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1)
2023(8492)
2022(7090)
2021(6302)
2020(5063)
2019(11346)
2018(11300)
2017(20749)
2016(11622)
2015(12984)
2014(13295)
2013(12987)
2012(12744)
2011(11654)
2010(11975)
2009(11016)
2008(10720)
2007(9795)
2006(8972)
2005(8357)
作者
(35662)
(29670)
(29591)
(28028)
(18985)
(14209)
(13402)
(11609)
(11543)
(10769)
(10287)
(9990)
(9921)
(9684)
(9520)
(9135)
(8785)
(8691)
(8505)
(8466)
(7890)
(7444)
(7236)
(6900)
(6802)
(6773)
(6713)
(6638)
(6188)
(6111)
学科
(55095)
经济(55034)
管理(27136)
(25593)
地方(21281)
中国(19933)
(17535)
企业(17535)
(16662)
方法(14617)
业经(12738)
地方经济(12485)
数学(12370)
(12366)
数学方法(12261)
农业(11575)
(11266)
(10965)
银行(10941)
(10810)
金融(10803)
(10760)
(10535)
(9627)
环境(8881)
(8550)
(8414)
贸易(8401)
(7984)
发展(7850)
机构
学院(165469)
大学(162369)
(67718)
研究(67131)
经济(66127)
管理(55046)
中国(50871)
理学(45225)
理学院(44584)
管理学(43690)
管理学院(43377)
科学(41401)
(36858)
(35746)
(33444)
研究所(32128)
(31661)
中心(29750)
(28075)
农业(26014)
(25075)
业大(24769)
师范(24736)
(24566)
北京(24052)
财经(23341)
(23176)
(22639)
(20978)
技术(20704)
基金
项目(104055)
科学(80268)
研究(78074)
基金(71019)
(62652)
国家(62055)
科学基金(51153)
社会(47976)
社会科(45343)
社会科学(45338)
(43712)
基金项目(36481)
(36003)
教育(35409)
编号(32361)
自然(30840)
自然科(30069)
自然科学(30061)
(29603)
自然科学基金(29479)
资助(29061)
成果(27685)
课题(24984)
重点(24449)
发展(23915)
(23510)
(21674)
(21389)
创新(20080)
(20078)
期刊
(88511)
经济(88511)
研究(55527)
中国(44785)
(32928)
学报(28576)
教育(25478)
科学(25449)
(23178)
管理(22817)
农业(22279)
大学(21131)
学学(19735)
(19543)
金融(19543)
业经(15935)
技术(15734)
经济研究(14396)
财经(11567)
(11561)
问题(11301)
(10108)
图书(8717)
(8495)
论坛(8495)
世界(8383)
(8197)
(8173)
商业(8156)
(8147)
共检索到280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庞通  刘建国  林伟  
2007年11月到2009年4月在海南黎安,以养殖多年的红褐色长心卡帕藻为材料,跟踪观察了四分孢子形成、释放、萌发以及配子体苗形态建成过程。结果表明,(1)该长心卡帕藻被确定为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形成和释放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2008年4月到2008年10月)。(2)人工诱导可促使四分孢子萌发并形成胚苗,胚苗色泽出现明显分化,有红褐色、黄绿色、深绿色、黄绿—红嵌合等不同类型。(3)四分孢子萌发率达到87.1%±7.2%,培养皿内胚苗平均日生长率为(6.3±1.1)%/d,在四分孢子萌发10d左右假根出现并于培养30d左右消失。(4)胚苗经过约5个月实验室培养发育成的配子体苗达到了下海挂养程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寿海洋  马清温  刘頔  李凤兰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土沉香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土沉香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均正常;花药4室,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组成,分别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的类型为腺质绒毡层,药壁形成方式为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体大多为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还利用扫描电镜对土沉香的成熟花粉进行了观察,发现成熟花粉呈球形,表面为具钝三角形投影的基柱所组成。萌发孔小,边缘不清晰,不易被观察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坚钦  
鹅掌楸为双珠被、厚珠心的倒生胚珠,并具有珠心喙、承珠盘等结构。蓼型胚囊,卵器极性化不明显,二极核与精核同时融合,反足细胞退化。在胚珠与胚囊发育过程中,淀粉经合点向珠被、珠心、胚囊转移,具向心运输、积累特征,在胚囊中淀粉仅在核四周出现。本文还提供了胚珠及雌配子体内部发育阶段与外部形态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发育与结籽率的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蔚辉  肖卫彬  
为探讨水蕨的生活史及其发育机制,采用土壤培养法,对粤东产水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蕨孢子于3月和11月播种,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培养12 d后萌发形成丝状体,接着发育形成原叶体;1个月后原叶体分化出精子器和颈卵器,第2个月形成胚,胚经过3~4个月的发育形成成熟植株,长出新的孢子叶;孢子发育成熟约需1个月;4~6月是水蕨营养生长的高峰期.水蕨以孢子繁殖为主,其原叶体上能长出新的原叶体或片状结构,形状大多不规则,雌雄同体.此外,水蕨具有1个原叶体上发育出多株孢子体的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新春  袁晓亮  林绕  娄永峰  方伟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雷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单子房,子房1室,内具1个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1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包括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2个极核组成的中央细胞以及多个反足细胞,助细胞具明显丝状器。雌配子体发育多数正常,不是造成雷竹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志勇  邵芬娟  刘亚娟  范俊玲  魏学智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来。5月上旬开始散粉,成熟花粉粒为单核花粉粒。散粉后,胚珠内的花粉萌发出一短的花粉管后休眠,第2年4月份开始分裂形成管细胞、不育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小孢子囊在小孢子叶基部远轴面和叶腋处都有发生,小孢子叶球为复合小孢子叶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树燕  丁雨龙  
Embryological characters of Arundinaria simonii f. heterophylla were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The anthers were tetrasporangiate in which the cytokinesis of microsporocyte in meiosis was successive type and the produced microspore tetrads were bilaterally symmetrical. The cells of tapetum layer wit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源  严兴洪  
