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8)
- 2023(9798)
- 2022(8256)
- 2021(7505)
- 2020(6160)
- 2019(14188)
- 2018(13896)
- 2017(27868)
- 2016(14520)
- 2015(16148)
- 2014(16002)
- 2013(16347)
- 2012(15937)
- 2011(14686)
- 2010(15001)
- 2009(14084)
- 2008(14106)
- 2007(12995)
- 2006(12224)
- 2005(11758)
- 学科
- 济(70273)
- 经济(70203)
- 管理(37971)
- 业(37024)
- 企(26953)
- 企业(26953)
- 中国(24965)
- 方法(23651)
- 数学(20838)
- 数学方法(20679)
- 银(20526)
- 银行(20510)
- 地方(20018)
- 农(19900)
- 行(19485)
- 制(18832)
- 财(16598)
- 融(16402)
- 金融(16402)
- 业经(15083)
- 贸(13347)
- 贸易(13328)
- 农业(13325)
- 易(12874)
- 发(11564)
- 地方经济(11246)
- 环境(11226)
- 度(11209)
- 制度(11205)
- 学(10963)
- 机构
- 大学(211728)
- 学院(211355)
- 济(96913)
- 经济(94948)
- 研究(79317)
- 管理(76607)
- 中国(67894)
- 理学(63227)
- 理学院(62490)
- 管理学(61626)
- 管理学院(61205)
- 财(50271)
- 京(46702)
- 科学(43300)
- 所(40651)
- 财经(37789)
- 中心(36134)
- 研究所(35713)
- 农(34761)
- 经(34151)
- 江(34143)
- 北京(31133)
- 经济学(30860)
- 范(28338)
- 院(28206)
- 师范(28104)
- 州(27971)
- 财经大学(27914)
- 经济学院(27868)
- 农业(26765)
- 基金
- 项目(124413)
- 科学(97971)
- 研究(95144)
- 基金(89592)
- 家(76962)
- 国家(76278)
- 科学基金(64383)
- 社会(61948)
- 社会科(59001)
- 社会科学(58988)
- 省(47861)
- 基金项目(46218)
- 教育(42646)
- 划(40462)
- 编号(38444)
- 自然(37843)
- 资助(37326)
- 自然科(36892)
- 自然科学(36880)
- 自然科学基金(36202)
- 发(33040)
- 成果(32730)
- 部(28408)
- 重点(28234)
- 课题(27667)
- 发展(27392)
- 展(26918)
- 国家社会(26040)
- 创(25495)
- 性(24701)
- 期刊
- 济(116738)
- 经济(116738)
- 研究(78088)
- 中国(49973)
- 融(39455)
- 金融(39455)
- 财(37009)
- 农(33312)
- 管理(31221)
- 学报(28239)
- 科学(27239)
- 教育(24534)
- 大学(22134)
- 农业(21321)
- 学学(20469)
- 经济研究(20068)
- 业经(19368)
- 财经(19359)
- 技术(17765)
- 经(16605)
- 问题(15899)
- 贸(14105)
- 国际(12978)
- 理论(11874)
- 业(11062)
- 商业(11007)
- 技术经济(10875)
- 实践(10543)
- 践(10543)
- 世界(10422)
共检索到360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祖光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连续发行国债十年,这对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市场物价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国债余额的增长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到1989年底,我国国债余额已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4%左右,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更高达75%左右。今后仅借新还旧,每年就需发行国债三、四百亿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蓝文勇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2007~2012年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409家上市公司发债的公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债券的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而发行公告的负影响不足以抵消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带来的积极效应,在整个窗口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芳
本文以我国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之间A股上市公司中曾作出可转换债券发行预案公告的12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预案公告效应。研究发现,在预案公告当日,股票价格显著下降,股票价格的负效应主要集中在预案公告前一日和公告当日两天之内,尤其是清洁样本的股票价格负效应比总样本更大一些。这说明,在我国市场把公司准备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告看作是一个"坏消息"。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清洁样本的预案公告日超额收益率与公司规模成反比,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成正比。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公告效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 刘伟林
在成熟的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投资者的投资依据之一,理论上对债券发行利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介绍国内外学者研究债券信用评级的成果,分析计量模型的选取和检验,依此说明模型的适用性;利用计量模型开展进行实证分析,阐述债券信用评级与发行利率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债券 信用评级 利率 计量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红生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 ,只要有严格的监管与惩罚制度 ,并且存有推出机制 ,那么 ,二级市场中的中央和地方债券就可以被认为是无差异的。如果存在恶意的投机性冲击 ,而不是本身的债券品质问题 ,那么 ,中央和地方财政就有责任联合救市 ,以稳定债券的市场价格 ,否则 ,不得干预市场 ,而采取暂停或退出机制。这样 ,中央和地方债券的发行价就可以保持基本相等。本文把Sims ( 1997)的关于EMU的债务控制模型拓展到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债券的发行模型 ,最后给出了WTO后我国地方债与中央债平稳发行与运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理论 原理 投机性冲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良芳
