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8)
- 2023(6077)
- 2022(5021)
- 2021(4469)
- 2020(3644)
- 2019(8227)
- 2018(8049)
- 2017(15046)
- 2016(8993)
- 2015(9540)
- 2014(9740)
- 2013(9771)
- 2012(9481)
- 2011(8710)
- 2010(8766)
- 2009(7439)
- 2008(7633)
- 2007(6950)
- 2006(6000)
- 2005(5435)
- 学科
- 济(31986)
- 经济(31944)
- 管理(25031)
- 业(21136)
- 企(16992)
- 企业(16992)
- 方法(14177)
- 学(13644)
- 数学(12111)
- 数学方法(11915)
- 环境(10993)
- 财(8649)
- 农(8523)
- 中国(7958)
- 划(6597)
- 业经(6539)
- 制(6461)
- 和(6143)
- 务(5769)
- 财务(5762)
- 农业(5760)
- 财务管理(5752)
- 银(5722)
- 融(5705)
- 金融(5704)
- 银行(5676)
- 企业财务(5552)
- 地方(5488)
- 行(5437)
- 资源(5369)
- 机构
- 大学(133086)
- 学院(131552)
- 研究(53363)
- 济(47091)
- 经济(46009)
- 管理(43013)
- 科学(38734)
- 中国(37498)
- 理学(37122)
- 理学院(36518)
- 管理学(35494)
- 管理学院(35270)
- 农(35090)
- 所(30560)
- 京(29445)
- 研究所(28610)
- 农业(28361)
- 业大(26991)
- 中心(22677)
- 财(22395)
- 江(20449)
- 院(19064)
- 省(18325)
- 农业大学(18190)
- 北京(18143)
- 科学院(18080)
- 财经(18049)
- 范(17656)
- 室(17545)
- 师范(17354)
- 基金
- 项目(95003)
- 科学(73002)
- 基金(69584)
- 家(66346)
- 国家(65929)
- 研究(59631)
- 科学基金(52976)
- 自然(38497)
- 自然科(37600)
- 自然科学(37577)
- 自然科学基金(36895)
- 省(36852)
- 基金项目(36820)
- 社会(35938)
- 社会科(34046)
- 社会科学(34033)
- 划(33497)
- 资助(28495)
- 教育(27035)
- 重点(23474)
- 计划(22321)
- 编号(21120)
- 发(20768)
- 部(20492)
- 科技(20201)
- 科研(19315)
- 创(19220)
- 创新(18267)
- 成果(17175)
- 业(16836)
共检索到19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恩平 王维念 张淑红
以设施番茄栽培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研究对象,对1997~2013年不同施肥配比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土壤活性有机碳与速效养分间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长期单施氮肥的各个处理有机碳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随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呈增加趋势;2013年的结果显示单施氮肥、氮肥与磷肥配施、氮肥与磷钾肥配施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9.9%~40.9%,这说明无机肥也有提高SOC含量的作用。施用有机肥,尤其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条件下,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ed organi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民 吕家珑 李菊梅 徐明岗 刘红霞
介绍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钾素形态和钾素平衡、土壤含钾矿物含量和转化,以及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综述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固定、非交换性钾释放、K+吸附和解吸的特性,并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曲线评价长期定位施肥土壤钾素的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茜 张小梅 梁斌 毕明浩 李俊良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大棚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以寿光市长期定位设施番茄试验大棚为基础,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鸡粪+秸秆施肥(M+S)、鸡粪+尿素施肥(M+U)及鸡粪+尿素+秸秆施肥(M+U+S),对设施番茄生长期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生长期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番茄生长的初果期;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盛果期;拉秧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增施高碳氮比作物秸秆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浓度,明显缓解土壤p H值的下降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土壤酶 动态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虎 王旭东
将一定量的肥料KH2PO4溶于灌水,配制成速效磷(P2O5)含量为87 mg/L的溶液进行滴灌施肥试验,研究滴头流量分别为2,4,6 L/h、灌水施肥量分别为8,16,24 L时,水分和速效磷在土娄土中的运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灌水施肥量为8 L时,随滴头流量增大,滴头周围地表积水区半径增大,水分径向运移距离增大,纵向入渗水量减小;当滴头流量为2 L/h时,随灌水施肥量增大,水分径向和纵向运移距离均增大,径向运移距离增大幅度较纵向明显。速效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聚集机制为“对流主导、对流-吸附控制”型;速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大逐渐减小,随径向距离增大呈先逐渐减小再增大趋势,在滴头处及湿润锋附近速效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雨洁 王斌 李正才 黄盛怡 原雅楠 秦一心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措施下香榧林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古香榧林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古香榧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香榧林地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轻组有机质(LFOM)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研究表明:(1)与不施肥(CK)相比,有机-无机配施(CF+FM)处理可显著增加各土层土壤TOC、ROC、LFOM、全氮(TN)和水解性氮(AN)含量;单施复合肥(CF)处理可增加各土层土壤速效钾(AK)以及表层土壤ROC、LFOM和AN含量,对AK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两者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AP)含量,但CF处理效果不及CF+FM处理。(2)CF+FM处理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壤pH值,但结果差异不显著;CF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3)各土层土壤ROC/TOC均表现为:CF+FM处理>CF处理>CK处理,但仅在表层土壤CF+FM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4)相关性分析表明:ROC、LFOM与TOC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三者与TN、AN、AP、AK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农民惯用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较单施复合肥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的积累。
关键词:
施肥处理 香榧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养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包耀贤 徐明岗 吕粉桃 黄庆海 聂军 张会民 于寒青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建南 赵丽兵 王改兰 李旭霖 武冬梅
