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3)
2023(15406)
2022(13383)
2021(12538)
2020(10502)
2019(23605)
2018(23454)
2017(44881)
2016(24520)
2015(27046)
2014(26301)
2013(25875)
2012(23655)
2011(21369)
2010(21115)
2009(19256)
2008(18553)
2007(16043)
2006(13917)
2005(11831)
作者
(70626)
(58832)
(58266)
(55272)
(37432)
(28332)
(26239)
(23059)
(22344)
(20618)
(19908)
(19788)
(18768)
(18291)
(18077)
(17930)
(17688)
(17499)
(16904)
(16686)
(14755)
(14201)
(14121)
(13347)
(13143)
(13016)
(12925)
(12820)
(11752)
(11691)
学科
(94329)
经济(94228)
管理(70346)
(67808)
(56713)
企业(56713)
方法(41183)
数学(35405)
数学方法(35012)
中国(27005)
(24803)
(21864)
业经(21505)
(21076)
地方(20998)
技术(20277)
(17770)
贸易(17757)
(17180)
农业(17008)
(16439)
理论(15845)
环境(15042)
(14560)
(13692)
财务(13630)
财务管理(13608)
(13593)
技术管理(13562)
银行(13526)
机构
大学(337024)
学院(335600)
管理(134322)
(130418)
经济(127511)
理学(117382)
理学院(116033)
研究(114548)
管理学(113999)
管理学院(113405)
中国(81959)
科学(74191)
(71726)
(60209)
(57379)
(55807)
业大(55277)
研究所(53035)
中心(51153)
(48259)
农业(47479)
财经(45493)
北京(44648)
(44051)
师范(43525)
(42091)
(41544)
(39259)
经济学(38054)
技术(36280)
基金
项目(240636)
科学(188500)
基金(173898)
研究(170733)
(154117)
国家(152851)
科学基金(130783)
社会(107318)
社会科(101678)
社会科学(101650)
(95195)
基金项目(93739)
自然(87339)
自然科(85358)
自然科学(85331)
自然科学基金(83798)
(80513)
教育(77589)
资助(69734)
编号(68407)
重点(53904)
(53747)
成果(53621)
(51393)
(51367)
创新(49568)
课题(47248)
科研(46077)
计划(45175)
大学(44065)
期刊
(138364)
经济(138364)
研究(94919)
中国(63307)
学报(59131)
(53855)
科学(52826)
管理(48711)
大学(43635)
学学(41331)
(40205)
教育(37042)
农业(37031)
技术(28001)
(25541)
金融(25541)
业经(23713)
经济研究(22286)
财经(21052)
(19807)
科技(19436)
问题(19374)
(18035)
图书(16977)
(16407)
技术经济(16050)
业大(15878)
商业(15197)
理论(15163)
现代(15110)
共检索到478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贤忠   陈波   郭艺   吕磊  
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沿线城市创新合作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跨区域创新合作水平,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随着政策实施的不断推进,这一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但空间溢出效应仍不明显。(3)相较于一般等级城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对沿线高等级城市的影响效应更大。(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主要通过强化政府创新投入、缓解传统融资约束、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人才集聚,进而对沿线城市跨区域创新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彩君   刘高平  
G60科创走廊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基于2012—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技术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对G60科创走廊各城市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相关技术的生态位宽度与各城市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相关技术的生态位宽度显著提升创新效率,整体上技术生态位宽度增加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空间效应方面,技术生态位宽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则显著正向空间溢出。为实施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协同创新、推动长三角创新一体化战略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邢景丽  张仲梁  
首先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和指标体系进行创新性界定,以2015—2018年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三大城市群为参照系,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提高。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均提升5.31个百分点,由2015年的100、2016年的104.5上升到2017年的110.6、2018年116.8;创新驱动指数、平衡协调指数、绿色生态指数、开放共赢指数、共享普惠指数和集约高效指数均呈上升态势,尤其在创新驱动、平衡协调、绿色生态三个方面的提升速度远高于三大城市群。G60科创走廊城市是长三角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其在创新驱动、平衡协调、绿色生态、开放共赢、共享普惠和集约高效六个方面的提升速度远超于其他城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瑞东   陈柳  
为深度评估区域产业协调政策带来的创新效应及其对技术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文章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市公司数据和城市间专利转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G60科创走廊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机制研究表明,这一政策促进了城市间创新要素的流动、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行业市场竞争水平,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优良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讨论说明,G60科创走廊的设立也促进了成员城市之间创新成果的交易与转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岑晓腾  苏竣  黄萃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复合系统,其主要包含支持子系统内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以及发展子系统内的创新投入和协同能力,兼具线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等复杂系统特征。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来看,沪嘉杭三地绩效均呈现上升趋势,嘉兴增长率最高,且区域内子系统中支持子系统和发展子系统绩效跟上一级系统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来看,三地之间协同程度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协同程度较高,嘉兴协同发展成绩突出,其中上海子系统协同基础良好,增长缓慢,嘉兴子系统协同基础较差,但增长迅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子韬  王亚星  吴建南  
