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
2023(958)
2022(851)
2021(814)
2020(695)
2019(1605)
2018(1596)
2017(3046)
2016(1523)
2015(1707)
2014(1649)
2013(1789)
2012(1542)
2011(1435)
2010(1463)
2009(1261)
2008(1229)
2007(1131)
2006(1059)
2005(892)
作者
(5472)
(4718)
(4626)
(4436)
(3170)
(2377)
(2078)
(1824)
(1817)
(1757)
(1743)
(1630)
(1580)
(1492)
(1492)
(1450)
(1424)
(1424)
(1415)
(1404)
(1224)
(1222)
(1177)
(1125)
(1095)
(1088)
(1067)
(1036)
(1020)
(1012)
学科
管理(4989)
(4080)
经济(4077)
(3223)
产品(2671)
(2530)
企业(2530)
品管(2200)
(1968)
贸易(1966)
(1812)
(1566)
地方(1553)
业经(1512)
(1468)
电子(1423)
中国(1391)
网上(1345)
网上贸易(1345)
(1335)
方法(1232)
供销(993)
(993)
数学(920)
农业(908)
数学方法(882)
理论(865)
产业(864)
信息(821)
(785)
机构
大学(20932)
学院(20807)
研究(8850)
(6970)
科学(6913)
管理(6875)
中国(6027)
(5819)
理学(5765)
理学院(5664)
经济(5658)
业大(5586)
农业(5586)
(5547)
管理学(5519)
管理学院(5467)
研究所(5075)
(5030)
(3978)
中心(3853)
农业大学(3715)
(3543)
技术(3461)
(3384)
(3350)
北京(3261)
林业(3127)
实验(3077)
(3030)
(2983)
基金
项目(15677)
科学(10875)
基金(10275)
(10213)
国家(10155)
研究(9018)
科学基金(7861)
(6719)
自然(6278)
自然科(6137)
自然科学(6134)
自然科学基金(6039)
(5596)
基金项目(5554)
社会(4415)
资助(4260)
科技(4209)
社会科(4131)
社会科学(4131)
计划(3973)
教育(3892)
重点(3697)
编号(3377)
科研(3251)
(3222)
专项(3134)
(3118)
(3022)
创新(2972)
(2818)
期刊
(7850)
经济(7850)
学报(7413)
(6638)
科学(5279)
研究(5246)
中国(5226)
大学(5175)
学学(4983)
农业(4583)
管理(3765)
林业(3110)
(2844)
业大(2555)
教育(2192)
技术(2028)
(2015)
业经(1942)
农业大学(1878)
(1811)
金融(1811)
(1747)
科技(1595)
图书(1497)
商业(1308)
自然(1297)
经济研究(1219)
自然科(1219)
自然科学(1219)
(1203)
共检索到3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玉洁  
香椿叶片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为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6月 ,次高峰出现在 8月。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9:30 ,次高峰出现在 16 :30 ,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叶片光合能力等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香椿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10 0 μmol·m- 2 ·s- 1,补偿点为 5 3.9μmol·m- 2 ·s- 1。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35 .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超臣  李泽  李建安  刘书彤  张帆航  李艳丽  
为了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不同温度(8、28、38℃)下香椿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以盆栽5月龄香椿幼苗为试材,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不同温度下香椿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BR处理可提高不同温度下香椿幼苗叶绿素的含量,显著提高香椿幼苗生物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使香椿幼苗叶片组织加厚,叶片相对含水率(RWC)提升,并且提高了香椿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综上所述:喷施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适温下(28℃)香椿幼苗植株的生长,提高香椿幼苗在温度胁迫下的缓解作用和适应能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明灼  陈德根  彭方仁  梁有旺  李群  赵军  袁觉  王昆荣  朱卫红  
对8个种源香椿Toona sinensis种子的物理性状、发芽率、芽苗菜产量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长度、宽度、千粒质量存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含水量和发芽率存在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芽苗菜的长度、产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单株鲜质量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也存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②种子发芽率对芽苗菜产率和芽苗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种子千粒质量与芽苗菜氨基酸质量分数、芽苗菜长度、芽苗菜鲜质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芽苗菜的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明灼  李群  彭方仁  申鹭鹭  梁有旺  韩明慧  王昆荣  
以2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的产量、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①0,20,40,60,80 cm截干处理下,顶芽的感官品质差异不显著,侧芽的感官品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侧芽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侧芽的产量及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耿涌杭  许新桥  倪建伟  苏上  
