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8)
- 2023(3937)
- 2022(3382)
- 2021(3092)
- 2020(2616)
- 2019(6029)
- 2018(5807)
- 2017(10752)
- 2016(6319)
- 2015(7090)
- 2014(6959)
- 2013(7051)
- 2012(6799)
- 2011(6278)
- 2010(6197)
- 2009(5848)
- 2008(5725)
- 2007(5144)
- 2006(4652)
- 2005(4253)
- 学科
- 济(26264)
- 经济(26239)
- 业(14449)
- 管理(13954)
- 学(11335)
- 方法(10868)
- 企(10235)
- 企业(10235)
- 数学(9429)
- 数学方法(9320)
- 土地(7831)
- 农(7730)
- 中国(6173)
- 农业(5231)
- 业经(5085)
- 贸(4852)
- 贸易(4848)
- 财(4819)
- 地方(4745)
- 易(4729)
- 经济学(4488)
- 制(4362)
- 环境(4131)
- 问题(4049)
- 壤(3862)
- 土壤(3849)
- 发(3647)
- 和(3553)
- 理论(3303)
- 划(3240)
- 机构
- 大学(95356)
- 学院(94237)
- 研究(42878)
- 济(35663)
- 经济(34947)
- 中国(31521)
- 科学(31490)
- 农(31445)
- 管理(30315)
- 农业(25781)
- 理学(25741)
- 所(25342)
- 理学院(25308)
- 管理学(24623)
- 管理学院(24493)
- 研究所(23658)
- 京(23357)
- 业大(22696)
- 中心(17967)
- 农业大学(16662)
- 省(16090)
- 院(15812)
- 江(15614)
- 科学院(15453)
- 室(14560)
- 北京(14498)
- 财(14290)
- 业(13997)
- 实验(13229)
- 实验室(12699)
- 基金
- 项目(68419)
- 科学(51472)
- 基金(49220)
- 家(48852)
- 国家(48547)
- 研究(40430)
- 科学基金(37774)
- 自然(28458)
- 自然科(27727)
- 自然科学(27709)
- 自然科学基金(27195)
- 省(26192)
- 基金项目(25523)
- 划(24455)
- 社会(23879)
- 社会科(22512)
- 社会科学(22505)
- 资助(20997)
- 教育(17434)
- 重点(17154)
- 计划(17077)
- 科技(16319)
- 发(15565)
- 部(14521)
- 编号(14182)
- 科研(13991)
- 创(13623)
- 农(13559)
- 业(13191)
- 创新(12977)
共检索到14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建南 赵丽兵 王改兰 李旭霖 武冬梅
为寻求适合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特点的培肥途径 ,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连续施肥既能持续增产 ,又能提高土壤抗逆性 ;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增产效应最大 ,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培肥效果最好 ;当地应采取有机肥与氮肥配施 ,磷肥在有机肥不足时配合氮肥施用等施肥措施 ;对低肥力土壤 ,可采用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方案 ,以达到快速培肥之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包耀贤 徐明岗 吕粉桃 黄庆海 聂军 张会民 于寒青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俞新妥 邱仁辉
对30年生栽杉留阔模式及对照的杉木纯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杉留阔模式中杉木个体比对照的大,模式总蓄积量比对照的增加1135%,土壤结构和水分性能得到改善,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好,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强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生化活性增强,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栽杉留阔,生产力,土壤肥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水清 黄绍敏 郭斗斗
为了探讨长期施用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冬小麦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以连续18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且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化肥与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与秸秆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方面比化肥更具优势;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呈缓慢增加趋势;施肥到一定阶段后,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秸秆还田,无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稳定在80,60,20,3 mg/kg左右。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冬小麦 产量 潮土 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才富 孙锡发 邱古彬
通过对酸性紫色土12年的稻、麦轮作,有机、无机定位施钾的研究证明:NPK或农NPK配施的产量高,效果好;施钾时间愈长,增产愈显著;施钾对下一季作物有后效。经测定,连续施钾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率提高,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增加。通过对稻、麦、油主要生育期的植株分析得出:三种作物适宜的钾氮比分别为0.6、0.5、0.4,可作为预测缺钾和诊断施钾的依据。
关键词:
紫色土,长期定位施钾,稻、麦、油轮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红叶 潘学军 张文娥 彭剑
【目的】研究不同腐解条件下核桃青皮腐解物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核桃青皮的还田效应,筛选最佳腐解条件,为有效利用核桃青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铁核桃青皮为试材,将核桃青皮与土壤混合进行腐解试验,研究不同腐解时间(0,10,20,30,40,50,60d)、腐解温度(15,25,35℃)以及青皮与土壤不同配比(0∶100(CK),1∶100,5∶100,10∶100,质量比)条件下核桃青皮腐解对土壤化学特性、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腐解时间试验中,与0d(未腐解)处理相比,核桃青皮腐解降低了土壤EC值和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腐解条件 土壤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建富 潘晓华 王璐 石庆华 刘宗发 胡金和
【目的】研究连续免耕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土壤合理耕作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5—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翻耕抛栽为对照,探讨稻田连续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保水性、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稻田免耕1—2年(4季),早、晚稻产量较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70%和1.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免耕5年水稻产量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9.16%和12.56%;稻田免耕1年(2季),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随着免耕时间...
