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2)
2023(12931)
2022(11056)
2021(10479)
2020(9023)
2019(21032)
2018(21173)
2017(40631)
2016(22013)
2015(25113)
2014(25316)
2013(24719)
2012(23107)
2011(20687)
2010(20600)
2009(19304)
2008(19164)
2007(17052)
2006(14717)
2005(13028)
作者
(63336)
(53398)
(53110)
(50985)
(33569)
(25603)
(24407)
(21007)
(20199)
(18956)
(18029)
(17933)
(16868)
(16788)
(16707)
(16567)
(16254)
(15874)
(15365)
(15237)
(13263)
(13223)
(13121)
(12198)
(12107)
(12006)
(11830)
(11661)
(10871)
(10680)
学科
(97470)
经济(97364)
管理(63280)
(61818)
(51685)
企业(51685)
方法(46861)
数学(41348)
数学方法(40785)
(24921)
中国(24164)
(24050)
业经(20534)
(19198)
(18847)
地方(18748)
技术(18150)
(17076)
贸易(17070)
(16591)
农业(16269)
理论(14833)
(14378)
财务(14320)
财务管理(14274)
(14077)
银行(14035)
(13954)
(13805)
金融(13802)
机构
大学(316386)
学院(315935)
(133419)
经济(130735)
管理(122644)
理学(105771)
研究(105709)
理学院(104671)
管理学(102709)
管理学院(102116)
中国(79055)
(66182)
科学(64703)
(60208)
(53533)
(53346)
中心(49581)
研究所(48630)
财经(47765)
(47703)
业大(47608)
(43244)
农业(42082)
经济学(41461)
北京(41356)
(40757)
师范(40326)
(37740)
经济学院(37601)
(37453)
基金
项目(210906)
科学(165919)
基金(153036)
研究(152603)
(133503)
国家(132420)
科学基金(113629)
社会(97075)
社会科(92203)
社会科学(92176)
(83174)
基金项目(80624)
自然(73554)
自然科(71890)
自然科学(71870)
教育(71447)
自然科学基金(70572)
(69546)
资助(63590)
编号(61272)
成果(49334)
重点(47881)
(47309)
(45730)
(44221)
课题(42315)
创新(41434)
教育部(40655)
科研(40540)
国家社会(40513)
期刊
(143106)
经济(143106)
研究(91612)
中国(60950)
学报(49661)
(48190)
(47389)
科学(45619)
管理(45146)
大学(38019)
学学(35699)
教育(34413)
农业(32105)
技术(31962)
(26576)
金融(26576)
财经(23969)
经济研究(23187)
业经(22947)
(20832)
统计(20045)
问题(19254)
技术经济(17962)
(17628)
(17447)
决策(15906)
(15399)
(15384)
科技(14831)
理论(14688)
共检索到466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辉锋  
本文以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的长周期理论为基础,基于历史与统计的分析视角,围绕长周期变动中的技术革命和主导产业的演变,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五次长周期的基本特征、技术革命的作用、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等问题作了讨论和阐述。一般而言,每一轮技术革命爆发后都会引发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并促进大量资本向生产领域的回归。当前遍及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必将带来国家对金融和经济的强有力干预及监管,并通过不同程度的制度和组织重构,推动经济走向复苏和繁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国庆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产业创新的主战场。文章首先论述了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生物科学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模式,以及企业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飞  任莹  衡量  
基于技术革命的视角,采取文献研究方法,研究了世界零售革命的形成动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技术经历了工业、信息和智能3次大革命,工业革命包括蒸汽、电力和核能3次小革命,信息革命包括电脑、互联网和移动网3次小革命,智能革命包括计算、感知和认知3次小革命;第二,每次大革命和小革命都会导致零售革命的爆发、零售新业态的形成以及业态内部变革,共引发了百货商店、一价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步行商业街、自动售货机、网上商店、全渠道商店和智能商店等10次革命;第三,技术革命有时直接导致零售革命的形成,如网上商店革命等,有的则通过"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企业决策机构"等因素间接导致零售革命的形成,如百货商店革命等;第四,影响革命的内容涉及顾客层面(业态构成的营销组合6个要素)、流程层面(采购、配送和销售)和资源层面(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在这些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革命视角的零售革命形成驱动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池元吉  田中景  
近 1 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IT革命。由于多种原因 ,日本IT革命进展迟缓 ,不仅被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亚洲“四小”也已走在日本前面。日本已经制定了“IT立国”的国家战略 ,采取了许多举措 ,想在今后的 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准的IT大国 ,但这并非易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龙   刘刚   戚聿东   陈定定   申卫星   张世华   温百华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十年的革命性突破,是科技—产业—金融有效结合的卓越范本。其技术突破建立在多方市场力量的高效协同上,技术领先性、产品市场力与风险投资回报之间形成有力的正向循环,从而有效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风险。人工智能产业化部门和产业智能化部门的正反馈和互补性创新,不仅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而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按照人工智能加速回报定律,未来几十年可能会迎来人工智能的“经济奇点”。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数字经济,总体上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可能大于替代效应,但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还极大地提升了科学发现的深度、范围和潜力。然而,在各国人工智能实力分化与大国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呈现出新的态势,如两极竞争格局逐渐突出,集团化、阵营化明显加剧,国际经济合作遭遇挫折。美国对华地缘战略竞争与智能科技迈过“奇点”在历史性节点上碰撞,推动国家间极限战略竞争,推进战争形态根本性演进。智能竞争成为国家安全重心,智能手段赋能极限战略竞争。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既要通过立法破除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的障碍,又要通过立法处置人工智能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充分认识必要监督与过度监管之间的微妙差异,并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调整和更新监管的内容和形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辉锋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龚鉴尧  
