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3)
- 2023(11483)
- 2022(10208)
- 2021(9575)
- 2020(7909)
- 2019(18338)
- 2018(18371)
- 2017(34962)
- 2016(19109)
- 2015(21388)
- 2014(21198)
- 2013(20917)
- 2012(19051)
- 2011(16966)
- 2010(16685)
- 2009(14812)
- 2008(14083)
- 2007(12021)
- 2006(10458)
- 2005(8898)
- 学科
- 济(74668)
- 经济(74596)
- 管理(54888)
- 业(52136)
- 企(43163)
- 企业(43163)
- 方法(35837)
- 数学(31124)
- 数学方法(30749)
- 农(19652)
- 学(18795)
- 中国(18061)
- 技术(17203)
- 财(16701)
- 业经(16462)
- 地方(14598)
- 农业(13567)
- 理论(12908)
- 贸(12292)
- 贸易(12287)
- 环境(12037)
- 和(11986)
- 易(11932)
- 制(11129)
- 务(10608)
- 财务(10540)
- 财务管理(10525)
- 划(10141)
- 教育(10026)
- 企业财务(9979)
- 机构
- 大学(265142)
- 学院(262862)
- 管理(108577)
- 济(99609)
- 经济(97310)
- 理学(94711)
- 理学院(93661)
- 管理学(91919)
- 管理学院(91461)
- 研究(85979)
- 中国(62222)
- 京(57080)
- 科学(56410)
- 农(43557)
- 所(42809)
- 财(42400)
- 业大(42306)
- 中心(39789)
- 研究所(39492)
- 江(37362)
- 北京(35628)
- 范(35303)
- 财经(35066)
- 师范(34987)
- 农业(34340)
- 经(32073)
- 院(31648)
- 州(30687)
- 技术(29910)
- 经济学(28938)
- 基金
- 项目(189906)
- 科学(148888)
- 研究(138132)
- 基金(137285)
- 家(120122)
- 国家(119170)
- 科学基金(102545)
- 社会(84889)
- 社会科(80448)
- 社会科学(80425)
- 省(74396)
- 基金项目(74026)
- 自然(68207)
- 自然科(66611)
- 自然科学(66598)
- 自然科学基金(65372)
- 教育(63157)
- 划(62817)
- 编号(57108)
- 资助(55686)
- 成果(44830)
- 重点(42237)
- 部(41234)
- 创(40179)
- 发(39819)
- 课题(38500)
- 创新(37481)
- 科研(36592)
- 大学(35268)
- 项目编号(35079)
- 期刊
- 济(104153)
- 经济(104153)
- 研究(72521)
- 中国(51267)
- 学报(43330)
- 科学(40501)
- 农(38506)
- 管理(38153)
- 大学(31821)
- 教育(30877)
- 财(30130)
- 学学(29590)
- 农业(27565)
- 技术(25886)
- 图书(18144)
- 业经(17195)
- 融(16800)
- 金融(16800)
- 财经(15876)
- 经济研究(15792)
- 科技(14978)
- 业(14203)
- 技术经济(14032)
- 理论(13655)
- 问题(13502)
- 经(13402)
- 资源(13240)
- 情报(13066)
- 实践(12839)
- 践(12839)
共检索到371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郜允兵 高秉博 李晓岚 潘瑜春 张晓东
研究目的:研究支持一调、二调海量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变化分析及趋势预测的高效索引技术。研究方法:在分析格网索引、HR索引基础上,针对常用土地利用时空数据模型应用场景,提出了适于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检索的混合时空的索引方法。研究结果:(1)以行政区边界来划分空间格网,在格网基础上以变更调查年为时间标尺建立对应的HR树索引,将基态现状和变更增量时空对象的索引信息保存为索引结点,建立了基于格网与HR树的混合时空索引结构;(2)基于此索引结构,研究并实现了时空混合索引树生成、索引查询、索引删除、索引新增的具体算法。研究结论:以某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几种典型情境为例,对比分析了格网索引、HR索引和混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峻屏 黎夏 艾彬 叶嘉安 陈晓越 刘凯 卓丽
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往往具有特定的时/空变化特征,适合于采用案例匹配方法进行求解。但目前常用的案例推理多以静态推理为主,缺乏对动态变化过程的推理。论文利用案例的空间可重用性,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案例推理方法,通过分层随机采样挑选案例点,建立了试验区同步观测案例库,并对2005~2006年试验区15景Radarsat图像进行了时间序列影像分割,利用案例点的时间序列特征值对分割后的图斑进行时间序列相似性测度,生成时间序列案例匹配矩阵,并进一步得到变化图斑的土地利用转化类型和变化时间。最后,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对案例匹配结果进行了误差评价,在所有地类变化检测结果中,菜地由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风雷 王云鹏
本研究根据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支持下,基于Landsat卫星的TM和ETM+数据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监测,探讨了该区域1998-2003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本研究以1998-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数据与前人在该地区的相关研究(1978-1997)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理。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珠江三角洲 变化机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永涛 任国业 邓良基 高雪松 龚碧凯
采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以成都郫县古城镇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为研究内容,对预处理后的QuickBird影像进行多层次分割,建立分类体系,定义相应知识库,综合运用模糊分类器和最邻近分类器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试验区影像提取OA为87.04%,Kappa系数为0.8434,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能准确、快速的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关键词:
面向对象 信息 提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成柏 武学风
利用1978-2007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所统计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检验,协整估计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部门间的短期关系并不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间为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伟华 聂鑫 蒋卫国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转移矩阵方法只能在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之间相互比较而不能总结长期整体的变化规律,频繁项集不能导出变化序列。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序列分析模型。首先给出土地序列数据库的定义,然后根据土地序列数据实际特点和垂直格式的序列模式SPADE算法,给出土地变化序列模式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在以中国广西为实例的研究中,计算了1970s—2015年共7期22种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序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林地之间,部分林地转换为厂矿、采石场、交通道路等建设用地类型;城镇用地主要由旱地和水田转换而来;在研究期内没有任何一个土地单元转化成水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兵华 陈昊 赵立珍 杨元传
基于时序NPP-VIIRS夜间灯光、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构建GDP空间化模型,并结合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2013—2020年福州市经济空间差异性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对GDP空间化模型进行修正以提高单元网格精度和效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对较小尺度的经济空间分析具有意义。(2)将土地利用数据对应的各产业产值用于对GDP空间化模型修正,能够进一步提升单元网格的模拟精度。(3)从共时性比对来看,福州市的经济空间呈现东部GDP较高,西部和北部GDP以低值为主、高值零星分布的格局。从历时性来看,自2015年起,福州市GDP高值区域的扩张与GDP总值的增长速度明显提高,2018年后整体出现略微下降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靖培栋 宋雯斐
