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1)
2023(7238)
2022(5979)
2021(5410)
2020(4651)
2019(10018)
2018(9570)
2017(18071)
2016(9649)
2015(10253)
2014(9863)
2013(9354)
2012(8487)
2011(7496)
2010(7410)
2009(6897)
2008(6770)
2007(5867)
2006(4963)
2005(4301)
作者
(28877)
(24087)
(24013)
(22347)
(15313)
(11764)
(10812)
(9439)
(9213)
(8218)
(8204)
(7983)
(7607)
(7488)
(7454)
(7359)
(7237)
(7199)
(6827)
(6823)
(6107)
(5926)
(5551)
(5464)
(5440)
(5344)
(5179)
(5163)
(4751)
(4704)
学科
(34413)
经济(34354)
(30857)
管理(26556)
(22622)
企业(22622)
方法(17268)
数学(15749)
数学方法(15654)
中国(11899)
(10894)
(10818)
保险(10727)
(10382)
(8898)
贸易(8896)
(8788)
银行(8754)
(8731)
(8229)
(8134)
(7747)
金融(7747)
业经(7573)
(7044)
财务(7042)
财务管理(7026)
农业(6907)
(6765)
企业财务(6696)
机构
大学(134707)
学院(132831)
(56308)
经济(55395)
管理(53132)
理学(46359)
理学院(45872)
管理学(45089)
管理学院(44873)
研究(44599)
中国(37076)
(28677)
科学(28272)
(27242)
(26945)
业大(23851)
农业(23018)
(22618)
财经(21920)
中心(21159)
研究所(21005)
(20214)
(18281)
经济学(17801)
北京(16839)
财经大学(16749)
经济学院(16391)
(15749)
农业大学(15581)
商学(15002)
基金
项目(96798)
科学(76231)
基金(73477)
(67722)
国家(66731)
研究(63821)
科学基金(56289)
社会(43620)
社会科(41365)
社会科学(41350)
基金项目(39393)
自然(38334)
自然科(37495)
自然科学(37477)
自然科学基金(36879)
(36400)
(31566)
资助(29163)
教育(28051)
编号(22951)
重点(21719)
(21257)
(20596)
(19539)
科研(19536)
创新(19334)
计划(19324)
国家社会(19038)
(18377)
教育部(18074)
期刊
(53942)
经济(53942)
研究(37721)
学报(27067)
(24867)
科学(23222)
中国(23208)
(19865)
大学(19856)
学学(19361)
管理(17317)
(17096)
金融(17096)
农业(16469)
财经(10460)
经济研究(9691)
(9366)
(8745)
业经(8612)
技术(7933)
(7720)
业大(7568)
问题(7173)
科技(6959)
农业大学(6534)
(6328)
教育(6280)
商业(6181)
国际(6138)
理论(6054)
共检索到187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震宇  
如何缓解家庭照料压力、弥补老年照护人力资源短缺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3、2015、2018年数据,并与相应年份地区统计年鉴数据匹配形成四期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照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护理保险显著挤出了家庭提供的老年照料时间,使试点地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的日均照料时间下降44.8%,显著缓解了家庭照料服务的压力。(2)从动态效应看,长护险的政策效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随时间变化呈增强趋势。(3)长护险对缓解重度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料压力更为显著,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强于农村地区。(4)长护险对家庭照料时间的挤出并没有伴随着家庭转移支付的显著下降,但减少了子女提供的陪伴和情感联络。(5)长护险对家庭照料时间的挤出并没有以损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代价,且降低了其医疗服务的利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老年人的健康。文章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缓解家庭照料压力的基础上,应重视对家庭照料功能的支持,促进子女对老年父母的陪伴和情感联络。随着长护险制度不断扩面,着重推动农村地区失能老人对专业化护理服务的利用有利于缓解农村家庭照料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天宇   唐雪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主要渠道是预期效应,而不是收入效应或支出效应。这意味着大多数中老年家庭在没有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的情况下,就已经产生了足以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的预期效应,说明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低成本的促消费政策。要更大程度上发挥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鼓励居民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以全方位发挥收入效应、支出效应和预期效应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刺激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艾静怡   彭希哲  
老龄化程度加深对劳动力数量与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带来挑战,而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有助于缓解上述挑战。本文基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经验,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考察长护险对失能人群家庭成员劳动供给的外溢性影响。结果发现,长护险会使失能老人子代的劳动参与率显著提升7.9个百分点,同住比例显著下降7.1个百分点,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子代女性中,而对失能老人配偶的劳动参与率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失能老人子代更易受替代效应影响,而失能老人配偶更易受收入效应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长护险改善了失能老人配偶在闲暇和健康方面的福利;还从多个方面增强了代际之间联系,弥补了同住比例下降带来的陪伴缺失。本文为全面评估长护险的总体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煜正   杨再贵   王乃琦  
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代际资源分配效应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数据库(CLIP)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和事件研究法检验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代际转移支付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带来了家庭代际向下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家庭代际向上转移支付没有明显变化;长期护理保险通过改善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从而增加家庭代际向下转移支付,且家庭代际向下转移支付是由失能老人的利他动机驱动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使参保家庭的经济资源增长。上述结果揭示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及优化家庭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晓宁  陈秉正  祝伟  
本文首次运用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的纵向数据,对不同保障期限的长期护理保险进行了定价研究。对45~84岁间各年龄人群的健康状态转移强度进行了估计,计算了不同健康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并基于该计算结果,分别给出两种失能定义情形下初始状态为健康和初始状态为失能的人群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价。本文给出的定价模型及得出的长期护理保险的价格,不仅可以为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定价参考,也能为发展中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价提供借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  
