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0)
2023(4842)
2022(4071)
2021(3894)
2020(2998)
2019(7024)
2018(6889)
2017(12500)
2016(6724)
2015(7359)
2014(7453)
2013(7039)
2012(6727)
2011(6279)
2010(6680)
2009(6172)
2008(6279)
2007(5806)
2006(5381)
2005(4971)
作者
(18394)
(15332)
(15177)
(14675)
(10143)
(7191)
(6906)
(5877)
(5846)
(5794)
(5194)
(4973)
(4936)
(4919)
(4905)
(4801)
(4587)
(4487)
(4449)
(4414)
(3979)
(3731)
(3677)
(3591)
(3555)
(3473)
(3370)
(3349)
(3107)
(3009)
学科
(26576)
经济(26543)
管理(21648)
(20236)
(17064)
企业(17064)
方法(9413)
(8753)
中国(8455)
(8243)
(8124)
数学(7153)
数学方法(6988)
业经(6862)
理论(6671)
(6151)
(6006)
(5871)
贸易(5868)
(5710)
及其(5515)
农业(5496)
政策(5395)
(5383)
银行(5383)
(5219)
地方(4997)
(4807)
(4786)
金融(4786)
机构
学院(99539)
大学(98587)
(43435)
经济(42399)
管理(38675)
研究(33735)
理学(32541)
理学院(32223)
管理学(31758)
管理学院(31555)
中国(27028)
(23176)
(20563)
科学(17952)
财经(17188)
(16109)
(15947)
(15547)
中心(15225)
研究所(14233)
(13878)
师范(13820)
经济学(13341)
北京(13326)
(12603)
财经大学(12594)
(12354)
(12062)
经济学院(11750)
师范大学(10919)
基金
项目(58281)
研究(47558)
科学(46695)
基金(41780)
(34675)
国家(34323)
社会(30009)
科学基金(29938)
社会科(28348)
社会科学(28344)
教育(22257)
(22177)
编号(20639)
基金项目(20563)
(18722)
成果(18452)
资助(17691)
自然(17668)
自然科(17240)
自然科学(17235)
自然科学基金(16947)
课题(14739)
(13452)
重点(13025)
(12971)
(12908)
项目编号(12598)
(12592)
(12203)
(12111)
期刊
(53679)
经济(53679)
研究(34869)
中国(19942)
(17108)
管理(15467)
教育(14741)
(12687)
金融(12687)
(11573)
科学(11047)
学报(10180)
财经(8738)
经济研究(8632)
业经(8609)
技术(8534)
大学(8494)
学学(7790)
农业(7717)
(7575)
问题(6497)
(6157)
国际(5174)
现代(5088)
理论(4928)
(4738)
论坛(4738)
图书(4727)
技术经济(4663)
世界(4498)
共检索到159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东升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长寿时代,这将是关系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长寿时代的特征是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寿命延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的预期寿命每10年会增长2~3岁,若干年后,相当多的人可能进入百岁人生。与此同时,人口年龄结构从金字塔结构转变为柱状结构,平台期老龄人口占比超越1/4。本文完善了长寿时代的概念,认为长寿时代将是人口转变下的新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学术理论进行归纳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长寿时代的特征和形成,进而提出长寿时代将带来健康时代和财富时代,对社会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及各个方面造成影响。本文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人类社会对老龄人口占比增多现象的应对现状,对长寿时代给社会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指出长寿时代下会产生新形态的长寿经济,将在微观层面深刻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健康财富规划,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保持组织活力、承担社会责任。基于此,本文从社会、政府、企业3个层面探讨了长寿时代的解决方案,尤其强调企业应创新商业模式、引入共享及生态理念,对引导长寿时代下的产业变革与企业转型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封进   赵发强  
长寿时代的经济增长源泉正在发生变化,个人生命周期中的人力资本和健康风险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日益严峻的基金可持续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长寿时代的家庭储蓄行为和资产配置变化趋势,指出老年时期的储蓄和资产配置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分析了老龄社会中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和个体养老待遇下降之间的背离趋势,总结了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的主要经验。中国家庭储蓄率虽然很高,但家庭资产结构单一,难以满足长寿时代财富管理的需求。最后,本文对中国金融创新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世清  
国际寿险业在资本市场上尝试进行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同时,学术界也不断在探索长寿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阐述了关于连续型和触发型长寿债券的设计机制及其定价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长寿互换的设计机制和定价模型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其他长寿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机制和定价模型的研究动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仕强  
本文在一个考虑预期寿命趋势性延长的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探讨了人力财富、投资组合和退休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提高风险资产的持有份额和推迟退休年龄是人们应对长寿风险的理性策略;投资组合通过影响总财富从而对退休决策起着关键作用,而人力财富不仅可以通过总财富效应影响退休决策,还可发挥其作为不利冲击"缓冲器"的作用来影响投资组合;反之,退休决策作为劳动供给灵活性的体现也会影响人力财富的大小和投资组合策略。最后本文根据长寿风险与投资策略和退休决策的关系提出了现实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佳  
