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5)
2023(2214)
2022(1874)
2021(1754)
2020(1499)
2019(3401)
2018(3365)
2017(6400)
2016(3580)
2015(3911)
2014(3848)
2013(3941)
2012(3812)
2011(3461)
2010(3461)
2009(3052)
2008(2975)
2007(2528)
2006(2279)
2005(2114)
作者
(11933)
(10226)
(10084)
(9727)
(6585)
(5102)
(4475)
(3997)
(3971)
(3685)
(3607)
(3591)
(3434)
(3327)
(3293)
(3175)
(3158)
(3057)
(3014)
(2827)
(2568)
(2548)
(2493)
(2417)
(2300)
(2274)
(2253)
(2170)
(2098)
(2049)
学科
(15183)
经济(15171)
土地(8622)
(7185)
管理(6111)
(5773)
(5114)
地方(4750)
方法(4337)
数学(3979)
数学方法(3937)
经济学(3926)
农业(3432)
问题(3371)
(3235)
企业(3235)
中国(3161)
(2859)
城市(2799)
税收(2672)
(2634)
环境(2558)
资源(2550)
(2402)
(2311)
业经(2286)
(2262)
生态(1953)
城市经济(1839)
(1810)
机构
大学(48677)
学院(48273)
研究(21219)
中国(16930)
管理(16617)
科学(16123)
(15783)
经济(15292)
(14088)
理学(13804)
理学院(13526)
管理学(13120)
管理学院(13041)
(12780)
(11782)
农业(11334)
研究所(11034)
中心(10798)
业大(10789)
资源(9088)
(8944)
(8766)
(8411)
北京(7951)
(7774)
(7752)
师范(7678)
(7639)
农业大学(7516)
环境(7293)
基金
项目(36564)
科学(28469)
基金(26858)
(25587)
国家(25416)
研究(22637)
科学基金(20747)
自然(15659)
自然科(15235)
自然科学(15231)
基金项目(14969)
自然科学基金(14928)
(13527)
社会(13434)
(13193)
社会科(12639)
社会科学(12632)
资助(10314)
教育(9451)
重点(9043)
编号(8765)
计划(8714)
(8261)
科技(8101)
(7747)
科研(7564)
(6984)
(6854)
创新(6693)
专项(6530)
期刊
(19433)
经济(19433)
中国(14474)
研究(12751)
(12315)
科学(11616)
学报(11265)
农业(8277)
大学(7371)
学学(7156)
资源(6673)
国土(5370)
土地(4957)
(4569)
(4448)
管理(4346)
(3673)
金融(3673)
业经(3197)
业大(3152)
林业(3076)
问题(2890)
(2801)
(2786)
教育(2785)
地理(2782)
科技(2647)
自然(2646)
技术(2616)
城市(2599)
共检索到76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董会和  李诚固  
通过历史数据资料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实证分析与归纳总了结法,对长春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制定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德力格尔  袁家冬  李媛媛  
依据1995、2003、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3年卫星影像图,借助Arc GIS技术,综合运用分布重心方法和空间关联分析法,对长春市工业空间格局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春市工业空间整体经历了"东南方向—西南方向—东北方向"大规模开发过程;2工业用地整体分布具有空间正相关特征,在部分近邻区域具有集聚性,但集聚程度呈现出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3工业用地空间集聚情况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工业空间变化呈现出"主导地域集中—交通轴向扩展—轴间指状填充"的特点;4工业空间扩展模式遵循"扇形结构模式—圈层结构模式—扇形+圈层结构模式"的规律。研究认为自然条件、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政府调控作用以及交通机制是长春市工业空间时空演化特征的驱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雪微  王士君  宋飏  冯章献  
利用长春市1995、2005和2009年遥感影像图及相关统计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及SPSS统计分析方法,总结14年长春市交通演变规律以及三个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长春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关系。研究认为:11995—2009年交通对城市土地扩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生产要素的外迁以及建设用地的扩张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2沿交通干线建设用地与耕地扩张呈现明显的廊道效应,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的流失与交通线的距离关系越来越密切,距交通沿线距离越近,建设用地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反之建设用地所占比重逐渐减少;3长春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沿对外交通和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干线成为建设用地的主要扩展轴。交通要素成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交通干线不断延伸,造成建设用地盲目扩张,耕地逐渐流失。因此,长春市未来发展中应适当优化城市交通建设格局,稳定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速率,以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志华  
本文在系统、客观地分析长春市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背景、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针对长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王颖  
各种"流"是城市内在空间结构组织的微观主体,为城市蔓延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为动态、微观和系统的分析视角。据此,基于"流"视角,以长春市为例,运用弹性系数测度其蔓延程度,用紧凑度、破碎度和轴带扩展度分析其蔓延扩展方式,并从产业、空间结构、体制环境和地理区位的演变等方面透视了"流"之于长春市蔓延的作用机理。最后从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征地制度、分税制、财政转移支付等视角提出对策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黄安民  孔强  
长春市城市游憩者行为特征研究吴必虎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黄安民,孔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StudyontheBehaviour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HolidayMakersintheCityofChangchun¥WuBihu...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波  李诚固  刘伟  马佐澎  
利用长春市2005年、2011年和2017年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方法,探讨城市健身空间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春市健身空间的数量与规模均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各类健身空间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并形成了基于城市更新的综合性健身空间、教育与旅游驱动的文体游憩型健身空间、科研机构集聚下的单位专属型健身空间和多因素推动的城市新区型健身空间4种空间演变模式;交通可达性、人口密度和市中心的辐射作用是健身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不同类型健身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倩  李诚固  申庆喜  张婧  马佐澎  周国磊  