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实依托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体行动,而协同机制是用于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重要手段。通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案例,展现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的全貌,并基于制度集体行动(ICA)框架,分析协同机制设计成功的原因和经验。研究发现,成功的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合作风险和预期净收益,并根据协同成员范围和宏观政策环境进行调整,其中关键要点在于通过将整体高风险拆解为局部低风险,以及通过划分合作事务优先级的方式突出预期净收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方文婷  
以新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授权量为衡量指标,运用ESDA和GWR等方法,刻画2005—2014年城市群创新产出时空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市域间创新产出绝对差异波动上升,相对差异波动缩小;创新产出水平相似的市域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波动增强,而两极分化现象呈减缓态势;苏锡常都市圈与环杭州湾地区的崛起造成长三角创新活动的核心区域逐步突显;市域创新产出表现出收敛趋同的迹象;创新产出高增长型市域沿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呈"Z"字型分布;各因子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政府支持和产业集群环境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方文婷  
以新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授权量为衡量指标,运用ESDA和GWR等方法,刻画2005—2014年城市群创新产出时空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市域间创新产出绝对差异波动上升,相对差异波动缩小;创新产出水平相似的市域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波动增强,而两极分化现象呈减缓态势;苏锡常都市圈与环杭州湾地区的崛起造成长三角创新活动的核心区域逐步突显;市域创新产出表现出收敛趋同的迹象;创新产出高增长型市域沿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呈"Z"字型分布;各因子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守文  赵敏  章杰嘉  余思明  
文章将科技创新分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采用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视角下城市创新合作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科学创新合作网络和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关联度均呈上升态势;(2)科学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均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但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发展速度比科学创新合作网络更快;(3)“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视角下,板块内的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分布有所差异,板块城市间不同类型创新合作的溢出效应呈现跳跃式波动。(4)城市间空间邻近、文化程度地区差异和知识平台数量地区差异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投资水平差异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丽  王晓燕  熊瑶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观测对象,运用泰尔(Theil)指数二阶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法,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分析2005—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相对差异有减少的趋势,且区域内部异质性作用明显;(2)城市群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存在不均衡的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冷南热,西冷东热"的空间关联特征;(3)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水平逐渐成为影响长三角创新产出差异的主导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强  杨东辉  
长三角城市具备了较好的创新环境,其创新投入逐年增加,创新资源重点分解为财力和人力两种,探讨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现状获得的主要结论是长三角城市创新研发资源规模总量多年来在全国雄踞榜首,但局部规模和结构不均衡。论证结果表明,从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的分布看,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和政府主导配置的现象并生,共同构筑了创新资源分布的内在机制,理解和把握科技资源分布的内在规律并寻找其与政府配置行为内在规律的共同交融点,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望很好地实现两者的结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晓露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5.0软件,选取13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珠三角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长三角,但其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不如长三角,二者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锦云  李晏墅  
寻找区域合作伙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但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个实现互赢共生的平台。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尴尬,既有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安徽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中有认识、政策和实践等战略上的误区。要实现安徽从"融入长三角"到"服务长三角"的嬗变就必须进行战略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宁  陈新国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日渐明晰,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特征逐步对创新产出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微观视角下城市经济网特征影响创新产出的理论模型,以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2002-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经济网络微观特征中节点度数、节点中介性、节点结构洞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经济网的节点度数及结构洞对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节点度数越高,拥有的结构洞越多,创新产出就越大;节点中介性对创新产出有反向作用,城市节点中介性的降低,有利于网络中创新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创新产出整体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