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1)
- 2023(12247)
- 2022(10203)
- 2021(9396)
- 2020(7934)
- 2019(18599)
- 2018(18147)
- 2017(34400)
- 2016(18652)
- 2015(21561)
- 2014(21694)
- 2013(21815)
- 2012(20763)
- 2011(19141)
- 2010(19253)
- 2009(18243)
- 2008(18184)
- 2007(16397)
- 2006(14496)
- 2005(13444)
- 学科
- 济(103876)
- 经济(103799)
- 管理(49999)
- 业(47557)
- 方法(42392)
- 数学(37419)
- 数学方法(37075)
- 企(36393)
- 企业(36393)
- 中国(25860)
- 农(23541)
- 地方(20983)
- 财(20381)
- 学(20374)
- 业经(18786)
- 贸(18279)
- 贸易(18271)
- 易(17734)
- 农业(16025)
- 制(15732)
- 地方经济(13875)
- 融(13859)
- 金融(13856)
- 银(13787)
- 银行(13752)
- 和(13627)
- 环境(13484)
- 行(13196)
- 理论(13018)
- 发(11522)
- 机构
- 大学(289735)
- 学院(286746)
- 济(135897)
- 经济(133444)
- 研究(107050)
- 管理(104999)
- 理学(89739)
- 理学院(88666)
- 管理学(87210)
- 管理学院(86654)
- 中国(81932)
- 科学(62667)
- 京(62120)
- 财(59266)
- 所(55592)
- 研究所(50477)
- 农(49180)
- 财经(47358)
- 中心(47028)
- 经济学(44709)
- 经(43045)
- 江(42193)
- 业大(40446)
- 经济学院(40197)
- 北京(40029)
- 农业(38840)
- 院(37392)
- 范(36736)
- 师范(36396)
- 财经大学(34960)
- 基金
- 项目(181860)
- 科学(142766)
- 基金(134079)
- 研究(131643)
- 家(117672)
- 国家(116779)
- 科学基金(98414)
- 社会(86529)
- 社会科(82156)
- 社会科学(82137)
- 基金项目(69108)
- 省(67729)
- 自然(61165)
- 自然科(59764)
- 自然科学(59741)
- 教育(59537)
- 自然科学基金(58724)
- 划(57910)
- 资助(56680)
- 编号(51006)
- 成果(42380)
- 部(42045)
- 重点(41567)
- 发(40671)
- 国家社会(37564)
- 创(36772)
- 教育部(35982)
- 课题(35678)
- 中国(35538)
- 科研(34782)
- 期刊
- 济(153000)
- 经济(153000)
- 研究(90486)
- 中国(55414)
- 财(46407)
- 学报(45195)
- 农(44484)
- 科学(41841)
- 管理(38748)
- 大学(33767)
- 学学(31942)
- 农业(30226)
- 经济研究(26253)
- 融(26078)
- 金融(26078)
- 教育(25138)
- 财经(25102)
- 技术(25059)
- 经(21887)
- 业经(20426)
- 问题(20416)
- 贸(18522)
- 业(17443)
- 技术经济(16969)
- 世界(16966)
- 统计(16214)
- 国际(16211)
- 策(13656)
- 版(13189)
- 经济问题(12770)
共检索到439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汝德
长期增长与短期增长的替代─—应用生产可能性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黄汝德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单纯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由于短时期内容易见成效,故呈现短期高速增长的特征。但由于没有得到相应改善的技术水平及资源配置能力等限制了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因而长期增长必然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平 赵金凯
以强可持续为视角,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金融结构、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经济增长核算框架,并结合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能源消耗和环境损耗,对中国1981—2014年间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进行动态解析。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耗依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小,环境损耗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但却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遵义 李飞
1、引言 中国经济在几乎停顿了三年以后,于1992年第二季度又开始了它在1989年6月以前的快速增长的步伐。预计1992年全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将超过10%,可与80年代达到的最高增长率相比。按GDP的减缩指数计算,1992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在5%左右。这种大大超过预期的经济加速增长的直接动因,基本上来自于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后者明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黄帅 范金
研究目标:在外部环境不确定且自身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研究全球生产链重构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OECD编制的ICIO数据库,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和情景模拟法分析我国产业链重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世界经济整体关联程度在2005~2011年有所上升,在2011~2015年变化并不显著。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涌现的逆全球化对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影响有所不同。在2011~2015年,中国经济普遍出现国产中间品代替进口中间品的现象,使得对外关联度下降的同时,内部关联度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旺盛的国内需求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生产链重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研究创新:基于中间品的进口替代视角,探讨全球生产链重构给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带来的影响,同时考虑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两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差异。研究价值: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进口替代 生产链重构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在长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趋于收敛;并给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收敛 倒U形假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欣
