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8)
2023(9289)
2022(7657)
2021(6936)
2020(5453)
2019(12400)
2018(11947)
2017(23018)
2016(12445)
2015(13332)
2014(13224)
2013(12963)
2012(11883)
2011(10638)
2010(10777)
2009(10076)
2008(9958)
2007(8927)
2006(7989)
2005(7469)
作者
(34514)
(29075)
(28747)
(27855)
(18666)
(13891)
(12989)
(11213)
(11016)
(10244)
(10034)
(9919)
(9342)
(9187)
(9184)
(9150)
(8580)
(8475)
(8435)
(8403)
(7278)
(6954)
(6906)
(6677)
(6484)
(6464)
(6436)
(6262)
(5690)
(5607)
学科
(53170)
经济(53093)
管理(40049)
(33375)
(27684)
企业(27684)
中国(17525)
方法(17475)
(15732)
(15596)
数学(15255)
数学方法(15114)
(14180)
地方(14097)
业经(12741)
(11200)
环境(9774)
体制(9531)
(9219)
农业(9171)
(9128)
财务(9109)
财务管理(9085)
(8845)
银行(8834)
企业财务(8711)
(8579)
金融(8575)
(8443)
产业(8105)
机构
学院(175049)
大学(174287)
(73659)
经济(71909)
管理(65662)
研究(60942)
理学(56064)
理学院(55316)
管理学(54457)
管理学院(54115)
中国(46079)
(37735)
(36934)
科学(35860)
(29157)
财经(28522)
中心(28211)
(27553)
研究所(26079)
(25795)
(24901)
(23616)
经济学(23596)
业大(23549)
北京(23430)
师范(23387)
(23126)
(21817)
经济学院(21166)
财经大学(21130)
基金
项目(119752)
科学(96770)
基金(88819)
研究(88271)
(76665)
国家(76071)
科学基金(66905)
社会(59601)
社会科(56658)
社会科学(56646)
基金项目(47928)
(46416)
自然(42042)
自然科(41077)
自然科学(41068)
自然科学基金(40315)
教育(39986)
(39538)
编号(34215)
资助(34168)
(28012)
成果(27548)
重点(27415)
(26692)
(26551)
(25359)
国家社会(25190)
课题(25050)
创新(23938)
教育部(23245)
期刊
(86606)
经济(86606)
研究(55914)
中国(36515)
(29255)
管理(25059)
科学(24477)
学报(23915)
(23380)
大学(19019)
学学(18218)
(17673)
金融(17673)
教育(16337)
农业(15267)
财经(14692)
技术(13981)
业经(13641)
经济研究(13219)
问题(13015)
(12664)
(9201)
现代(9190)
城市(8751)
资源(8206)
科技(7933)
(7832)
(7672)
理论(7656)
技术经济(7615)
共检索到266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育城市南部"副中心"、强化城市地域功能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轴向扩展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优化的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调控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平军  何为  
经济核心区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呈现出明显的用地蔓延、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据此,选取长吉一体化经济核心区的中心城市——长春市为代表,进行区域层面的用地蔓延效应、蔓延态势及其蔓延调控路径的研究,以期实现我国城市蔓延研究的区域化,并为长春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春市用地蔓延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且蔓延态势将加剧,据此,从区际分工、职能转变、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等层面提出调控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勇  
分工、专业化与集聚效应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的城市物流布局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宗海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多个城市政府共同联合参与的都市圈或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融入国际竞争与分工成为我国大都市地区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本文以空间功能要素集聚与扩散特征为判据,将都市圈的演化过程分为四种状态、三个阶段,并依据于此对济南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空间矛盾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济南都市圈处于由"中心城市绝对集中的空间状态"向"中心城市相对集中的空间状态"转变的转型期,即都市圈发展雏形阶段的后期,并将进入都市圈成长阶段。最后针对济南都市圈核心都市区实力不强、都市圈功能不密、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等三大核心空间问题,提出了空间优化调控的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瑞秋  庞颖  刘艳军  
利用我国2000年五普的数据,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长春市社会空间结构。根据因子生态分析的结果,得出2000年影响长春市社会空间结构的5个主因子为:知识分子阶层、一般工薪阶层、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一般员工阶层、低素质的蓝领阶层和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外来人口阶层。运用聚类分析技术划分的2000年长春社会区类型为:人口密集的工人聚居区、人口密集的老城区、近郊工业人口聚居区、知识分子聚居区、远郊农业人口聚居区和近郊城镇人口聚居区。同时,这6类社会区形成了以同心圆模式为主,综合扇形和多核心结构要素的空间结构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军  黄馨  
宏观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是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的基础,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是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主要力量。为反映中国城市长时间序列上社会制度变迁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探讨20世纪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利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基于历史分析和因子生态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殖民主义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3个阶段的社会空间类型,在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背景下,长春社会空间分别呈现出"民族隔离"、"单位分化"和"破碎化"的主要特征。