以长春市中心城区2002、2008和2014年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为例,综合运用圈层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平均最邻近指数测度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等GIS模型,讨论了长春市中心城区医疗设施的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医疗设施建设仍以城市核心区集聚为主,综合医院呈现"单核心"空间结构。社区医院"多核心"空间结构已经形成,空间分布日趋均衡;从空间集聚程度看,医疗设施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时段内医疗设施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从空间扩散速度看,医疗设施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比值在"二环"以外逐年下降,表明医疗设施外围建设严重滞后;从空间扩散方向看,医疗设施与居住用地扩散方向整体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问题,医疗设施尤其是综合医院扩散方向与居住用地相比更偏东南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倩  李诚固  申庆喜  张婧  马佐澎  周国磊  
以长春市中心城区2002、2008和2014年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为例,综合运用圈层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平均最邻近指数测度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等GIS模型,讨论了长春市中心城区医疗设施的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医疗设施建设仍以城市核心区集聚为主,综合医院呈现"单核心"空间结构。社区医院"多核心"空间结构已经形成,空间分布日趋均衡;从空间集聚程度看,医疗设施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时段内医疗设施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从空间扩散速度看,医疗设施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比值在"二环"以外逐年下降,表明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乐  张树文  李颖  谢云峰  匡文慧  
基于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反演长春市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春市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定量描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地表温度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组合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长春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在城市热岛内部,地表温度差异也很显著;②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平均值排序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建筑>其他用地>公共设施>绿地>水域;③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影响城市热环境,随着500m×500m格网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升高,不同用地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显著差异;④植被和水域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起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佳  张磊  
文章基于RRcgis10.0和FRagstats3.4软件,以长春市1984年、2014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主数据,采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等2个方向分析了该研究区近30年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以耕地为景观基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了复杂的双向变化,林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2)不同的景观指数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效应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最敏感的指数有斑块面积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其次是斑块个数和平均形状指数,最不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散布与并列指数;(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付友  李诚固  陈才  邹海天  
利用1995、2003、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借助于ArcGIS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总体以"飞地式+轴带式"扩展为主,但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2在扩展方向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整体经历了"西南、南、东南方向—西北偏北、南部—东北方向"的空间变化过程;3在演化特征上,长春市居住空间主要集中于城市核心区,但居住空间梯度推移趋势显著,郊区化特征显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政府的调控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规划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宝涛  王冬艳  刘惠清  
将线性加权和法、剪刀差方法、耦合协调模型结合,以长春市为例,分析评判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健康利用的协同演化关系。结果表明:1长春市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土地健康利用呈曲折缓慢上升趋势;2剪刀差α先平缓波动后快速上升,其协调演化形势紧张;3耦合度C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说明其协同作用增强,但仍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D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说明其协同作用的协调程度改善,但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健康利用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其发展水平、演变趋势直接影响二者的协同演化关系,未来发展应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高度重视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亚福  李成员  左洪亮  
国有企业用地基本状况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用地优先。特别是自身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在以往粗放用地的情况下,企业用地规模较大。长春市区的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生产经营性用地达到近286平方公里,占市区国有非农建设用地总量的201%。如果加上生活性用地和派出机构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周琳  赵爱栋  
研究目的: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出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研究不同主体功能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DPCSIR模型、熵权法、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2003—2011年中国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仅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在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其他区最高,优化开发区次之,重点开发区最低;(3)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对前期依赖性较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环境治理投资额、人均绿地面积等对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具有明显激励作用,而地均能源消耗有显著的滞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