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8)
2023(2803)
2022(2325)
2021(2193)
2020(1965)
2019(4448)
2018(4256)
2017(8651)
2016(4663)
2015(5242)
2014(5182)
2013(5049)
2012(4780)
2011(4257)
2010(4470)
2009(4260)
2008(4176)
2007(3577)
2006(3024)
2005(2899)
作者
(11876)
(9820)
(9589)
(9221)
(6387)
(4659)
(4591)
(3854)
(3816)
(3421)
(3341)
(3246)
(3153)
(3129)
(3018)
(2952)
(2912)
(2906)
(2790)
(2729)
(2469)
(2315)
(2291)
(2255)
(2208)
(2195)
(2164)
(2096)
(1941)
(1879)
学科
(17118)
经济(17086)
(15430)
管理(11779)
(10946)
企业(10946)
(10729)
保险(10638)
方法(9476)
数学(8352)
数学方法(8303)
(7208)
金融(7208)
中国(7146)
(7042)
银行(7041)
(6983)
(6684)
(5568)
(5547)
贸易(5545)
(5483)
(4774)
财务(4774)
财务管理(4758)
企业财务(4559)
各种(4373)
类型(4307)
种类(4303)
各种类型(4300)
机构
大学(63362)
学院(61982)
(30019)
经济(29503)
管理(24689)
中国(21362)
理学(20286)
研究(20220)
理学院(20134)
管理学(19917)
管理学院(19801)
(17847)
财经(13692)
(12874)
(12649)
财经大学(10656)
(10307)
金融(10177)
经济学(10105)
中心(10029)
(9504)
经济学院(9297)
科学(9051)
北京(8585)
(8572)
研究所(8328)
(7929)
银行(7497)
商学(7413)
商学院(7352)
基金
项目(37633)
科学(30139)
基金(29243)
研究(28817)
(24516)
国家(24325)
科学基金(21347)
社会(19622)
社会科(18667)
社会科学(18662)
基金项目(14776)
资助(13179)
自然(13067)
教育(12935)
自然科(12790)
自然科学(12783)
自然科学基金(12572)
(12488)
(11138)
编号(11017)
(9555)
成果(9522)
教育部(8736)
国家社会(8581)
(8465)
人文(8373)
重点(8339)
(8068)
大学(7734)
中国(7698)
期刊
(30171)
经济(30171)
研究(24299)
(15276)
金融(15276)
(13351)
中国(11375)
管理(8344)
国际(7253)
财经(6882)
学报(6429)
科学(6183)
(6166)
(5912)
(5714)
大学(5640)
学学(5364)
经济研究(5209)
世界(4675)
保险(4293)
(4293)
农业(4090)
问题(4045)
理论(3854)
技术(3824)
教育(3740)
实践(3481)
财会(3481)
(3481)
会计(3421)
共检索到101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洁  牟琳虹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失能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长期护理需求不断增加。长期护理服务的提供及其融资机制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明确未来的发展思路,对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佳林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和日常护理需要,成为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老龄人口看护问题的长期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体、以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为辅助的老年看护保障模式。本文对比研究美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四个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主要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要深刻理解长期护理保险对化解我国老龄化社会风险的重要作用,以法定形式从顶层设计上规范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中的微观引导和宏观指导作用,构建具有多重激励效应的长期护理保险运营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鸿杰  胡汉辉  丁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的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本文主要介绍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交劳务法,并着重介绍了其原理以及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局部多项式法。在对主要指标估计后,通过计算就得出各年龄段所要提供的劳务量。最后对这种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洁  
自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开展试点以来,该险种在缓解失能家庭经济压力、解放失能家庭劳动力、盘活照护服务资源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失能人员和家属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填补了我国社保制度的一项空白。同时,实践中存在着制度模式不统一、筹资机制过于依赖医疗保险基金、各地保障范围差异大、评估标准不统一,以及护理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独立的新型社会保险要求,建立社会、个人、政府三方责任共担,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医养结合、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敏敏  段娜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现象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为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试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德国自1994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已有26年,其成熟的筹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本文从参保对象、受益对象、筹资责任、筹资渠道、筹资水平、筹资模式及护理服务的费用结构七个方面介绍德国长护险筹资机制;并在与德国的比较中,阐述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借鉴德国经验,完善我国长护险筹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尹海燕  
中国公共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已全面开展。作为一项新险种,筹资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的稳定性。当前中国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尚未定型,探索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是中国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首先全面总结了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典型国家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运行经验。其次,从筹资对象、筹资渠道、筹资标准、筹资责任分担等维度全面评析中国首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最后,基于镜鉴和适应的原则,尝试探寻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的"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东雅  