[目的]对不同采收时期所得香椿复叶的粗蛋白、类黄酮、总硝酸盐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饲用香椿复叶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5月15日至11月1日逐月采收的香椿复叶为材料,测定其粗蛋白、类黄酮及总硝酸盐含量,并利用ORAC、DPPH、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综合营养及保健活性分析,筛选最适饲用采收时期。[结果]不同采收期,香椿复叶粗蛋白、类黄酮、硝酸盐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王鹏飞  方炳法  祝云祥  丰炳才  
对两片种源试验林9 a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香椿种源的地理变异基本上是与纬度相平行的南北倾斜的连续变异型式。在试验地区,参试的27个种源以浙江丽水,湖南邵阳、永顺、加禾、桃江,福建建阳种源生长最好,安徽太和、无为,湖北红安,陕西勉县等种源生长最差。选择优良种源,在8~9年生时,树高可获遗传增益16.3%~26.8%,胸径18.9%~40.0%,材积44.7%~99.1%.香椿种源的早期选择一般可从4年生开始。通过树高、胸径、冠长对材积进行相关选择,选择效率可达90.0%~99.0%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聚英  王军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为探讨香椿特征香气的组成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香椿香气成分,气相色谱--嗅闻法(GC--O)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GC--O--MS)辨识出在43个化合物中有2个化合物A和B具有香椿特征香气,又经GC--FPD检测器确定了A和B属于含硫化合物。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香椿在0、5及20℃下,特征香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下,化合物A和B含量基本维持恒定;5℃下A和B在前3d无明显变化,第6天A降低44.2%,B降低62.6%,第12天A和B分别降低了93.6%和97.4%;20℃下香椿特征香气迅速减少,第6天A和B分别降至3.2%和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古佳妍  习平根  李敏慧  姜子德  
通过对广州地区规模种植的野生蔬菜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紫背天葵Gynurabicolor DC.、香麻叶Corchorus capsularisL.、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Baroni、四稜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等的病害进行调查及病原菌鉴定,明确了8种真菌病害,分别是秋葵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malvae Roum.et Letendre、秋葵壳二胞叶斑病Ascochyta abelmoschiHarte...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杜娟  赵俊强  杜庆彬  
香港是国际大都会,人口稠密、耕地稀少,绝大部分蔬菜依赖进口,加之号称"美食天堂",对蔬菜的品质要求较高;同时,香港奉行自由市场原则,社会资源基本由市场自发调节,政府不轻易干预。在此情况下,保障700万港人能够买到安全优质、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的新鲜蔬菜,是考验香港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年来,香港通过"市场运作、政府参与"的模式,保障了全港蔬菜市场的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其做法对于内地当前正在构建的稳定蔬菜价格长效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琴  
不接8亿元资产,宁愿当个猪倌浙江省慈溪市是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仅家电企业就有6000多家。尽管家乡是发达地区,但猪肉和蔬菜等食品50%以上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这里充满商机。为此叶凯峰决定放弃接管资产8亿元的家族企业,凭真才实学,拼出自己的事业。2007年3月的一天,叶凯峰忐忑地对父亲说,咱慈溪虽然地方不大,但猪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从外地进来的,我想做农业这块。老爸听后吓了一跳,他做梦都没想到,儿子的梦想不是接自己的班当董事长,竟是当猪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由浙江林学院、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香椿地理变异与优良种源选择”是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1981年下达的科研课题。该项目经过课题组近10年的努力已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并于1991年12月8日在淳安县姥山林场通过了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以著名林木遗传育种专家洪菊生、张培杲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仔细评审后形成的鉴定意见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毕丽君  
为确定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用乙醇溶液浸提 ,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 ,萃取香椿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 ,并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在 1 0 0g样品中 ,加 50mL体积分数为 50 %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剂 ,浸泡 2 4h后 ,超声波辅助萃取 45min ,连续萃取 2次 ,总浸出率可达 96 47%。香椿嫩叶中的叶片黄酮提取率为 7 45% ,叶柄为 5 40 %。乙醇体积分数为显著因素 ,超声波辅助萃取时间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 ,溶剂用量看不出有影响。图 3表 2参 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桂河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慈溪市范市镇。 4a的研究表明 :菜用香椿矮化栽植密度以 1 950 0~ 2 4 0 0 0株·hm-2 为宜 ,采用菱形双行种植有利于香椿生长和增产 ,整形修剪是香椿矮化的主要配套技术措施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香椿树体宜整修成灌木形、扫把形和分层形等 ,结合修剪、环割、采摘和更新枝留养等配套技术 ,控制树高在 2m左右。菜用香椿多年生长后 ,抽枝萌芽能力逐年减弱 ,可采用断根方法 ,利用根蘖进行更新。表 5参 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