单汉字索引是中文全文检索索引技术中一个主要方法,此方法在索引的空间和检索的效率方面都存在不足。本文引入单元词索引,并分析试验数据,表明引入单元词索引后,索引的空间效率和检索的时间效率均有提高。
关键词:
信息检索 全文检索/单元词索引 检索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学刚 姚瑶 范文义
【目的】研究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扰动信息定量提取及其对树高估算的影响,为遥感反演森林参数(树高、生物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1984—2006年33期Landsat TM/ETM+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其进行缨帽变换提取缨帽角(TCA)和缨帽距离(TCD)2个扰动监测指数,采用时间轨迹分析方法(LandTrendr)对TCA与TCD指数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分别提取扰动发生的前一年(DBYEA)、扰动发生前的光谱值(DBVAL)、扰动持续时间(DDUR)、扰动量级(DMAG)、扰动后开始修复的时间(RBYEAR)、扰动后开始修复的光谱值(RBVAL)、修复量级(RMAG)和修复持续时间(RDUR)8个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基于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与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森林扰动参数2组变量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估算树高。【结果】采用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结合基于TCA和TCD提取的16个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建立的树高反演模型预估精度比采用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建立的树高反演模型预估精度提高6.34%,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0.50 m。树高反演模型中基于TCA提取的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变量重要性高于基于TCD提取的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变量重要性。【结论】基于LandTrendr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能够增强反射率与树高之间的相关性,提高遥感树高模型的反演精度,基于TCA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对树高的解释能力高于基于TCD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新长,潘琼,赵元
时空结构分异分析是以GIS叠置分析为辅助手段。目前描述空间结构分异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方位上的差异。由于按方位划分的空间单元并不具有均等的土地面积,因而其变化速度就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可比性。文章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创建性的引入了年均变化强度指数这一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土地利用的时空结构分异特征,它实质就是用各空间单元的土地面积对其年均变化速度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种土地类型的变化速度具有可比性,得出各不同用地类型的时空结构分异情况,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达到全面把握土地变化规律的目的。该研究方法有助于从总体上全面掌握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的趋势与特点,对发达地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海荣 蔡玉梅 何挺 吕春燕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应关注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土地预测与模拟、土地利用规划等技术以及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标准的研究。研究结论: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研究,推进形成集成创新成果;三是加强成果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四是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村尺度 规划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伟 李召良
为了分析2006年四川重庆地区夏季干旱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选取该地区多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结果(重构的EVI数据以及HANTS分析得到相应频率对应的振幅和相位),分析干旱对该地区的影响,同时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加以补充说明。将干旱年份和正常年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EVI时间序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干旱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振幅和相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干旱的影响范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周婷婷
制造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13年间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选取能源强度、能源价格、技术投入和企业规模几个变量构造模型,使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能源价格、技术投入和企业规模均能引起能源强度的反向变化趋势,弹性系数反映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提高中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强度 制造业 协整检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周婷婷
制造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13年间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选取能源强度、能源价格、技术投入和企业规模几个变量构造模型,使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能源价格、技术投入和企业规模均能引起能源强度的反向变化趋势,弹性系数反映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提高中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强度 制造业 协整检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礼山 李满春 伍阳 夏南 程亮
卫星遥感是耕地资源调查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耕地提取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光学遥感成像过程易受光照和大气条件影响,在云雨多发地区所能获取的可用数据十分有限;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全天时、全天气进行对地观测,但受斑点噪声影响,少见利用其构建时间序列进行信息提取的研究。本文研究了SAR影像时间序列在耕地提取中的适用性,利用江苏省徐州市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11景ENVISAT ASAR影像构建时间序列,目视选取30个5像元×5像元大小的耕地样区,分别统计样区内(相邻位置)与样区间(不同位置)耕地时域后向散射特征的一致性(变异系数);然后利用欧氏距离法、相关系数法以及动态时间弯曲法(DTW)进行研究区的耕地提取。结果显示:相邻位置耕地像元后向散射特性较为一致,平均变异系数为9.96%;不同位置耕地像元后向散射特性一致性也较好,平均变异系数为15.27%。在所选的3种方法中,相关系数法耕地提取精度最高,正确率与完整率分别为86.25%与80.70%;欧氏距离法精度次之,正确率与完整率分别为76.40%与71.93%;DTW效果较差,正确率和完整率分别为62.15%和77.78%。SAR影像时间序列作为一种新的数据组织形式,可用于耕地的有效提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