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2)
- 2023(5863)
- 2022(4843)
- 2021(4296)
- 2020(3534)
- 2019(7703)
- 2018(7290)
- 2017(13297)
- 2016(7481)
- 2015(7817)
- 2014(7426)
- 2013(7162)
- 2012(6477)
- 2011(5717)
- 2010(5577)
- 2009(5031)
- 2008(4893)
- 2007(4290)
- 2006(3627)
- 2005(2960)
- 学科
- 济(26171)
- 经济(26139)
- 管理(21765)
- 业(20935)
- 企(15863)
- 企业(15863)
- 方法(12466)
- 数学(11351)
- 数学方法(11281)
- 农(8776)
- 财(7749)
- 贸(7219)
- 贸易(7219)
- 易(7063)
- 中国(6818)
- 业经(6375)
- 农业(6219)
- 学(6072)
- 技术(5038)
- 务(4919)
- 财务(4916)
- 财务管理(4911)
- 环境(4767)
- 制(4766)
- 企业财务(4673)
- 地方(4375)
- 划(4305)
- 产业(4116)
- 银(3979)
- 银行(3940)
- 机构
- 学院(104627)
- 大学(104532)
- 济(41581)
- 经济(40877)
- 管理(39343)
- 研究(37674)
- 理学(35158)
- 理学院(34742)
- 管理学(34102)
- 管理学院(33943)
- 农(30336)
- 科学(26609)
- 中国(26338)
- 农业(24716)
- 业大(23576)
- 京(21471)
- 所(20519)
- 研究所(19305)
- 财(17043)
- 中心(16912)
- 农业大学(16641)
- 江(14580)
- 财经(14262)
- 省(13412)
- 业(13238)
- 经(13185)
- 院(13134)
- 科学院(12952)
- 北京(12799)
- 经济学(12672)
- 基金
- 项目(79854)
- 科学(61934)
- 基金(59362)
- 家(56208)
- 国家(55763)
- 研究(49627)
- 科学基金(46092)
- 社会(32806)
- 自然(32724)
- 基金项目(32042)
- 自然科(32023)
- 自然科学(32007)
- 省(31531)
- 自然科学基金(31484)
- 社会科(31222)
- 社会科学(31211)
- 划(27708)
- 资助(22962)
- 教育(22028)
- 重点(18552)
- 计划(18310)
- 编号(17487)
- 创(17274)
- 发(17057)
- 部(17022)
- 业(16401)
- 科研(16315)
- 创新(16244)
- 科技(16213)
- 农(14825)
共检索到14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南镇武 梁斌 刘树堂 李文香 张广凯
为提高冬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利用莱阳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第26,36年产出的冬小麦籽粒,研究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粗脂肪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上升,而淀粉和粗脂肪含量下降。与不施肥(CK)或单施有机肥(M1、M2)相比,有机无机配施(M1N1、M1N2、M2N1、M2N2)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5.2%~43.9%,10.4%~56.7%;谷氨酸在氨基酸组分中含量最高,脯氨酸受氮肥施用影响程度最大。在同一有机肥投入水平下,低量化学氮肥投入处理的淀粉、粗脂肪含量高于高量化学氮肥投入处理;在等氮量投入下,有机肥供氮比例...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冬小麦 籽粒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赵辉 周琴 范雪梅 陈荣振 冯国华 刘东涛 张爱君
在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不同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分别达107%~268%和7.4%~13.9%。长期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仅施氮、钾肥处理的面筋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面筋指数和产量显著降低至与对照相近的水平,表明土壤养分与肥料的均衡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较为重要。对于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较高的氮肥水平和适宜的磷、钾肥有利于籽粒品质的形成,而对籽粒蛋白含量较低的品种而言,则需在适宜氮肥用量的基础上增施磷肥。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磷、钾肥 籽粒品质 长期施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洪勋 张翔 孙春河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广凯 宋祥云 刘树堂 南镇武 姜雯
为了探讨非石灰性潮土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连续进行36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长期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对小麦-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低量有机肥(M1)氮素利用率最高为53.15%,其次为低有机肥配施低氮(M1N1)处理51.52%,分别比对照(CK)增加了24.33%,20.51%;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M2N2)处理,氮素残留率最高为40.07%,其次为高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M2N1)为37.07%,分别比CK增加了42.5%,31.83%;单施低量有机肥(M1)处理的氮素损失率最低为10.84%,比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惠晓丽 王朝辉 罗来超 马清霞 王森 戴健 靳静静
【目的】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低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其籽粒锌含量普遍偏低,因此小麦籽粒锌营养强化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小麦氮磷与锌的吸收利用存在互作效应。利用从2004年起在中国西北旱地潜在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开展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氮磷施用下的小麦产量与锌含量的变化。【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不施肥(CK)、单施氮肥(N160,施160 kg N·hm(-2))、单施磷肥(P100,施100 kg P2O5·hm(-2))和氮磷配施(N160P100,施160 kg N·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冬小麦 籽粒 产量 锌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水清 黄绍敏 郭斗斗
为了探讨长期施用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冬小麦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以连续18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且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化肥与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与秸秆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方面比化肥更具优势;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呈缓慢增加趋势;施肥到一定阶段后,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秸秆还田,无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稳定在80,60,20,3 mg/kg左右。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冬小麦 产量 潮土 肥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虎玲 郝明德 李志西
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施肥对小麦品质和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 能提高小麦营养品质,增强面团强度和筋力,降低面团的延展性,提高籽粒氨基酸含量;施磷对小麦营养品质和籽 粒中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强面团延展性,降低面团强度和筋力;NPK配施和NP配施对小麦营养品质改 良作用明显,均有利于提高面团的耐揉性、强度和筋力,降低面团的延展性,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NPK配 施对小麦籽粒中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提高小麦籽粒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NP配施能提高小麦籽粒中的 总氨基酸含量。但对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施肥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大小排序为N>NPK>NP...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施肥 小麦品质 籽粒氨基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京涛 姜雯 张玉梅 刘树堂 林琪
