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4)
- 2023(17031)
- 2022(14399)
- 2021(13232)
- 2020(11248)
- 2019(24880)
- 2018(24514)
- 2017(46526)
- 2016(25227)
- 2015(27902)
- 2014(26779)
- 2013(25962)
- 2012(23285)
- 2011(20821)
- 2010(20483)
- 2009(18496)
- 2008(17666)
- 2007(15164)
- 2006(12964)
- 2005(10806)
- 学科
- 济(100960)
- 经济(100869)
- 管理(74108)
- 业(73080)
- 企(61163)
- 企业(61163)
- 方法(49840)
- 数学(44466)
- 数学方法(43725)
- 农(25823)
- 中国(25298)
- 财(25116)
- 技术(23136)
- 业经(22152)
- 地方(21375)
- 学(19307)
- 贸(18127)
- 贸易(18118)
- 农业(18012)
- 易(17617)
- 理论(16574)
- 制(15874)
- 务(15665)
- 财务(15599)
- 财务管理(15570)
- 环境(15182)
- 企业财务(14775)
- 和(14427)
- 技术管理(14373)
- 划(14068)
- 机构
- 学院(343941)
- 大学(341148)
- 济(138150)
- 管理(136875)
- 经济(135543)
- 理学(120647)
- 理学院(119360)
- 管理学(116836)
- 管理学院(116218)
- 研究(110248)
- 中国(80718)
- 科学(71094)
- 京(69464)
- 财(60941)
- 农(59907)
- 业大(55513)
- 所(54307)
- 中心(51733)
- 研究所(50187)
- 财经(49863)
- 江(49708)
- 农业(47549)
- 经(45754)
- 经济学(42921)
- 范(42420)
- 北京(42016)
- 师范(41811)
- 院(40750)
- 州(39252)
- 经济学院(39110)
- 基金
- 项目(250608)
- 科学(199180)
- 基金(183853)
- 研究(175477)
- 家(163689)
- 国家(162424)
- 科学基金(140454)
- 社会(113598)
- 社会科(108049)
- 社会科学(108023)
- 省(99673)
- 基金项目(97391)
- 自然(93816)
- 自然科(91857)
- 自然科学(91836)
- 自然科学基金(90210)
- 划(84176)
- 教育(82470)
- 资助(74751)
- 编号(68493)
- 重点(56969)
- 创(56766)
- 部(54485)
- 发(53422)
- 创新(52503)
- 成果(51835)
- 科研(48762)
- 国家社会(48203)
- 计划(47669)
- 课题(47448)
- 期刊
- 济(135857)
- 经济(135857)
- 研究(89873)
- 中国(63598)
- 学报(58792)
- 科学(53289)
- 农(52038)
- 管理(50833)
- 财(45758)
- 大学(44323)
- 学学(42279)
- 农业(36005)
- 教育(35974)
- 技术(34060)
- 融(25419)
- 金融(25419)
- 经济研究(23550)
- 财经(23338)
- 业经(23107)
- 业(20603)
- 经(20145)
- 科技(19275)
- 统计(18544)
- 技术经济(18353)
- 策(18255)
- 问题(17581)
- 版(16841)
- 业大(15797)
- 商业(15752)
- 决策(15489)
共检索到47865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控制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OFDI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上述吸收能力变量均存在单一门槛,当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并使得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O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为正向显著;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门槛值的样本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两个吸收能力变量,但跨越各自门槛的样本比例较低;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OFDI对区域技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华
本研究从人力资本、融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水平四个维度,引入吸收能力转换变量构建PSTR非线性模型,利用珠三角9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OFDI的动态非线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个维度都呈现出单一的门槛水平。高体制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变量值高于相应的门槛水平时,OFDI显著地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值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动态转换机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方面,表现出差异化显著的超越门槛值比例。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区域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明显。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基于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均在持续增强,国际R&D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金华 厉飞芹 刘旭凤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为例,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测度分析,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数字金融各子维度发挥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覆盖广度的推动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推动作用次之,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最小。进一步采用GMM方法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三者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金华 厉飞芹 刘旭凤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为例,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测度分析,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数字金融各子维度发挥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覆盖广度的推动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推动作用次之,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最小。进一步采用GMM方法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三者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尧
中间品进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显著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且对东部区域的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研发强度与中间品进口的国际技术溢出的协同对东、中、西部三个区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和经济开放度对西部区域的作用不显著。今后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企业研发提供经费支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更有效地带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赵立平 黄飞 陈政 戴鹏飞
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2003—2011年数据,研究长三角25个城市区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结论包括:Moran's I值及散点图表明9年间长三角区域创新投入产出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并向上海、无锡、南京、杭州和苏州5个城市集聚;以专利为创新产出的空间动态面板SE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聚受各城市的个体特征随机影响显著、前期创新产出影响显著且初始值具有内生性,如果忽略此影响,有可能会高估前期创新产出,而低估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娜仁 张晗璐 万伦来
在厘清生态补偿对受偿区技术创新非线性影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我国首个跨省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试点—安徽新安江流域2010—2018年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该地区生态补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对该地区技术创新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呈非线性的"U"型曲线特征,即当生态补偿整体资金投入额小于一定数额即门槛值时,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一旦跨越门槛之后则对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注重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以促进受偿区技术创新,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章良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有差异,其中江苏省的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显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每增长1%的FDI就会促进0.5898%的专利申请量的增加;上海和浙江省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不显著;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科技活动人员数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晓露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5.0软件,选取13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珠三角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长三角,但其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不如长三角,二者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露露 王子晨
文章根据绿色创新的动因,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环境规制型。分别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据此作出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随后利用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一体化是否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不明显,说明长三角城市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要素流通渠道,通过最大化区域一体化效应,促进城市绿色新水平的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选取20032013年30个省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构造吸收能力作为溢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11个国家和地区多渠道研发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累积效应;创新的FDI溢出吸收存在正向双门槛效应;创新的OFDI溢出吸收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以下时溢出对创新呈负作用;贸易溢出对创新作用不显著。溢出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创新能有效利用FDI和OFDI,而中西部省份未来需提升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和转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国际研发溢出 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选取2003~2013年30个省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构造吸收能力作为溢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11个国家和地区多渠道研发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累积效应;创新的FDI溢出吸收存在正向双门槛效应;创新的OFDI溢出吸收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以下时溢出对创新呈负作用;贸易溢出对创新作用不显著。溢出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创新能有效利用FDI和OFDI,而中西部省份未来需提升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和转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国际研发溢出 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芳 李紧想 王锋
本文在测度1995—2016年长三角金融集聚和绿色经济发展(GGDP)的基础上,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金融集聚、城镇化对GGDP的长期动态影响,探讨了城镇化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且这种正向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步增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负向产出,即城镇化进程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的发展;金融集聚能够通过投融资活动对城镇化提供正向支持,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2)城镇化是金融集聚促进GGDP的重要中介路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4.89%。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制度环境、吸收能力与新兴经济体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检验
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
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门槛效应——基于吸收能力视角
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双要素吸收能力的检验
外部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与新产品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长三角地区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
FDI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与金融发展视角的门限模型检验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基于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的实证检验
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我国铝行业技术创新研究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转换效应——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检验
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