为寻求适合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特点的培肥途径 ,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连续施肥既能持续增产 ,又能提高土壤抗逆性 ;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增产效应最大 ,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培肥效果最好 ;当地应采取有机肥与氮肥配施 ,磷肥在有机肥不足时配合氮肥施用等施肥措施 ;对低肥力土壤 ,可采用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方案 ,以达到快速培肥之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辛晓通 李嘉琦 于锡桐 吴佳秀 韩颖
为研究不同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采自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轮作施肥定位试验站的土壤样品中为试验对象,研究了15组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差异。增施氮肥条件下,对土壤脲酶的活性的增加效果显著,却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钾肥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与有机肥配施的情况下,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对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尤其是机肥配施无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而对土壤脲...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有机肥 无机肥 土壤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璐 张文菊 徐明岗 蔡泽江 彭畅 王伯仁 刘骅
【目的】观测分析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黑土、灰漠土和红壤有机碳在时间与空间上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特征,为农田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碳分组对比分析了长期施肥后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比例变化。【结果】16年后,不施肥(CK)灰漠土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11.7%和34.9%,且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也显著下降了5.4个百分点;长期施用氮肥(N)3种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活性有机碳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其中黑土下降幅度高达9.5个百分点;化肥配施(NP,NPK)后,黑土和灰漠土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仍显著下降,红壤则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臣 王旭东 倪幸 乐天天 曾诗媛 叶正钱
设置3个菌渣(F)施用量(0,50%,100%)和3个化肥(C)施用量(0,50%,100%)共9个处理,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2010-2016年),研究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基本肥力要素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化肥,菌渣化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LOC1,LOC2,LOC3,指分别以33,167,333 mmol·L-1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碳)及其有效度,增幅分别为45.09%,41.77%53.55%和11.69%3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治安 赵秉强 袁亮 Hwat Bing-So
【目的】研究探讨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作物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方法】以在山东禹城连续22年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栽培制度,分别设置①无肥对照,②常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③常量有机肥,④常量化肥,⑤高量有机肥,⑥高量化肥,共6个施肥处理。【结果】在作物产量方面,试验之初的8~10年间表现为化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优于有机肥,而在夏玉米上则表现出相反结果,有机无机结合处理大部分年份作物产量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施肥处理产量逐渐趋于一致;22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始终表现出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飞 温立玉 刘树堂 宋祥云
利用1978年所建立的莱阳长期定位试验田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以及年际变化量的影响,经10年研究发现,不同处理土壤酶活性总体顺序为:有机肥(M)>氮磷钾(NPK)>氮磷(NP)>氮肥(N)>氮钾(NK)>空白(CK)。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其年际变化量趋势波动前进,与脲酶变化量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土壤蔗糖酶、磷酸酶的年际变化量趋势较相似,均为小幅度波动前进。过氧化氢酶年变化量趋势中则含有明显的"V"型趋势,多有负增长量。脲酶的有机肥(M)处理年际变化量与施用化肥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化肥处理间的变化量却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婵婵 肖斌 余有本 巩雪峰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为陕南茶园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南8个县(西乡县、南郑县、勉县、城固县、宁强县、紫阳县、平利县和商南县)99个茶园土壤样品,对其pH值、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为0.96~43.34 g/kg,未达到优质高产茶园的要求;pH为4.08~6.93,均能满足茶叶生长的基本土壤酸碱度条件。西乡县茶园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7个县(P<0.05),宁强县和勉县土壤pH值有减小的趋势。pH值与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
关键词:
茶园 陕南 土壤有机质 pH值 速效养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娟 李天来 曲慧 接晓辉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有效铁含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中有效铁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增加。不施有机肥组(即B组)3个N水平处理BN2、BN1、B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141.2mg·kg-1、67.3mg.kg-1和32.1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有机肥组(即A组)3个N水平处理AN2、AN1、A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79.7mg·kg-1、48.5mg·kg-1和27.6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但配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效铁含量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氮肥能够降低土壤p...
关键词:
定位施肥 菜田土壤 铁 全碳 全氮 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兰清 杨晨璐 王维钰 孔德杰 KASHIF Akhtar 任广鑫 冯永忠 杨改河
为研究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试验地进行试验,设3个秸秆还田水平:秸秆全量还田、秸秆半量还田、秸秆不还田,施肥和不施肥2个施肥水平,共6个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作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一年内两季不同作物收获期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收获期土壤不论是020 cm还是2040 cm土层,秸秆全量还田+施肥和秸秆半量还田+施肥处理相比秸秆不还田+不施肥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