一、信息社会与统计时代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统计科学和统计工作。这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和信息化。西方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当今的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信息”这个词,英文叫做information,翻译成中文,有信息、资料、情报、通知、消息等意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朝山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依照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变革等标准,世界经济史中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历次工业革命演进所引致的要素投入结构、企业组织和商业模式以及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结构等的突破性创新,推动了新旧动能的根本性转换。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处在产业化突破和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这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机会窗口和重要载体。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加快新工业革命前沿共性通用技术突破,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建立激发要素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传统经济转型和"四新经济"快速成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金彪  田允波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世界农业己发展演化成为两大格局: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美国、西欧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普遍实现了现代化,己发展成为与现代工业并举的、科技含量高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奇  
目前多数信息系统仍为人—机系统。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新一代分布式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 ,开发出包括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各种更先进的系统。分布式信息系统包括以人为中心的计算、分布式协同环境、快速合成和仿真工具 4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5。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德茂  
新的技术革命热潮对千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顺应新的技术革命的潮流,不失时机地抓好干部教育工作,大大提高干部队伍的现代管理水,我们就不可平能在本世纪末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一、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技术的进步历史表明,自然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都不是无条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Martin Gomez  孙慧娥  
介绍技术革命对发达国家图书馆影响的文章近几年很多,但以翻译介绍、表层描述和理论阐释为多。最近,应邀在上海图书馆访问的 Gomez 先生,以美国基层公共图书馆馆长的身份,从实践工作的角度,论述了技术革命对美国图书馆的影响。本刊特选载他的这次!演讲,以期有助于国内同仁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关系到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本刊的一贯宗旨,我们热切期望有更多的紧密联系各馆实际的好文章问世,推动图书馆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柯  
现今涌现的智能技术超越了单纯的工具意义,在重新定义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在重塑着人们生活生产的观念与方式;其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并参与国家发展的进程。在智能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国内大循环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内需导向的平衡型经济内循环体系,其核心要义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智能技术至少将在资源丰富、生产解构、价值链接与分工协同等领域对实施国内大循环战略产生革故鼎新的作用,由此引致的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单一价值产出向多维价值产出、模块化分工向粉末化分工等趋势转向,对于平衡型经济内循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龚育之  
19世纪是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斗争、走向振兴的世纪。有三个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20世纪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其目的,一是要推翻腐败的社会制度,二是要改变落后的经济技术状况。前者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革命,后者是产业和科学技术的革命。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推翻封建帝制的胜利,但是没有能够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所以后来他同共产党合作,转向新三民主义,要走这条新路来取得革命胜利。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宏伟壮丽,令人神往。他想要中国补上西欧把世界其他部分甩到后面的产业革命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