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2)
2023(10418)
2022(9479)
2021(8964)
2020(7631)
2019(17796)
2018(17691)
2017(34246)
2016(19032)
2015(21573)
2014(21877)
2013(21556)
2012(19856)
2011(18061)
2010(18278)
2009(17151)
2008(15545)
2007(13177)
2006(11432)
2005(9912)
作者
(55640)
(46115)
(45847)
(43842)
(29546)
(22206)
(20843)
(18152)
(17582)
(16479)
(15862)
(15632)
(14748)
(14695)
(14212)
(14202)
(13953)
(13765)
(13169)
(13144)
(11608)
(11501)
(11174)
(10531)
(10482)
(10304)
(10299)
(10178)
(9492)
(9153)
学科
(72954)
经济(72845)
管理(51961)
(48296)
(40490)
企业(40490)
方法(35471)
数学(30904)
数学方法(30505)
(18752)
中国(18505)
(18237)
(17478)
地方(15327)
业经(15121)
理论(14250)
(13696)
(12180)
贸易(12173)
农业(12079)
(11860)
(11794)
技术(11260)
(11179)
金融(11177)
环境(11105)
(10718)
教育(10701)
(10682)
银行(10659)
机构
大学(270128)
学院(267119)
管理(105218)
(100821)
经济(98502)
理学(91711)
理学院(90683)
研究(90474)
管理学(89016)
管理学院(88544)
中国(64227)
科学(58855)
(57451)
(46272)
(45709)
(44517)
研究所(42655)
业大(42556)
中心(39840)
(38070)
财经(37069)
北京(36423)
(36119)
师范(35736)
农业(35020)
(33698)
(33358)
(31065)
经济学(29870)
技术(29696)
基金
项目(188534)
科学(145671)
研究(136491)
基金(134354)
(118162)
国家(117174)
科学基金(99225)
社会(82782)
社会科(78194)
社会科学(78175)
(74225)
基金项目(72009)
自然(66009)
自然科(64418)
自然科学(64403)
教育(63489)
自然科学基金(63231)
(62836)
资助(56312)
编号(55934)
成果(45968)
重点(42506)
(41344)
(39390)
课题(39125)
(38912)
科研(36411)
创新(36270)
大学(35261)
教育部(35014)
期刊
(107742)
经济(107742)
研究(77183)
中国(49327)
学报(46933)
科学(41678)
(39291)
管理(37787)
大学(34855)
教育(33862)
(32886)
学学(32775)
农业(27443)
技术(22988)
(19910)
金融(19910)
财经(17652)
业经(16994)
经济研究(16781)
(14933)
图书(14696)
问题(14055)
(13826)
科技(13636)
理论(13399)
实践(12428)
(12428)
(12400)
技术经济(12228)
林业(12178)
共检索到380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新福  杨军  何盛亮  黄路全  贾智明  徐聚臣  宗巍巍  吕亚兵  侯杰  何绪刚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苗种不同圈养培育密度的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酶活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差异,旨在探讨长吻(鱼危)苗种培育的适宜圈养密度。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16.39±4.22) g[初始体长(9.94±0.78) cm],设置低密度组[1 500尾/圈,(1.23±0.07) kg/m~3]、中密度组[3 000尾/圈,(2.44±0.13) kg/m~3]和高密度组[4 500尾/圈,(3.54±0.20) kg/m~3],每个密度组3个重复,养殖90 d。结果表明:45 d前养殖密度对长吻(鱼危)体长和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45 d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降低,90 d养殖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显著降低,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则显著升高,养殖密度对肥满度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蛋白质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而养殖密度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影响均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抗氧化活力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溶菌酶、补体3及补体4等免疫因子影响不显著。因此,建议在圈养长吻(鱼危)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宜采取分级饲养方式,养殖前期密度可高达4 500尾/圈,体重达到50 g左右时密度宜控制在2 000~3 000尾/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磊磊  宋学宏  孟祥雨  张铖  张卫业  赵杰  顾秋明  
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在放养密度为60、105、150、195、240尾/m35个梯度下进行为期100 d的养殖试验,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显示,150尾/m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95尾/m3和240尾/m3组(P<0.05),而养殖产量及成虾规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成虾规格较小。养殖期间各养殖水体的水质均能满足养殖虾的生长需求;高温季节除了高密度组的亚硝态氮盐指标稍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金生  田玲  唐会元  戴泽贵  吴生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龙  陈钊  汪鲁  陈世波  张鹏  曲克明  李秋芬  朱建新  
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是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养殖场实际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实验(21 d),探究了放养密度(1.52.25万尾/m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养密度为1.5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的增加会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及饵料转化率。实验期间各养殖池内水体的p H值逐渐下降,氨氮和COD浓度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弧菌浓度则在一定范围内(0.3×1047.5×104 CFU/m L)波动。放养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养殖水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印佩文  宋廷茂  彭祚登  刘勇  赵朝中  李志丹  李万棋  