老龄化社会与长期护理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几千年来建立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之上的家庭养老制度的平衡状态正逐步解体。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16.1%,失能半失能人数超过4000万人,需要长期照护。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重将超过30%,失能和半失能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尹海燕  张晓囡  
当前中国首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已全面展开。梳理和比较首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保障范围、资金筹集、护理服务形式、待遇支付水平、失能评定标准等核心内容,发现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尚存在保障范围过窄、资金筹集主体单一、待遇支付水平较低、失能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而,在首批试点城市政策的基础上,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现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并通过提升立法层次和建立护理服务人才保障机制对后期政策全面推行予以保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王佳宇  
如何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以应对我国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难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包含5个状态的健康状态界定体系,并利用CHARLS调查数据,在健康状态符合时间齐性Markov过程的假设下,通过建立有序logit健康状态转移模型,对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与配偶同居、初始健康状态等因素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转移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Markov模型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趸交精算费率进行了分类计算。测算得到的转移概率矩阵和长期护理保险精算费率能够为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提供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试点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也借鉴了医疗保险的发展经验,引入了商业保险公司的力量伴随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生活保障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增加。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从世纪初的不到7%快速上升到2018年的12%,离国际公认的老龄社会标准,即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可谓近在咫尺。面对这样一种难以逆转的社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震宇  
如何缓解家庭照料压力、弥补老年照护人力资源短缺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3、2015、2018年数据,并与相应年份地区统计年鉴数据匹配形成四期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照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护理保险显著挤出了家庭提供的老年照料时间,使试点地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的日均照料时间下降44.8%,显著缓解了家庭照料服务的压力。(2)从动态效应看,长护险的政策效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随时间变化呈增强趋势。(3)长护险对缓解重度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料压力更为显著,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强于农村地区。(4)长护险对家庭照料时间的挤出并没有伴随着家庭转移支付的显著下降,但减少了子女提供的陪伴和情感联络。(5)长护险对家庭照料时间的挤出并没有以损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代价,且降低了其医疗服务的利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老年人的健康。文章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缓解家庭照料压力的基础上,应重视对家庭照料功能的支持,促进子女对老年父母的陪伴和情感联络。随着长护险制度不断扩面,着重推动农村地区失能老人对专业化护理服务的利用有利于缓解农村家庭照料压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易俊岭  
长期护理保险又称长期看护健康保险、长期护理健康保险或老年看护健康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安养院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璐  时晓爽  
文章使用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Markov模型测算健康状态转移概率,以17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现行政策为基础,预测2021~2030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需求规模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队列效应显著影响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较晚出生的人口队列具有明显的健康优势和生存优势。(2)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失能人数将是2021年的1.60倍,其中轻度失能的老年人规模最大,重度失能的老年人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6.50%。65岁及以上人口中,失能人数增幅最大的为75~79岁组,年均增长6.93%。2030年失能人群中女性将达到4 098.90万人,是男性的1.21倍。(3)按照低方案,2030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需求规模为1 891.90亿元,约为2021年的2.14倍。高方案下的基金需求规模为低方案的5.66倍。2021~2030年3种方案下的基金需求规模年均增长率为8.68%。测算结果表明,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将日益加重。因此文章建议,试点政策的逐步推进要与筹资渠道、筹资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将护理服务端口前移,从被动护理转向主动预防,在实现节约基金支出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芳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周芳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个新的保险险种。该险种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众所周知,当前美国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加上其他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使得几乎40%的美国老人要在医院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