者
(33120)
(27714)
(27556)
(25763)
(17518)
(13612)
(12039)
(10954)
(10737)
(9747)
(9683)
(9236)
(9164)
(8949)
(8717)
(8637)
(8540)
(8291)
(8164)
(8032)
(7341)
(6883)
(6567)
(6403)
(6394)
(6190)
(6056)
(5966)
(5798)
(5744)
学科
(35393)
经济(35343)
管理(26938)
(25987)
(20122)
企业(20122)
方法(16499)
数学(14766)
数学方法(14627)
(11192)
(10469)
(10271)
中国(9333)
(8486)
贸易(8484)
(8284)
业经(8262)
农业(7741)
(6742)
(6211)
财务(6209)
财务管理(6196)
环境(6152)
技术(6112)
企业财务(5905)
地方(5819)
(5400)
银行(5348)
(5168)
金融(5167)
机构
大学(140792)
学院(138917)
研究(54474)
(54278)
经济(53263)
管理(49565)
理学(43648)
理学院(43070)
管理学(42059)
管理学院(41860)
(40864)
中国(38946)
科学(38832)
农业(33334)
业大(31383)
(30830)
(30593)
研究所(28557)
中心(23735)
(22944)
农业大学(21978)
(21094)
(19664)
(19602)
北京(18794)
财经(18574)
科学院(18344)
(18157)
(18035)
(17121)
基金
项目(103768)
科学(79810)
基金(76625)
(73185)
国家(72644)
研究(63320)
科学基金(59316)
自然(43097)
自然科(42133)
自然科学(42112)
自然科学基金(41415)
基金项目(40817)
社会(40392)
(40318)
社会科(38299)
社会科学(38286)
(35881)
资助(30950)
教育(28194)
重点(24462)
计划(24100)
(22144)
编号(22015)
(21907)
科技(21878)
(21795)
科研(21343)
创新(20536)
(20351)
(18715)
期刊
(54591)
经济(54591)
学报(37893)
(36345)
研究(35488)
科学(29738)
中国(27995)
大学(26696)
学学(25950)
农业(25258)
管理(17286)
(17251)
(14161)
业大(12313)
(10670)
金融(10670)
农业大学(10580)
经济研究(9756)
教育(9576)
(9527)
技术(9081)
财经(9062)
业经(8882)
科技(8110)
(7778)
林业(7622)
问题(7439)
中国农业(7349)
资源(6830)
自然(6761)
共检索到199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冀建华   吕真真   刘淑珍   侯红乾   刘益仁   刘秀梅   李絮花   蓝贤瑾  
【目的】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评估氮、磷、钾化肥配施对土壤酸化程度、交换性铝产生量和盐基离子损失量的影响,为维持土壤健康生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始于1984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磷钾肥配施(PK)、氮磷肥配施(NP)、氮钾肥配施(NK)和氮磷钾肥配施(NPK)5个处理,采集每个处理的0—10、1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交换性盐基离子累积量、酸碱缓冲容量和酸化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连续33年不同施肥处理的定向培育后,CK、PK、NP、NK和NPK处理0—20 cm土层pH较试验前分别下降0.82、0.91、1.13、0.8和1.19个pH单位,导致表层土壤明显酸化,酸化速率分别达到了1.10、1.22、1.46、1.13和1.58 kmol·hm-2·a-1。与CK处理相比,NP和NPK处理的0—40 cm土层显著酸化,土壤p H分别下降0.28—0.38和0.35—0.46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酸分别增加了35.5%—110.0%和30.4%—120.5%,特别是交换性铝分别增加56.2%—157.6%和73.7%—189.8%,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分别减少6.3%—14.9%和9.9%—13.2%,盐基饱和度降低2.9—14.9和2.6—15.4个百分点;NK处理的0—20 cm土层略有酸化,土壤交换性酸增加53.5%—55.0%,盐基饱和度降低6.0—7.1个百分点;PK处理的0—60 cm土壤酸化均不明显,土壤交换性酸增加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减少差异均不显著。【结论】长期施化肥对土壤酸化程度和盐基离子损失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NPK和NP长期处理加剧土壤酸化进程,且酸化深度到达40 cm,盐基离子损失量和交换性铝的产生量大幅增加,初步估算施用化肥导致土壤p H降低1个单位,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损失量约是土壤交换性酸增加量的一倍左右;长期磷钾配施、氮钾配施对土壤酸化的影响较小,盐基离子损失量和交换性铝增加量相对较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晓娟  徐明岗  李冬初  牛德奎  高菊生  沈浦  
【目的】探讨长期施用含硫和含氯化肥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为稻田土壤的合理施肥及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持续33年施用含硫和含氯化肥的定位试验历年土壤样品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测定,统计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长期施用SO42-、Cl-+SO42-和Cl-肥料的土壤pH均表现下降趋势,施用SO42-肥料的土壤pH随年份极显著下降,年均下降0.028个pH单位。各处理(SO42-、Cl-+SO42-和Cl-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Olsen-P含量都有增加趋势,SO42-、Cl-+SO42-和Cl-处理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分别为0.31、0.17、0.15 g.kg-1,全氮年均增加分别为1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臣  王旭东  倪幸  乐天天  曾诗媛  叶正钱  
设置3个菌渣(F)施用量(0,50%,100%)和3个化肥(C)施用量(0,50%,100%)共9个处理,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2010-2016年),研究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基本肥力要素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化肥,菌渣化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LOC1,LOC2,LOC3,指分别以33,167,333 mmol·L-1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碳)及其有效度,增幅分别为45.09%,41.77%53.55%和11.69%3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纪雄辉  郑圣先  刘强  鲁艳红  