研究本地区培育兴安落叶松播种苗(1-0)型的适宜播种量与最合理密度.提出当地适宜播种量为6~7 kg,合理密度为1200株/m~2(每亩44万株).当兴安落叶松种子播种净度为95%,发芽率为40%~65%,千粒重为3.5~4 g时,在西林吉林业局中心苗圃目前技术条件下,播种量的损耗系数是1.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辨非  罗静波  杨代勤  方长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阮德明  乐兆标  郑承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则优   谭鹤群   郑祺   李彬涛  
为了探究过滤材料用于池塘圈养尾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火山岩、活性炭及沸石作为过滤材料,以滤料种类、滤料粒度和滤料厚度为试验因素,以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去除率、氨氮(NH_4~+-N)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为试验指标,开展池塘圈养尾水处理试验。结果显示,3种滤料均能去除池塘圈养尾水中的TSS和COD,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池塘圈养尾水中的NH_4~+-N浓度,活性炭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2种滤料,且活性炭粒径越小或厚度越大时对池塘圈养尾水处理效果越好。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活性炭滤料、粒径为0.5~2 mm、滤料厚度为80 cm时,过滤装置对池塘圈养尾水具有最佳的综合处理效果,在该条件下对池塘圈养尾水的TSS、COD、NH_4~+-N去除率分别为83.86%、49.78%、29.8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段玉  弓钦  李焕春  于传宗  
马铃薯是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和马铃薯加工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旱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时期为5月1日左右,适宜密度为57000株/hm2左右;5月21日左右播种,水分亏缺较大,薯块含水量高,淀粉含量较低,适口性差,不利于贮运;5月11日左右播种不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而且会导致各种病害,叶片死亡程度较重。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优化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促进旱地马铃薯增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潘心平  斯金平   刘饶  梅小林  
本文分析了厚朴苗木留苗密度与地径、苗高、根系和叶面积等苗木主要生长因子的相关关系,认为厚朴播种育苗的最佳留苗密度为25.7万株/hm ̄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芳  刘小召  冯骞  白静  刘秋凤  田海峰  孟彦  肖汉兵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小召  杨振江  涂铁链  杨开学  吴凡  胡乔木  田海峰  孟彦  肖汉兵  
在养殖条件下,通过70 d的生长实验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投饵率对1龄大鲵(Andrias davidia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养殖密度实验设40、70、100、130、160尾/m2五个组,投饵率实验设1.00%、1.50%、2.00%、2.50%、3.00%五个组,实验结束以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饵料系数(FCR)为依据,综合评价养殖密度和投饵率对大鲵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70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60尾/m2组;1龄大鲵适宜投饵率为2.00%,该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00%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诚  陈建秀  郭晓鸣  
大型氵蚤培养中栅藻密度的几种临界值研究与应用STUDYANDAPPLICANTIONABOUTSEVERALCRITICALVALUESOFDENSITYOFSCENEDESMUSSP.INTHEDAPHNIAMAGNACULTURE黄诚陈建秀(南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启滨  王建楠  李毅念  何瑞银  丁启朔  
【目的】为探明单粒精播种植方式种间距对小麦根系的土层分布影响,构建了基于根系数字化仪实测根系3D拓扑结构数据下MATLAB分割分析复合型小麦根长密度(RLD)定量技术,获取大田条件不同种间距单株稻茬麦RLD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特征和相对根长密度(NRLD)分布模型。【方法】选用宁麦13为试验材料,采用免耕等距单粒线播法,分别于2020和2021年进行稻茬小麦的免耕种植试验,设置单粒精播种间距1.5、3.0、4.5、6.7、9.0 cm共5个处理(JT1.5、JT3、JT4.5、JT6.7、JT9),行距20 cm。RLD分析采用根系构型数字化仪实测根系3D拓扑结构配合Pro-E软件数字重构,辅以MATLAB实现基于“空间voxel元技术”的根系生长空间3 cm~3精细分割和定量分析,跟踪各土层RLD分布动态和NRLD模型。【结果】不同处理的单株稻茬麦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小,0—9 cm土层深度内分布的稻茬麦根系达总根量95%以上,超过9 cm土层深度小麦根系急剧减小;单株小麦根系扩展面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根构型以种子位作为中心点向四周拓展,且表现出明显的拓展方向性和约束性。群体稻茬麦RLD随种间距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且在JT4.5最大;RLD扩展面积随种间距的增大而不断增加,最大可达22 972 mm~2。过高与过低的群体都造成不良的根构型影响,适宜的播种密度才能创建最佳的根系3D分布,实现土壤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经归一化处理后0—20 cm土层NRLD分布同时符合三次多项式和指数模型,两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极好(R~2>0.99,RMSE<0.1),但指数模型更符合随土层深度的RLD特征实际。【结论】融合根系数字化仪实测根系3D拓扑结构与MATLAB分割分析的复合型小麦根长密度定量技术实现了单粒精播稻茬麦不同种间距的单株及群体双尺度的根长密度分布动态的定量描述,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小麦精确耕种、水肥精准运筹、根构型调控等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