加速发展农林水利事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了使农业银行更好地为这个战略重点服务,推进农村金融业务改革,建议发行农林水利开发债券,筹集专项、长期资金。 发行农林水利开发债券的建议,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1)目前有了适宜的宏观环境,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物价指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日强 王峰娟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成为证券市场上热门的融资工具。本文拟在对国外绿色债券发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现状和发行特点,梳理各类型绿色债券的发行要点,并提出进一步发挥绿色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绿色企业进行绿色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日强 王峰娟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成为证券市场上热门的融资工具。本文拟在对国外绿色债券发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现状和发行特点,梳理各类型绿色债券的发行要点,并提出进一步发挥绿色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绿色企业进行绿色融资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群
借鉴以上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模式,结合中国债券发行的实践,中国的债券发行模式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在发行主体上,允许更多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未来的改革应该放宽条件,允许试点以外更多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考虑到地方政府举债和中央政府举债有很大的不同,中央政府可以借新还旧,而地方政府的债务承受能力远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皖宁
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正式发布,文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及实行规模限额管理。地方债存量置换将地方政府高息、短久期的银行贷款、委托贷款等负债形式置换成为低息、长久期的地方政府债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周期,有效解决了短期流动性问题,节约地方政府利息支出,腾挪财政收支空间,利于政府经济下行过程中扩大财政支出。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长利
作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创新工具之一,巨灾债券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连接,把发起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巨灾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我国亟待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可尝试通过发行农业巨灾债券,有效转移和分散农业大灾风险。我国发行农业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农业巨灾债券交易架构设计、发行农业巨灾债券步骤、农业巨灾债券产品设计、农业巨灾债券监管框架、会计与税收制度的建立、法律环境的完善等,需要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巨灾债券 监管框架 探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辉
与国债相比,地方债券具有自身的特征,其中包括信用风险、外债特性以及政策冲突等,因此其发行将受到制度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这就要求构造地方债券发行的制度框架和遵循市场化发行规则,渐进、稳妥地发展地方债券。
关键词:
地方债券 制度约束 市场约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公告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钦 刘红劭
债券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外部融资渠道,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融资期限缩短、保护条款增多、高评级企业融资占比提高等。本文用抵押品均衡理论来统一分析债券市场的这些结构性变化。理论上,任何金融合约都可以看作抵押品和承诺的组合。不同于以具体资产作抵押的债务合约(如银行贷款),债券隐性地以企业未来现金流(内在价值)作抵押,对不确定性更加敏感。在制度环境未能充分吸收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市场内生地调整合约和发行人结构:缩短期限、增加保护条款和提高利差、偏好更优质的抵押品(体现为高评级企业融资占比上升)。本文实证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可以解释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机制分析表明,平稳的政策保障可以增强企业内在价值预期的确定性,以及违约后抵押品处置的确定性,进而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本文进一步发现,企业对合约结构存在偏好顺序:高信用的企业倾向于保有控制权而缩短期限,低信用的企业则让渡更多控制权。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更精准的宏观政策等政策保障,增强基础制度建设,将有助于金融强国建设,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金永军 崔荣军
最近,我国债券相关主管机关正积极研究债券定向发行制度。该制度的立法本源是通过构建适合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投资者的发行豁免或简化制度,提高融资效率,形成多层次的融资渠道。美国从发行、转售和清算结算及登记托管等环节对定向发行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而我国的债券定向发行制度规定过于简单,条块分割明显,实践效果差。本文建议借鉴美国相关制度,完善我国债券的定向发行制度。
关键词:
债券 定向发行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