社会养老欠发展使我国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当前家庭照料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照料意愿可能会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照料的质与量。基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料者的配对样本数据,文章分析了家庭照料者的照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大多数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较强。(2)照料负担维度、责任与情感维度、主要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关系维度、社会支持维度中的诸多变量均影响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3)进一步的基于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揭示了孝道认同、是否出于爱的照料、关系质量(照料者角度)、关系质量(老年人角度)四个变量既直接影响照料意愿,也通过影响主观照料负担进而间接影响照料意愿。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应该发展社会养老以减轻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家庭关系与提倡传统孝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单德朋  常益唯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鸿杰  胡汉辉  丁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的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本文主要介绍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交劳务法,并着重介绍了其原理以及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局部多项式法。在对主要指标估计后,通过计算就得出各年龄段所要提供的劳务量。最后对这种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燕华  李金昌  刘波  
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控制内生性的条件下研究中国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选择和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降低女性从事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而提高其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并且老年照料的强度越高(每周照料时间超过10小时),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倾向越大。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对女性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据此,文章认为,当女性要承担家庭照料责任时,非正规就业为她们提供了兼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老年家庭消费逐渐成为影响内需扩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在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隔代照料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传导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照料孙子女有利于促进中老年家庭总体消费水平和享用型消费支出占比的提高,降低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特别是医疗支出占比。消费水平越高,隔代照料对消费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越小。机制分析发现,隔代照料通过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支持、家庭社会互动水平以及互联网使用等影响中老年家庭消费。对子女的赡养期望会削弱隔代照料对中老年家庭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消费视角探讨了隔代照料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隔代照料行为和中老年家庭的消费行为,为发挥中老年群体在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璐  范红丽  赵娜  褚兰兰  
本文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为父母公婆提供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照料活动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提前退休决策之间存在内生关系;每周提供20小时以上高强度照料会使女性难以兼顾照料和工作,产生"门槛效应",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7.31%;对于仍然劳动的女性,照料责任会使其每周减少劳动时间2.8—4.8小时;每月劳动收入减少7.21%;对于45—49岁的城镇女性,家庭老年照料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提前退休的概率。此外,照料责任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在居住安排和劳动力自身竞争力方面存在异质性。据此本文推断,家庭老年照料对于女性劳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文娟  付敏  
文章采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普遍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作为老年人的失能评估标准,以2014年的CLASS和CLHLS数据为基础,在将两项数据合并后,综合运用多重填补法、生命表技术、沙利文法,对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及其长期照料需求时间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老年人失能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快速增长,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带残存活时间均高于男性,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人群;第二,轻中、重度失能人群中受损的活动能力项目存在差异,在提供照料时应加以区分;第三,60岁的老年人在重度失能状态下需要照料的时间约为0.42年,中重度状态下为0.79年,但是如果将轻度失能也考虑在内,需要照料的时间将增至5.01年。因此,将项目的受益人群扩大到轻度失能人群会导致照料成本大幅度上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晓全  贾昊文  殷崔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老年家庭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但中老年家庭商业保险需求却很低。认知能力随中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可能对中老年家庭的商业保险需求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选用字词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作为衡量认知能力的指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老年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除可能的内生性影响后,认知能力对中老年家庭商业保险需求意愿和需求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同时发现社会交往和风险偏好是认知能力影响中老年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两个重要渠道。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老年家庭商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对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何敏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活权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数据,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人口家庭照护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挤出家庭照护。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的挤出效应因失能等级与照护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对处于重度失能、接受来自子女及孙辈提供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口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对其家庭照护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向下”代际经济分担是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照护的重要传导渠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竞垚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照料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有31.95%的老年人具有机构养老意愿,且健康状况下降是导致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其他条件下,家庭照料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成为替代制度性照护服务的主要途径,支持家庭养老或成为降低长期照护支出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