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4)
- 2023(15160)
- 2022(12596)
- 2021(11920)
- 2020(9794)
- 2019(22169)
- 2018(21674)
- 2017(42427)
- 2016(22437)
- 2015(24804)
- 2014(24486)
- 2013(24036)
- 2012(21786)
- 2011(19478)
- 2010(19630)
- 2009(18001)
- 2008(17612)
- 2007(15725)
- 2006(13725)
- 2005(11897)
- 学科
- 济(93531)
- 经济(93433)
- 业(73400)
- 管理(64382)
- 农(51299)
- 企(49359)
- 企业(49359)
- 方法(39884)
- 数学(35575)
- 数学方法(35131)
- 农业(34033)
- 中国(27490)
- 业经(25856)
- 财(24084)
- 制(20375)
- 地方(19248)
- 贸(18007)
- 贸易(18000)
- 易(17613)
- 策(17402)
- 银(16366)
- 银行(16348)
- 行(15583)
- 融(14413)
- 金融(14412)
- 发(14384)
- 技术(14291)
- 务(14202)
- 财务(14159)
- 财务管理(14128)
- 机构
- 学院(312820)
- 大学(306331)
- 济(135742)
- 经济(133096)
- 管理(128144)
- 理学(110706)
- 理学院(109708)
- 管理学(108062)
- 管理学院(107463)
- 研究(99430)
- 中国(81512)
- 财(62975)
- 农(62254)
- 京(61715)
- 科学(57113)
- 财经(49797)
- 中心(49200)
- 所(47620)
- 业大(47502)
- 农业(47333)
- 江(46757)
- 经(45665)
- 研究所(42877)
- 经济学(41241)
- 范(38297)
- 师范(38012)
- 北京(37863)
- 经济学院(37507)
- 财经大学(36956)
- 州(36793)
- 基金
- 项目(214150)
- 科学(171233)
- 研究(160984)
- 基金(157917)
- 家(135822)
- 国家(134613)
- 科学基金(117946)
- 社会(105779)
- 社会科(100185)
- 社会科学(100159)
- 省(83523)
- 基金项目(83395)
- 自然(74215)
- 自然科(72449)
- 自然科学(72427)
- 教育(72347)
- 自然科学基金(71131)
- 划(68952)
- 编号(66084)
- 资助(63574)
- 成果(51897)
- 部(48509)
- 重点(47254)
- 发(47131)
- 创(44936)
- 国家社会(44602)
- 课题(43751)
- 人文(42085)
- 教育部(42022)
- 创新(41930)
- 期刊
- 济(149155)
- 经济(149155)
- 研究(90910)
- 农(64844)
- 中国(61097)
- 财(46434)
- 农业(44039)
- 管理(43360)
- 科学(42522)
- 学报(42160)
- 融(36858)
- 金融(36858)
- 大学(33963)
- 学学(32469)
- 业经(30660)
- 技术(26936)
- 教育(26635)
- 财经(23478)
- 经济研究(21680)
- 业(20839)
- 问题(20834)
- 经(20168)
- 农村(15662)
- 村(15662)
- 资源(15447)
- 版(15436)
- 技术经济(15287)
- 农业经济(15285)
- 世界(15155)
- 理论(14645)
共检索到461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明忠 林玉婵 柯杰升
农村人口生育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赡老压力是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代际资源竞争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四期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对农村子代生育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对农村人口存在生育促进效应,能促进农村子代的生育行为;第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的农村人口生育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对将互联网视为重要信息渠道、主要从事农业和收入低于中位数的农村子代的生育行为影响更大;第三,代际向上照料支持减少和赡老经济负担降低是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促进农村子代生育行为的重要机制。因此,优化包容性生育政策,须考虑家庭赡老压力;科学总结农村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实施经验并扩大实施范围,以充分释放农村家庭可用于抚育子女的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妥善处理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二者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辉 胡振虎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转移虽然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客观上也引发农业生产活力下降、资源环境恶化及农业生产主体弱化,这在恶化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危及农业发展支撑力,继而造成农业品种竞争力、品质竞争力与价格竞争力下降,并导致库存高企、财力吃紧、农户受损、产业遇挫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必将继续强化,亟待积极调整惠农政策。据此,在惠农政策目标同时瞄准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政策功能定位应着眼巩固农村人力资本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
关键词:
农村人口转移 农业国际竞争力 惠农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预测 人口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预测 人口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轻化,人口发展较为稳定。可以说,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预测 人口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荆涛 邢慧霞 王文卿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缓解家庭照料压力,保障受护理者家人能正常参与就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减的背景下,探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完善,也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建设。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44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首次量化评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此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东部和西部试点的劳动就业提升效果明显高于中部试点,大规模人口试点其劳动就业提升效果几乎是中等规模试点的两倍多。对其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不仅可以显著提升个体工作意愿、降低提前退休的概率,还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健康水平,从而增加劳动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立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甫宁 王亚楠 刘亚洲