利用渗漏池模拟长江中游地区2种主要稻田土壤,研究了施用等P2O5量的有机肥(猪粪)和化肥对表面水总磷动态及其降水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后,双季稻田表面水总磷均在施肥第1天就达到最高水平,然后迅速下降,而且晚稻的总磷浓度峰值显著高于早稻,有效磷含量高的河沙泥总磷峰值明显高于红黄泥.施用猪粪后,晚稻在第1天表面水总磷出现峰值,2种土壤分别较施化肥的提高了43.2%和66.9%,而且整个生长期总磷浓度均高于施用化肥的;早稻施肥后前3d表现较低的表面水总磷浓度,至7d后表面水总磷高于化肥处理的.双季稻种植制度下化肥和猪粪处理的磷素径流流失分别占施P量的0.86%和1.44%.早稻施肥后1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纪雄辉  郑圣先  鲁艳红  廖育林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洞庭湖区双季稻田施用尿素(CF)和控释氮肥(CRNF)的表层水pH、电导率(EC)、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变化动态及TN径流损失规律,寻找有效控制氮素流失的最佳施肥管理措施。方法在渗漏池中按河沙泥(ASP)和紫潮泥(PCP)土壤的剖面层次填装土壤,对天然降雨引起的稻田氮素径流损失进行模拟试验。结果稻田土壤施用尿素后,表层水TN、NH4+浓度分别在第1、3天达到高峰,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早稻表层水pH在施用尿素后15d内(晚稻3d)逐渐升高,EC表现与NH4+的变化同步。与施用尿素相比,施用CRNF能显著降低稻田表层水TN、NH4+浓度峰值,pH、...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增  韩晓日  杨劲峰  张昕欣  赖鸿雁  
采用微区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含氯化肥0~40cm土层的土壤24年累积氯残留率平均为5.86%,土壤中含氯量平均为77.55kg.hm-2,土壤pH值降低幅度为1.7%~16%,土壤有机质增加了1.1%~2.7%,全氮增加了1.1%~2.7%,全磷增加了2.1%~13.0%,全钾增加0.2%~2.5%,碱解氮增加30.5%~92.3%,速效磷增加了100%~203%,速效钾增加了23.6%~46.2%。施用含氯化肥对花生有增加产量的作用,增产幅度为37.60%~92.0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凡非  付雨  杨成  袁华冠  彭艳  刘涛泽  罗绪强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稻田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差异,揭示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土壤氮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氮素分级浸提分离法分析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和化肥施用后稻田土壤氮形态差异。【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OM)含量;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显著提高土壤总氮(TN)含量。施用不同肥料后土壤总氮含量为牛粪(1.90 g/kg)>鸡粪(1.27 g/kg)>猪粪(1.25 g/kg)>化肥(1.06 g/kg)>CK(0.93 g/kg),土壤可转化态氮(TF-N)含量为鸡粪(171.67 mg/kg)>化肥(117.12 mg/kg)>猪粪(98.20 mg/kg)>牛粪(95.30 mg/kg)。除鸡粪外,施用猪粪、牛粪和化肥土壤的铁锰氧化态氮(IMOF-N)、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占TF-N比例较高,分别为35.71%~40.23%和33.11%~44.10%。【结论】不同肥料的施用对土壤氮形态相互转化产生较大影响,施肥均可提高土壤离子交换态氮(IEF-N)含量;施用鸡粪可显著提高IEF-N含量,土壤中TF-N含量升高,IMOF-N、OSF-N含量降低;施用牛粪与猪粪可降低TF-N、IMOF-N和OSF-N含量;施用化肥可提高土壤IEF-N含量,降低OSF-N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育林  郑圣先  聂军  鲁艳红  谢坚  杨曾平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氮(N)、磷(P)、钾(K)化肥和稻草(RS)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红壤水稻土肥力变化的趋势和水稻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红壤发育的水稻土(分类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定位试验田,对氮、磷和钾化肥及其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5个处理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氮、磷和钾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维持和提高红壤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水稻获得了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可矿化氮量均增加,速效磷和速效氮比试前土壤增加。长期施用氮、磷肥而不施钾肥的NP处理水稻产量、土壤氮、钾逐年降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林生  张宇亭  黄兴成  张跃强  赵亚南  石孝均  
【目的】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含氯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中氯离子含量和盐指数都较高,关于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未见报道。论文旨在明确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探明含氯化肥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机理,为含氯化肥的科学施用和土壤肥力的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展22年的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采集含氯处理(含氯化肥配合稻草还田,(NPK)Cl+S)与不含氯处理(NPK+S)、以及不施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PK)的土壤,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含氯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种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军  郑圣先  杨曾平  廖育林  谢坚  