为探明野生坛紫菜的性别真相以及野外的性别观察与室内遗传杂交实验所得性别结果相反的原因,对可能影响天然坛紫菜性别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8S rDNA保守区域的序列分析结果证实,野生坛紫菜群体中的雌雄同体与雌雄异体个体均属同一物种。坛紫菜颜色突变体与野生型间的杂交品系在天然条件下栽培所产生的F1叶状体出现了亲本色的分离与重组,95.6%的小叶状体(约5 mm)为由2~4色块构成的颜色嵌合体,它们长大后的每个色块只出现一种性别,颜色嵌合体也是性别嵌合体,该结果与室内杂交实验一致,这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坛紫菜的减数分裂位置与性别分离模式均未改变。但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近基部的1~2个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晨  李云  姜金仲  崔彬彬  
为了积累四倍体刺槐生殖生物学资料和为四倍体刺槐遗传改良奠定基础,对四倍体刺槐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花药壁由孢原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壁细胞发育而来,中层较早解体,绒毡层发育属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多形成四面体型的四分体,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弯生型胚珠,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为有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为8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园  桑子阳  陈发菊  马履一  
【目的】对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探讨其自然状态下结籽率低的原因。【方法】于2012年5月红花玉兰花芽分化开始每月采花芽1次,直至次年开花,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红花玉兰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结果】红花玉兰雌蕊成熟时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为单胞子发生型,成熟胚囊为7胞8核胚囊,蓼型胚囊发育方式。雄蕊花药四室,腺质型绒毡层,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结论】红花玉兰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该物种雌、雄蕊发育不是导致其濒危的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如梦  汪加魏  孙荣喜  丁菲  张露  宁晓丹  熊伟  詹丽红  吴南生  
[目的]观察南酸枣雌雄配子的发育过程,初步探究南酸枣雌雄蕊败育的发生原因。[方法]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法研究南酸枣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1)南酸枣雌雄异株、单性花,雄花无子房,雌花具退化雄蕊;雄花纵长大于3 mm时,花药成熟,子房纵长达3.5 mm时,胚囊成熟;(2)雄花成熟花药壁共分5层,由外向内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层中层、1层绒毡层,发育形式属基本型;(3)小孢子母细胞分裂形式属同时型,四面体型小孢子四分体,2-细胞型花粉,见3个萌发孔胞质囊;(4)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后期倒转;(5)雌花退化雄蕊的花药壁5层,雌花具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期绒毡层解体,小孢子解体后花药空囊,药室内壁略纤维状加厚,表皮此时退化;(6)南酸枣雄花从现蕾到散粉约25 d时间,雌花从现蕾到胚囊成熟约24 d时间。[结论]南酸枣雌雄配子发育模式与漆树科大多数种一致;雄花无雌蕊,系花芽发育过程中雌蕊原基退化所致;南酸枣未见退化胚珠,雌花退化雄蕊具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异常的小孢子四分体和小孢子,且绒毡层不正常解体,花药空囊,无花粉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王蕾  崔兰明  周蕴薇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绵枣儿的花芽分化、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绵枣儿的花为两性花,每朵花具有雄蕊6枚,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层)、绒毡层共5层细胞构成,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类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产生的四分体包括左右对称型与四面体型2种,成熟的绵枣儿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子房为3心皮3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胚囊的发育方式为英地百合型,成熟胚囊为7胞8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子  
以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比较了花蕾长度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重瓣玉簪的形成原因和分子机制奠定胚胎学基础。结果表明:玉簪胚囊发育为贝母型;花药为四室,腺质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三细胞结构,有2个较小的精细胞和1个较大的营养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加茹  孙鹏  韩卫娟  张嘉嘉  杜改改  傅建敏  李芳东  
为探究禅寺丸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观察是否存在花粉及胚囊败育现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禅寺丸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不同药室间及同一药室内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且有巨大花粉(未减数花粉)的产生。子房8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和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蓼型胚囊。禅寺丸花粉和胚囊发育过程多数正常,不仅可作为授粉树种,也可作为优良的杂交母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雪梅  吴树彪  牛天堂  王星玉  
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观察了大黍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淀粉动态。大黍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表皮细胞始终积累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内含物,该内含物经PAS、苏木精分别染色均呈负反应。表皮细胞外壁在花粉成熟时期略有增厚,且具小刺状突起。绒毡层细胞属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属连续型。成熟花粉粒富含较大颗粒的淀粉。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型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单核胚囊。4核胚囊进一步发育为4游离核与4细胞共存的8核胚囊。成熟胚囊属蓼型。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合点珠心细胞中淀粉不明显,在胚囊中合点端淀粉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