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9)
- 2023(5956)
- 2022(5183)
- 2021(4873)
- 2020(3945)
- 2019(9159)
- 2018(8755)
- 2017(17319)
- 2016(9265)
- 2015(9983)
- 2014(9990)
- 2013(9955)
- 2012(9499)
- 2011(8844)
- 2010(9166)
- 2009(8542)
- 2008(8467)
- 2007(7636)
- 2006(7057)
- 2005(6730)
- 学科
- 济(37670)
- 经济(37634)
- 管理(25907)
- 业(23733)
- 企(19591)
- 企业(19591)
- 方法(13671)
- 数学(11584)
- 数学方法(11349)
- 中国(11205)
- 农(10875)
- 财(10378)
- 贸(9347)
- 贸易(9340)
- 易(9126)
- 策(9099)
- 制(8413)
- 业经(7739)
- 银(7697)
- 银行(7690)
- 行(7442)
- 融(7323)
- 金融(7323)
- 学(7260)
- 理论(7171)
- 地方(7062)
- 农业(6630)
- 及其(6392)
- 政策(6024)
- 税(5908)
- 机构
- 大学(129554)
- 学院(128304)
- 济(58085)
- 经济(56815)
- 管理(48504)
- 研究(47956)
- 理学(40424)
- 理学院(40002)
- 中国(39397)
- 管理学(39300)
- 管理学院(39043)
- 财(30164)
- 京(27649)
- 科学(25041)
- 所(24111)
- 财经(22358)
- 中心(21725)
- 研究所(21127)
- 江(20836)
- 经(20326)
- 北京(18326)
- 农(17937)
- 范(17724)
- 经济学(17694)
- 师范(17632)
- 院(17095)
- 财经大学(16495)
- 州(16291)
- 经济学院(15741)
- 业大(14548)
- 基金
- 项目(74207)
- 科学(59039)
- 研究(58119)
- 基金(54461)
- 家(46147)
- 国家(45749)
- 科学基金(39179)
- 社会(36789)
- 社会科(34960)
- 社会科学(34954)
- 教育(27062)
- 基金项目(26977)
- 省(26915)
- 编号(24320)
- 自然(24025)
- 资助(23685)
- 划(23581)
- 自然科(23462)
- 自然科学(23454)
- 自然科学基金(23059)
- 成果(21868)
- 部(17511)
- 课题(17137)
- 重点(16652)
- 发(16015)
- 性(15861)
- 教育部(15505)
- 创(15117)
- 国家社会(14936)
- 人文(14865)
共检索到21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良松
由于长期利率对居民和企业投资消费行为、资源配置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央行必须确保短期基准利率能够有效影响长期利率,才能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关系,影响长期利率变动的因素较为复杂,危机前一段时间,曾出现长期利率之谜现象。作者从风险溢价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并认为这是危机前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货币政策失灵的一个表现。作者在分析发达国家经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央行基准利率 长期利率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卜振兴
近年来,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作为货币政策透明度定量研究的基础,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价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价展开了大量地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但有助于把握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价的现状和进展,而且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根据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评价方法归纳为四种:调查问卷法、指标体系法、市场反应法和动态指数法;然后对每种方法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规程中作用不可替代,利率政策效果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高度关注。本文在货币政策操作规程的框架下,国外文献研究主要从货币内生有效论和货币外生弱有效论,国内研究则从有效论、无效伦和局限论等角度来归纳利率政策效果,并总结了规范性和实证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率政策效果未来研究若干主题。
关键词:
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新凯恩斯主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毛东俊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是最近几十年货币经济学界和中央银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国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干预资产价格的时机、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信息功能、是否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如何应对由资产价格泡沫引发的金融不稳定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何国华 黄明皓
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价格如何影响实体经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资产价格,如何将资产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指标体系中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文章认为,资产价格变动会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值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和预期效应等影响实体经济活动,但学者们对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资产价格以及如何将资产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指标体系中始终存在不同看法。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FCI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秦兴俊 王柏杰
货币政策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动因。文献回顾发现,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性效应对产出和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涵义,利率渠道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影响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其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增群 周宁东
有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讨论是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内部。鉴于目前国内对基于跨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比较详尽的介绍,而有关一国内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机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成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角度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最优货币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伟 陆军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金融危机后一种金融研究的新视角——金融资产价格信息提取的蓬勃发展,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势必将在国内逐渐发挥其应用作用。文章对国内此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回顾,以为我国后续研究铺垫基础。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前瞻性货币政策信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吉晨
近几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电子货币的热潮,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子货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评述,以期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述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自2012年三季度以来,面对持续恶化的主权债务局势,以及世界经济普遍出现的增长减缓、停滞甚至衰退,各国重回"保增长"政策轨道。2013年4月起,日本央行继续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提前实行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与美欧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债务货币化或压低长期融资利率不同,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标更加明确,就是主动推动本币大幅贬值。如今全球货币战几乎已是既成事实。为抵抗本币升值压力、刺激经济复苏,5月份以来全球经历了又一轮降息潮,开启了第二轮货币宽松和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2013年12月7日,欧洲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0.25%和0.75%;同时维持隔夜存款利率0%水平不变,这是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央行利率的最低水平。欧洲央行此次降息有点出乎意料。从表层看,低通胀、高失业是导致欧洲央行此次出手的直接原因,但是更深层次上看,债务对货币的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洛伦佐·比尼·斯马吉 许小萍
金融危机给所有国家(包括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良策莫过于以透明的方式对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利用政策的独立性以实现目标洛伦佐·比尼·斯马吉,意大利经济学家,2005年6月以来担任欧洲央行理事并负责国际和欧洲关系以及央行法律部。在加入欧洲央行之前,他在意大利财政部负责国际金融关系。他曾在货币和国际经济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