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69)
2023(23023)
2022(19885)
2021(18431)
2020(15741)
2019(35748)
2018(35290)
2017(67288)
2016(37179)
2015(41531)
2014(41409)
2013(40650)
2012(37360)
2011(33971)
2010(34164)
2009(31980)
2008(31562)
2007(28398)
2006(24961)
2005(22361)
作者
(109973)
(91896)
(91267)
(87103)
(58286)
(44231)
(41576)
(35916)
(34871)
(32842)
(31190)
(30950)
(29414)
(28969)
(28630)
(28407)
(27786)
(27166)
(26514)
(26359)
(23024)
(22620)
(22400)
(20913)
(20701)
(20474)
(20415)
(20396)
(18713)
(18130)
学科
(156230)
经济(156042)
管理(108278)
(98546)
(82343)
企业(82343)
方法(65662)
数学(56895)
数学方法(56160)
中国(40310)
(40196)
(38807)
(34711)
业经(32963)
地方(31392)
(31367)
(26863)
贸易(26846)
(25988)
农业(25391)
(25181)
财务(25085)
财务管理(25027)
理论(24525)
(24222)
银行(24134)
企业财务(23694)
(23513)
金融(23506)
(22965)
机构
大学(530036)
学院(529142)
(212339)
经济(207604)
管理(200078)
研究(182586)
理学(172026)
理学院(170021)
管理学(166639)
管理学院(165705)
中国(136675)
科学(115268)
(113126)
(99554)
(94053)
(94019)
研究所(85496)
业大(83030)
中心(82905)
(79771)
财经(78797)
农业(74162)
(71329)
北京(71265)
(68576)
师范(67743)
(65889)
经济学(64499)
(63753)
财经大学(58247)
基金
项目(355676)
科学(276760)
基金(256232)
研究(252508)
(226157)
国家(224307)
科学基金(190558)
社会(157928)
社会科(149523)
社会科学(149481)
(140019)
基金项目(135193)
自然(126232)
自然科(123294)
自然科学(123255)
自然科学基金(120996)
(118148)
教育(117016)
资助(106248)
编号(102284)
成果(83492)
重点(80433)
(77048)
(75315)
(73071)
课题(71419)
科研(68626)
创新(68358)
计划(66197)
大学(65883)
期刊
(237830)
经济(237830)
研究(154264)
中国(103407)
学报(92293)
(85081)
科学(80489)
(78905)
管理(74041)
大学(68557)
学学(65020)
农业(57156)
教育(55379)
(48187)
金融(48187)
技术(45671)
财经(39372)
经济研究(38534)
业经(37537)
(33826)
问题(31412)
(29860)
(26793)
技术经济(25536)
图书(25372)
统计(25176)
科技(24861)
理论(24449)
(23808)
业大(23369)
共检索到787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嘉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逐渐建立住房市场长效调控机制。长效调控的构建要以遵循市场规律为前提条件。理顺宏观经济作用住房市场的外生性影响机制对于有的放矢地构建长效机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住房市场与宏观经济相互作用的经典研究,系统梳理宏观经济对于住房市场供给、需求两侧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宏观经济与住房市场的"双侧绑定假说",构建了"经济增长效应"与"收入效应"双效应影响机制框架,并对于两个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城市房屋产权的初始安排串联起住房市场供需两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内生关联。在国有产权退出和私人产权进入住房市场的系列产权安排过程中,形成了牵涉多方主体的激励相容。2)经济增长对于住房市场供给端——住房投资长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增长对于需求端——住房价格长期有显著影响,但是在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影响方向相反。3)基于两个效应对于住房市场的显著影响,应当按照供给需求两侧,科学审慎地制定调节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综合调控方案。在抑制房价时,要特别注意制定能够形成长期稳定预期的调控政策,并配合产业部门创新和金融创新,创造多元化资产配置选项,逐步形成体系完善的住房市场长效调控机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赵华平  李斌  
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10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的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下的房价和租金之间的关系因城市而异。杭州、上海、广州、青岛等东部经济区沿海城市,房价与租金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投资性需求占主导,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大,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较小;银川、昆明、太原、西安、呼和浩特等中西部经济区城市,房价与租金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房地产市场更多为刚性需求,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小,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最大;南宁、武汉、兰州、大连、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由于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房地产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具有竞争性和替代性,使得房价与租金呈现负相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政府对城市住房市场制定并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将有效地缓解城市住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多层次的城市住房供给体系将逐渐形成,既逐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又保证城市住房产业和住房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和人民币持续移步升值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城市住房的巨大潜在需求将不断释放,城市住房产业和住房市场将在周期性波动中实现长期发展,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市场的区域性差别将趋于缩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尚教蔚  
"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始终贯穿着我国的住房市场,近期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特点明显,住房市场在住房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此外,住房市场推动和带动了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但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缓解,导致房价快速上涨。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义  余玫容  
尽管目前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库存",但从全国大局来看,其核心内涵仍是不同地区根据实际住房市场供给水平、需求能力以及住房市场性质等因素,协调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即选择供给侧、需求侧两者相结合的针对性调控政策。运用四象限模型将住房调控政策划分为供给侧扩张、供给侧收缩、需求侧扩张、需求侧收缩四类政策,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A、B、C、D四类城市:不同城市的住房市场类型不同,其适用的供给侧、需求侧调控政策明显不同。长远来看,为了提高住房调控政策效率,加快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义  余玫容  
尽管目前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库存",但从全国大局来看,其核心内涵仍是不同地区根据实际住房市场供给水平、需求能力以及住房市场性质等因素,协调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即选择供给侧、需求侧两者相结合的针对性调控政策。运用四象限模型将住房调控政策划分为供给侧扩张、供给侧收缩、需求侧扩张、需求侧收缩四类政策,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A、B、C、D四类城市:不同城市的住房市场类型不同,其适用的供给侧、需求侧调控政策明显不同。长远来看,为了提高住房调控政策效率,加快我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把握相关政策适用性条件的基础上,匹配城市住房市场实际情况因城施政、分城调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娄文龙  胡象明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勇  