【目的】研究化肥与猪粪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对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发育红壤性水稻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肥力定位试验,对化学氮、磷和钾肥料及其与猪粪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7个处理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猪粪、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提高孔隙度,猪粪和稻草的效果基本相似。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猪粪和稻草显著地促进了5—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猪粪和稻草与化肥配施处理耕层土壤持水量也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结论】猪粪和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提高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新卫  张杨珠  高菊生  高鹏  彭福元  
为了探明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红壤稻田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目标下的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始于198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了有机肥(M)、化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化肥氮磷钾(NPK)、化肥氮钾配施有机肥(NKM)、化肥氮磷配施有机肥(NPM)、化肥磷钾配施有机肥(PKM)、不施肥(NF)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籽粒产量构成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增强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提升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进一步比较稻米品质指标发现,施肥可不同程度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使胶稠度变长。其中,以NPKM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及酶活提升效果相对较好,导致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加工、外观、食味和营养品质亦相对更优。由此可见,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平衡配施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而且可协同提升籽粒产量与稻米品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英湘  陈安磊  黄威  王卫  谢小立  
利用红壤稻田施肥定位试验,研究了水稻关键生育期及经休闲期后土壤固定态铵(FA)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田土壤FA含量范围为128.6 mg/kg-235.1 mg/kg,占土壤全氮的比值为5.8%-10.5%。水稻生育期是土壤FA的积累阶段,各施肥处理土壤FA提高幅度为12.7%-49.0%,其中长期不施钾肥的处理(N、NP)土壤FA含量升高幅度显著高于施钾肥或者钾肥配施有机肥的处理(pNP>NPK>NPKC>JS。休闲期土壤FA含量出现明显降低现象,平均降低幅度为18.8%,其中长期不施钾肥土壤FA降低幅度显著高于长期施用钾肥及有机肥的土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泽友  郭朝晖  周作明  张杨珠  
为合理施用化肥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于 1 999年调查了湖南省 1 0个县 (市 )高产稻区水稻产量和施肥情况 ,采集几种典型高产稻田 (红黄泥田、潮沙泥田和紫泥田 )耕层土样、田面水样以及受田面水影响的附近田外水样 ,分析了土样碱解氮和有效磷以及水样中的氮和磷的含量 .结果表明 :目前湖南稻田施肥以施用单质化肥为主 ,复合肥施用比例过小 .化肥施用相对较多的地区氮、磷地表流失明显 ,田面水与田外水之间氮、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0 2和 0 .80 6 ,均达极显著水平 ;氮肥施用量与田面水中氮含量之间相关系数为 0 .799,亦达极显著水平 .参照水体富营养化氮、磷质量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兴  谢坚  廖育林  杨曾平  鲁艳红  徐文仕  涂赛军  聂军  曹卫东  
通过连续4年定位大田试验,研究基于紫云英利用下的不同化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稻谷经济效益、氮素累积量以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紫云英利用(22 500 kg/hm2)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以提高水稻两季总产量,其中减少20%和40%化肥施用量处理比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分别增产2.37%和3.34%,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0∶7∶3处理的增产效果次之;②紫云英利用后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增加水稻产值,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的处理能增加水稻年平均产值3.0%,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0∶7∶3的处理增加年平均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长明  高菊生  王伯仁  申华平  
在湖南祁阳的红壤稻田进行了 2 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结果表明 ,多年连续施用含氯和含硫肥料尤其是含硫肥料会造成土壤酸化。Cl-易随水流失 ,长期连续施用不会在土壤中大量残留 ;而长期施用含硫肥料 ,SO2 -4在表土层和底土层中有明显的累积 ,累积的SO2 -4因改变了土壤的化学性质而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