外来政治势力的侵入,职业上从属于不同"单位"的社会群体居住空间差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群体的分化是各时期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力量,并且随着制度变迁和城市空间演化,其产生的空间叠加和累积效应不断作用并持续重构着城市社会空间。本文可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动态分析的案例成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利伟  冯长春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困扰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根据其演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3个发展阶段:勘探兴起期、鼎盛繁荣期、枯竭转型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呈现出多个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梳理了不同演化阶段的表征。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体制痼疾、路径依赖和外部不经济三大困境,亟需综合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进行规划引导响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秋芳  王劲草  王杰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动态演化与环境质量的内在关联,采用夜间灯光卫星数据构建单中心指数,表征城市空间结构,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考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PTM)从地理区划、城市规模维度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减排效应的异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交通运输在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单中心指数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碳排放抑制效应。在城市规模尺度上,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减排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异质特征,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能够通过铁路营运里程降低和私人交通需求降低等交通运输机制实现碳减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付友  李诚固  陈才  邹海天  
利用1995、2003、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借助于ArcGIS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总体以"飞地式+轴带式"扩展为主,但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2在扩展方向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整体经历了"西南、南、东南方向—西北偏北、南部—东北方向"的空间变化过程;3在演化特征上,长春市居住空间主要集中于城市核心区,但居住空间梯度推移趋势显著,郊区化特征显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政府的调控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规划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卫国  赵彦伟  盛连喜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和科学依据。该文提出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并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长春市为例进行研究。在长春市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长春市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和景观格局特征等,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域规律。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利用GIS和RS技术,把长春市划分为4个一级、3个二级、9个三级生态功能区,最后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等因素,提出了各生态系统分区调控对策,为长春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施雯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呈现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再生产的演化特征。在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过程中,资本和权力间的耦合成为推动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及演化的根本动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雁鹏  庞瑞秋  王唯  
长春市开发区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及空间结构的变化。本文以长春市4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各开发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拓展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进而讨论开发区的建设应选择点轴式发展模式,关注空间的拓展质量,协调各空间结构的布局、用地功能的有机混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长春市与开发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城市蔓延是当今世界许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春城市蔓延特征逐渐凸显并日趋严重,随之产生许多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与空间扩散、开发区建设、机动化与交通设施建设、住宅扩散与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规划的宏观导向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长春的城市蔓延。为遏制长春"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和进一步的城市蔓延,借鉴国内外有效控制城市蔓延的相关理念和应对策略,从城市增长模式、空间优化布局、房地产开发控制与引导、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耕地与生态系统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城市发展过程中消减城市蔓延的调控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缚龙  
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与规划管理吴缚龙建筑管理如间距、红线、密度、层高、立面与环境的协调等相对较易实现,而城市规划的空间总体格局实现起来就困难多了,经过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力量的干扰后往往面目全非。因此有必要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规划管理。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