已有研究运用全国生育率统计数据,验证了利用初育年龄能够对终身生育率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文章应用2010年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和四川五省以及2013年吉林省的农村人口整村抽样调查数据,对初育年龄和终身生育数量的显著负向相关关系进行了再次验证,并通过对微观个体生育行为的分析,发现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他因素对二者同时产生的反向影响,并从队列视角讨论了农村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初次生育前有过外出非农就业经历的,初育年龄越大,同时终身生育数量越少;其配偶的上述个人特征对于生育时机和数量的影响则表现出与前者相异的作用。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盖尔·约翰逊 张军
本文有两个中心用意,第一,旨在说明制度与政策对家庭生育的重要影响,以及制度与政策的适当结合,可迅速降低人口出生率;第二,旨在推荐一组能够维持低出生率的制度与政策,这组制度与政策能够明显克服产生高出生率的现行政策的缺陷。 为此,我们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个理论框架,以便对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因素和抚养孩子的能力有所了解。然后,我们把过去四十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变化,与其他几个把制度与政策结合使用,不实行计划生育,同时成功地降低了人口出生率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最后,对影响发展中国家家庭生育决策的大量因素进行总结,对中国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和这一政策对农村人口出生率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讨论,并针对中国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王文彬
农村小康谁来建?无论是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还是农村空心化,究其根本皆源于农村人口空心化,即农村生产建设主体和乡村治理主体的缺失与弱化。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力资本的空心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多年持续外流是其直接原因,而其根本成因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前期投资的不足和当期的严重流失。在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既是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适宜路径,也是推进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代燕
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农村老年人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农村家庭的子女外出流动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不是特别明显,这与现实生活不太吻合,深究其因在于很多老年人不愿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情向外人表达;相比而言,子女外出流动对女性老年人的心理影响比较明显,这与女性老年人比较善于感情的流露和表达有关。总体上,子女外出务工经商一方面可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改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和生活照料任务。从代际的经济互动来看,子女外出流动行为对是否给其父母钱以及给钱的数量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反过来父母给子女的经济支持却不会受到子女外出状况的影响,这反映了代际经济互动具有...
关键词:
外出流动 代际互动 农村 老年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本文以伊斯特林生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农村人口生育率转变的特点,探讨了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更要注重非政策因素对生育率转变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例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原平
当前,我国农村的人口控制还主要依赖的是各种形式的外力强制干预,如国家政策、法令规定、行政管理、社会政洽经济措施等等。这些外在的强制性的人口约束机制在人口生育变动的新的阶段已不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控制功能,有时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钰 冯均科
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竞争程度的视角,研究公共政策审计对公平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政策审计提高了发现问题地区企业的竞争程度。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共政策审计有助于降低政府不当干预,营造竞争公平的市场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竞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政策审计对企业竞争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竞争能力较弱企业中更显著;公共政策审计对区域限制类问题的揭示能够提高该地区企业的竞争程度;审计介入次数越多、问题描述越详细、问题影响范围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发现问题地区企业的竞争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