本文在三阶段世代交叠及两部门经济模型的框架下研究长寿风险对劳动者受教育年限、退休年龄及长期收入的影响。劳动者的一生分为教育、工作及退休三个阶段,本文采用经验—工资的倒U型曲线,分析劳动者的工作—闲暇决定和消费—储蓄决定。分析结果显示,长寿风险会增加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增加劳动者的长期收入。同时,根据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政府对劳动者征收的税率也会对劳动者决策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程度超过了长寿风险对劳动者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刘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基因检测和可穿戴便携设备等技术手段在寿险行业的深入应用,保险科技日益拓展了其应用潜能,已成为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寿险作为保险市场的主要险种,在保险科技时代面临着"基因检测+寿险""可穿戴设备+寿险""人工智能+寿险""多重联合技术+寿险"等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上述新机遇的同时,指出了保险科技的应用给寿险行业带来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现状,立足于寿险企业、保险监管和行业协会、保险科技服务商三个角度提出了保险科技时代加快寿险发展的一系列应对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唐思  
2016年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二孩时代。本文分析了中国二孩时代的背景及现状,探讨了二孩时代中国寿险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寿险业在二孩时代应重新厘定"二胎险"费率,防控承保风险;切实提高保险从业者专业素质,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加强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方便年轻父母投保等应对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乐  
目前,衡量一个地区人口长寿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该地区9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千分比。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反映出长寿人口群体内部年龄分布等更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到底长寿人口群体长寿到什么程度,这些更深层次的信息对研究人口长寿和应对人口高龄化问题会有很大帮助。为此,本文在原长寿人口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及修正,给出了人口长寿指数的新定义,并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各省区的人口长寿程度进行了更精确的统计测量及排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乐  
目前,衡量一个地区人口长寿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该地区9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千分比。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反映出长寿人口群体内部年龄分布等更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到底长寿人口群体长寿到什么程度,这些更深层次的信息对研究人口长寿和应对人口高龄化问题会有很大帮助。为此,本文在原长寿人口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及修正,给出了人口长寿指数的新定义,并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各省区的人口长寿程度进行了更精确的统计测量及排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忻  
日本经济学者后藤俊夫历时22年,通过对日本25000多家持续经营超过100年的企业的研究,发现日本的长寿企业中有儒家文化基因。日本注册的260多万家企业里,超过100年的企业达2.5万家,超过1000年的企业有21家。后藤俊夫表示"日本之所以长期传承匠心精神,就是因为这种‘为家人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即便要自我牺牲,也会继续这么做’的儒家文化的渗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才宝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的繁荣,人们对身心和谐的追求逐渐显著,欣赏自然,回归自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长寿乡作为延益生命奇迹的地方,吸引了大量"候鸟人"的迁徙,伴随着这种"迁徙"浪潮的不断高涨与当地居民的非理性的狂热,打破了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从生态伦理学视阈下研究长寿乡居民长寿的秘诀以及"候鸟人"的"迁徙"造成当地的生态伦理的困境,并针对这一困境提出一些参考性对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张莉  
在人口转变和健康转变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经步入长寿时代。人口健康作为国家战略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且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健康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渊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通过对比中美日三国人口和健康转变的特点,发现中国与美日两国在实现人口健康方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的实现路径是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在人口健康领域的积极作用,将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挖掘长寿时代的健康红利,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仕强  
基于死亡率免疫理论探讨保险公司长寿风险的自然对冲问题,研究年龄、性别与保险期限等因素与保单久期和凸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保险公司欲达到长寿风险的完全对冲,其寿险业务和年金业务必须达到的最小ρ比例应该等于年金和寿险保单的久期之比,表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选择调整寿险和年金业务的比例来对冲长寿风险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宁  袁晓倩  赵亮  
本文在利用泊松双线性模型对我国未来人口死亡率曲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采用长寿风险模型预测了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财务平衡状况以及最佳退休年龄和投资收益率的匹配组合。结论认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压力较大的是女性群体,因此应首先考虑提高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另外,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投资收益率下有最佳退休路径可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