如何调控住房市场以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经济硬着陆风险,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棘手难题。在构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以动态贷款价值比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宏观审慎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能很好地达到稳定住房价格的目标,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2)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会使住房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下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影响更显著,能有效防范住房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引发的经济硬着陆风险。(3)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会使货币政策冲击和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许伟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住房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并重点探讨商品生产部门投资效率下降的背景下,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及组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住房市场杠杆率上升,会放大住房部门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当扰动来自于商品生产部门投资效率变动时,住房市场波动呈逆周期变化,需求管理可稳定产出,但会助长房价或挤出私人投资;结构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可有效稳定产出,缓解住房市场波动;宏观审慎管理能有效平抑房价,但会加大产出波动。在难以精准识别减税降费力度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减税降费等结构性措施构成的次优政策组合可以较好地兼顾稳增长、控房价和调结构,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许伟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住房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并重点探讨商品生产部门投资效率下降的背景下,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及组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住房市场杠杆率上升,会放大住房部门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当扰动来自于商品生产部门投资效率变动时,住房市场波动呈逆周期变化,需求管理可稳定产出,但会助长房价或挤出私人投资;结构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可有效稳定产出,缓解住房市场波动;宏观审慎管理能有效平抑房价,但会加大产出波动。在难以精准识别减税降费力度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减税降费等结构性措施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项勇  陈兰  庞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有供求关系、土地价格、居民收入水平、经济政策等。选择了35个城市,对其经济实力、生活质量、城市品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数据搜集整理,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格正相关且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影响城市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生活质量,城市价值综合得分最高的东部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美喆  柒江艺  
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数字经济在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环境规制力度的加大是否有助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还有待探讨。选取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两类环境规制手段,基于2009—2020年我国281个地级市(未含港澳台地区城市)样本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显著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影响为负,遵循成本效应占主导;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影响为正,创新补偿效应占主导。数字经济有助于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并逆向调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负向影响,正向调节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抑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强化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动态性、空间溢出性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规制和数字经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负向影响程度最高的是东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影响在西部地区不显著,数字经济对环境规制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更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负向影响趋于减弱,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正向影响趋于增强,数字经济的正向调节效应不断凸显。我国应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使用,实现环境规制从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彩  石荣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探讨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会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等方法,研究了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同地理位置相挂钩,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东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西部影响力度最弱。进一步通过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能够通过产业升级、收入水平和商品房价格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崔光灿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995—2006年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房地产价格明显受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且房地产供给、收入等基础性宏观经济变量在中长期也决定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明显影响到宏观经济稳定,房地产价格上升会增加社会总投资和总消费,房地产投资通过"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始终明显,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因此,当前要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必须稳定房地产价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长春  王思竹  
文章从传导机制分析房地产的需求与发展,剖析198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监管调控政策效应,探讨建立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和保障发展权出发,建立区域—城市的"人—业—地—财(钱)"相挂钩的建设用地政策;以城市或城市群为核心,因地因城,建立"业—人—地—房"联动,差别化的"土地、金融、财税、投资"政策;建立城镇居民住房梯度供应和消费体系和逐级过滤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摸清家底,搞好规划,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新建经济租赁住房;规范金融和中介市场运行,去杠杆,遏制投机;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