利用连续28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有机肥与一定量的氮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抑制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使小麦根系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从而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小麦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根系生理活性,提高了粒重,增加籽粒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介晓磊 杨先明 刘世亮 化党领 刘芳 黄绍敏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8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处理中,施用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不施氮肥(PK)处理,其中以NP和NPK最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以1.5MNPK和MNPK2处理最高;且氮磷配施、氮磷钾全量配施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提高了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穗粒数、穗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N和NK处理小麦千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小麦产量最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与NPK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益望 刘文兆 王俊 杨玉玲
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均能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的增长,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均为:单施氮肥处理(N)高于不施肥处理(CK),氮磷配施处理(NP)显著高于CK和N处理,三个有机肥处理(M、NM和NPM)均较高。不同施肥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影响显著,NPM处理的光合速率在各个生育期均最高;其次分别为NM处理和NP处理,而M处理在前期较高,后期下降较快,N和CK处理均较低。不同施肥处理小麦产量:NPM>NM>M>NP>N>CK,不同施肥均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产量为341~4388kg/hm2),除M和NM处理,其他处理均有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举华 林荣芳 刘兆丽 王建林 刘树堂
为了研究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揭示实现冬小麦高产的条件,试验分析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对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及受光态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越大,群体越繁茂,叶面积指数也就越大,而群体内部光照强度就会降低,表征群体受光态势的半消光深度与叶面积指数极显著负相关。叶面积指数与氮肥(N)和有机肥(M)施用量之间的关系:LAI=4.41×10-3N+5.93×10-5M+0.888,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创造出具有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冬小麦群体。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叶面积指数 受光态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天佳 徐学欣 徐宇凡 刘帅 贾靖 朱紫鑫 孟繁港 赵长星
为有效提高冬小麦千粒质量,探究不同滴灌施肥频次对黄淮海麦区中强筋小麦籽粒灌浆和成熟籽粒形态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选用不同中强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施氮总量(尿素形式)210 kg/hm~2和灌溉总量120 mm下不同滴灌施肥频次(2,3,4次,分别以DF2、DF3、DF4表示)和传统灌溉施肥(CK)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形态(除长度、圆度外)、籽粒灌浆关键参数(V_(mean)、V_(max)、V_2、M_2)、千粒质量两两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滴灌提高了V_(mean)(平均灌浆速率)、V_(max)(最大灌浆速率)、V_2(快增期灌浆速率)和M_2(快增期籽粒积累量);与2次追水肥(DF2)相比,3次追水肥后(DF3),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T_(max)、V_(mean)、 V_(max)、V_2、M_2和籽粒面积均有所提高;4次追水肥后(DF4),T_(max)、T_2和M_2有所提高。与DF2相比,增加施肥频次(DF3和DF4)籽粒的长度、宽度、厚度、圆度和籽粒面积均有提高,DF3的籽粒宽度和籽粒面积提高达到显著水平,DF4的籽粒厚度提高达到显著水平,其纵横比降低,2.2~2.5 mm筛分等值显著降低,>2.8 mm筛分等值增加,籽粒更加饱满。与畦灌相比,DF3和DF4的籽粒同样更加饱满。综上,在小麦生产中,通过滴灌适当增加施肥频次对优化穗粒发育、提高籽粒质量非常重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钊 王重阳 崔静
【目的】为了解氮肥对滴灌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新冬22号(奎屯农科所选育)和新冬43号(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为供试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对N0(0 kg/hm~2)、N1(150 kg/hm~2)、N2(300 kg/hm~2)、N3(450 kg/hm~2)、N4(600 kg/hm~2)5种氮肥处理下的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探究不同施氮量下籽粒灌浆规律并分析千粒重与灌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滴灌条件下,适宜的施氮量有利于籽粒千粒重、灌浆持续时间和快增期持续时间的增加,新冬22号表现为N3处理(450 kg/hm~2)下以上三者均最大,新冬43号则表现为N2处理(300 kg/hm~2)下以上三者均最大;由变异系数分析得知2个小麦品种最大灌浆速率和籽粒灌浆天数更易受施氮量影响,而渐增期灌浆参数相比较而言不易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2个小麦品种千粒重均与渐增期灌浆速率(R_1)、快增期持续时间(T_2)、缓增期粒干重积累量(K_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建议在生产上滴灌条件下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分别推荐N3(450 kg/hm~2)和N2(300 kg/hm~2)处理为2个小麦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在籽粒增重机理上建议从提高渐增期灌浆速率,延长快增期持续时间入手来增加滴灌冬小麦产量。
关键词:
氮肥 滴灌 冬小麦 灌浆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振江 张林 任永浩 解华云 刘洪 胡立勇
以糯小麦新品种华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糯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为120×104~240×104/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达300×104/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面团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氮肥施用量为75~225 kg/hm2,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而当氮肥施用量达3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本试验条件下使华糯1号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是基本苗...
关键词:
糯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辛励 刘锦涛 刘树堂 陈延玲 南镇武 袁铭章 陈晶培
以莱阳潮土区长期定位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氮肥以及单施有机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残余法,对不同秸秆还田施肥处理下籽粒品质做出分析,得出2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较1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N)处理显著提高5.72%和9.49%。秸秆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籽粒粗脂肪含量。WC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较2季秸秆还田(WC)处理显著提高32.53%,72.44%,表明氮肥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单施有机肥与2季秸秆还田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不同秸秆还田处...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产量 籽粒品质 氨基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