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3)
2023(14847)
2022(12785)
2021(11950)
2020(10080)
2019(22689)
2018(22517)
2017(43014)
2016(23276)
2015(26035)
2014(25787)
2013(25674)
2012(23392)
2011(21094)
2010(20641)
2009(18602)
2008(18081)
2007(15622)
2006(13552)
2005(11717)
作者
(69506)
(57925)
(57565)
(54406)
(36683)
(27830)
(25972)
(22839)
(21832)
(20423)
(19526)
(19378)
(18476)
(18043)
(17735)
(17616)
(17512)
(17329)
(16611)
(16433)
(14588)
(14029)
(13923)
(13078)
(12888)
(12733)
(12620)
(12582)
(11593)
(11455)
学科
(94861)
经济(94768)
管理(65177)
(63930)
(52268)
企业(52268)
方法(44394)
数学(38220)
数学方法(37849)
(28349)
贸易(28335)
(27560)
(25833)
中国(23318)
(21846)
业经(21724)
地方(20864)
(20856)
技术(19485)
农业(17257)
理论(14805)
(14794)
环境(14711)
(14678)
产业(14411)
(14047)
(13099)
财务(13032)
财务管理(13005)
(12405)
机构
大学(331873)
学院(331082)
(134761)
经济(132114)
管理(131556)
理学(115264)
理学院(114006)
研究(112736)
管理学(112050)
管理学院(111490)
中国(79797)
科学(72681)
(70188)
(60879)
(57221)
(55639)
业大(55486)
研究所(52874)
中心(49954)
农业(48429)
(46942)
财经(45849)
北京(43475)
(41945)
(41853)
师范(41402)
(41125)
经济学(40224)
(37869)
经济学院(36745)
基金
项目(237100)
科学(184699)
基金(171560)
研究(167564)
(152324)
国家(151133)
科学基金(128311)
社会(105555)
社会科(100299)
社会科学(100273)
(93174)
基金项目(92084)
自然(85317)
自然科(83329)
自然科学(83305)
自然科学基金(81816)
(78543)
教育(75479)
资助(70098)
编号(66663)
重点(53404)
成果(51663)
(51366)
(51351)
(50227)
创新(46927)
科研(45765)
课题(45684)
计划(44676)
国家社会(43576)
期刊
(139135)
经济(139135)
研究(91644)
学报(59524)
中国(58173)
(54286)
科学(52034)
管理(46365)
大学(43822)
学学(41733)
(39707)
农业(38061)
教育(31833)
技术(29068)
业经(23955)
经济研究(23373)
(22777)
金融(22777)
财经(21344)
(20296)
(20127)
问题(19725)
科技(18728)
(18356)
技术经济(17177)
国际(16782)
图书(16156)
(16038)
业大(15990)
商业(15574)
共检索到469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丽华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贡献的差异,以研究产业积聚对出口贸易贡献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上海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贡献的弹性系数已经为负,长三角产业集聚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本地市场效应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已经没有贡献;我国产业出现均衡化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成本优势是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丹  于渤  
基于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阶段化特征;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倒"N"型影响中存在0.282与1.493两个临界值;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中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要远高于追赶型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华  
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实证分析了长三角金融集聚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类别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差异,同时也兼论了科技融资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尽管对出口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客观存在,但是相对于工业经济、投资等因素拉动作用而言并不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别产品出口的差异化。金融集聚对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却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在金融集聚与出口增长的关系中,科技融资总体发挥正向调节效应,且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同样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生抑制性的调节作用。据此也反映了此消彼长的"水床效应"的客观存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立平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最为集中和外贸出口最为发达的地区。本文利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与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外贸出口具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高技术产业集聚已经超过最佳规模,发展遇到瓶颈,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市场选择;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已不具备贸易成本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有限;外商直接投资不能促进产业集聚;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迫切需要走出去,从产业集聚向产业均衡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国  黄伟新  
产业链升级对应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更高要求,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深入探究高技术产业R&D投入与出口贸易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文章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9—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不同来源的R&D资金投入强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为分析对象,对可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方式进行探讨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自有资金通过研发资金使用的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及学习效应的发挥,对产品出口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来源的研发资金在短期内表现为抑制高技术产品出口,而在长期则表现为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国外来源的研发资金主要是以进口加工为主的贸易形式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他来源资金则对出口贸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以企业自身、金融体系以及对外开放三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国  黄伟新  
产业链升级对应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更高要求,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深入探究高技术产业R&D投入与出口贸易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文章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9—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不同来源的R&D资金投入强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为分析对象,对可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方式进行探讨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自有资金通过研发资金使用的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及学习效应的发挥,对产品出口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来源的研发资金在短期内表现为抑制高技术产品出口,而在长期则表现为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国外来源的研发资金主要是以进口加工为主的贸易形式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他来源资金则对出口贸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以企业自身、金融体系以及对外开放三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健  吴国蔚  
文章通过建立进出口波动对产业产出影响模型,得到进出口诱发系数。利用得到的诱发系数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将产业分为了7类。分类结果表明受进出口波动影响较大的类中包含的产业数远小于受进出口波动影响较小的类中包含的产业数。最后,基于分类验证了进出口波动对产业产出的影响服从幂率分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绪华  徐骏杰  马诗萌  
借用博弈分析的思路,构建并探讨了财税政策对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利用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对财税政策作用于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力度与财政支出力度及科技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其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最后从财政激励与税收优惠两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春华  冯俊文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快速兴起,国际航运业的迅速扩散,国家间的贸易竞争正逐渐由陆地向海洋转移,中国的民用船舶制造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及挑战。对此,笔者利用长三角地区民用船舶出口贸易近些年的各项统计数据,按船舶类型分类对其进行了专项研究分析,发现了该地区各类船舶出口贸易中所存在的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配套设备、绿色产销链、大客户管理、售后服务以及上海自贸区成立所带来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为长三角地区更好地发展民用船舶出口贸易提出了良好的对策与建议,不仅有利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李守伟  刘骏  
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不断增长与引进技术比重不断下降的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对引进技术的作用机制,认为其正向机制包括出口创汇需求、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负向机制主要体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低端化导致引进技术需求不足、部分高端产品出口对引进技术需求降低、国际竞争导致企业重视研发降低引进技术需求。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对引进技术影响的弹性系数为负,说明负向机制大于正向机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端化所致,出口与引进技术的关系呈现U型曲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城  
本文以"竞合"为背景,运用基本份额偏离法分解了2000年和200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构的差异,并运用两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高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来阐释这些内部差异。进而说明高级人力资本要素是衡量区域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变量之一。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利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际  叶卫美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1996—2010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即贸易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度等变量对长三角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优化对长三角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