关键词:
稻田 双季稻 免耕抛栽 产量 土壤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金芳 崔党群 赵鹏 杨百黎
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砂土地施用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对小麦产量的作用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施肥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最适配比。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与小麦产量呈二次回归关系,砂土地要提高产量和培肥地力应立足于肥料配合施用,重施有机肥,酌情多施磷肥。
关键词:
小麦,砂土地,肥料配施,培肥地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吴良如 邵大方 鄢振武
对竹木混交林和改为毛竹纯林后处于不同经营时期的林地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木混交林土壤的自然肥力均高于相近地段上相同立地条件的毛竹纯林。毛竹纯林随经营期的延长,其土壤的自然肥力呈下降趋势,这是毛竹纯林的生长特性和经营方式决定的。在改为纯林经营后的第一个10a中,林分土壤肥力指标下降十分显著,下降速率高于第二个10a,在纯林经营的不同时期,各肥力指标变化速率不一致。毛竹林鞭根系对竹林土壤孔隙度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毛竹纯林,竹木混交林,长期经营,土壤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萍 刘立云 杨伟波 陈思婷 唐龙祥 王东劲 周汉林 郇树乾
幼龄椰园长期间作牧草,10年后0~20 cm层下降0.92个pH单位,20~40 cm层下降0.75个单位,而成龄椰园0~20 cm层下降0.82个单位,20~40 cm层下降1.04个单位;幼龄椰园间作牧草,10年后土壤含水量有所下降,但仍比间作前高,而成龄椰园土壤含水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且比幼龄椰园低;幼龄椰园间作牧草,10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间作前有所上升,但20~40 cm以下则低于间作前,成龄椰园均比间作前明显降低;幼龄椰园间作牧草,10年后土壤全氮含量略微降低,而成龄椰园下降了一半以上,但目前成龄椰园的土壤全氮含量比幼龄椰园的略高。建议椰园实行长期牧草间作,每年必须追...
关键词:
椰园 长期间作牧草 土壤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提出了模糊数学方法与半定量评价法相结合的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 Arc View GIS3.1地理信息系统和 Visual Basic软件 ,实现了对试验田内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评价 ,生成了土壤单项养分空间分布图和土壤综合肥力空间分布图。经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准确
关键词:
半定量评价 综合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民 吕家珑 李菊梅 徐明岗 刘红霞
介绍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钾素形态和钾素平衡、土壤含钾矿物含量和转化,以及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综述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固定、非交换性钾释放、K+吸附和解吸的特性,并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曲线评价长期定位施肥土壤钾素的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栗漾 鲜骏仁 刘静静
【目的】揭示土地整治初期耕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变化,为都市区土地整治和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传统农田和整治初期高标准农田土壤表层样品采集与测试,在分析土壤容重、颗粒组成、含水率、孔隙率等土壤物理性状和pH、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化学指标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Nemero)评价土地整治后耕地土壤肥力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揭示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都市区土地整治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P>0.05),但会显著降低土壤表层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全磷含量(P<0.05);土地整治后,耕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17±0.57,且土壤肥力等级以Ⅲ级为主;土壤磷素是影响土地整治初期耕地土壤肥力提升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土地整治初期,都市区耕地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肥力有降低趋势,在土地整治初期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和培肥是提升都市区土地生产力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