日本“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分析(1886~1920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袁欣“进口替代”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它是一种“从经济上的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完全消除某种产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政策”①。195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周明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福前 邢炜 王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波动明显加剧,增速不断下滑。本文基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通过改进AABM模型分析中国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并基于中国197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部分结论。研究发现:1978年之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呈现负相关;1978年之后到此轮经济下行之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呈现正相关;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又呈现负相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负—正—负"的阶段性特征。这3个阶段性特征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改革红利的释放,即通过经济波动淘汰低效率企业和低效率投资项目、优化企业间的资源配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低效率企业和低效率投资项目的减少以及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是递减的。逆转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金融发展,来改进和优化资源在区域间、产业间重新配置是主要出路。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异质性企业 清理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邢炜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趋势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通过改造AABM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的模型假设有两种投资项目: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两种投资项目运行时均会遭到流动性冲击影响,但只有生产性投资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速的提高。经济短期波动通过对两种投资的筛选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通过影响这种筛选效应来影响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关系的影响取决于金融资源对两种投资项目的支持偏好;我国过去几十年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使得我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的...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金融摩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福前 邢炜 王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波动明显加剧,增速不断下滑。本文基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通过改进AABM模型分析中国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并基于中国197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部分结论。研究发现:1978年之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呈现负相关;1978年之后到此轮经济下行之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呈现正相关;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又呈现负相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负—正—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异质性企业 清理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炎涛
运用Hansen和Seo的两区制阈值协整理论,研究了1953—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短期非线性调整。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当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出现短期偏离时,在正常区制中,主要依靠碳排放的调整使两者间关系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在极端区制中,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都会向均衡状态做出调整,且碳排放的调整速度更快。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 阈值协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这是短期变量和长期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短期变量主要是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摩擦等引起的供需冲击,以及各级政府在同一时段相继出台一些规定形成了“合成谬误”,对经济运行形成了紧缩效应,在短期因素影响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失效或被减弱的风险。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趋势性下降是由结构转换迟缓引起的,带有机制性下降的特点。由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转向消费引领的转型不及时,由中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的进程滞后,由原始自主创新替代大规模复制创新过程受阻,加之人口结构过早过快出现老龄化及外部环境突变等,都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走向的重要因素。当前宏观政策目标短期是防止经济过快过大下滑,长期是防止经济增长提前过早出现趋势性下降。为此,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消费引领、制造业高端化为导向,重新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供给 需求 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之光 蔡建峰
本文建立了基于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的局部调整模型,分析了信息技术价值、"生产率悖论"及信息技术资本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3个相关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资本进入生产函数后,导致调整速度减慢,生产绩效降低,从国家层面反映中国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现象;信息技术资本、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相互之间成对互补,从而否定了Dewan和Min(1997)关于信息技术资本与其他两种生产要素之间成对替代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张钧南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前者是由技术进步带来ICT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实现ICT资本对其他资本的替代,支撑经济增长;后者则是ICT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能渗透和应用于各产业部门,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依托Jorgenson及oeCD的增长核算框架,对1977-2012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据以分析ICT的两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ICT的替代效应体现为ICT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但1990年以后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年期间更是高达9.8%,接近同期TFP的贡献;(2)在ICT...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不足200美元增加到1 700美元,城市化水平从17.9%上升到43%,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迅速下降到2.5%。面对这巨大的经济成就,国内外许多专家试图作出解释,其中有些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有捏造成分,是一种假象,存在巨大的泡沫,在泡沫破灭后会很快出现长期下滑。真是这样吗?凡是到过中国的任何外国人看看从南到北、从东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