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2)
- 2023(9363)
- 2022(7961)
- 2021(7250)
- 2020(6323)
- 2019(14539)
- 2018(14133)
- 2017(27270)
- 2016(14659)
- 2015(16728)
- 2014(16845)
- 2013(16963)
- 2012(15964)
- 2011(14434)
- 2010(14899)
- 2009(14366)
- 2008(13530)
- 2007(12546)
- 2006(10822)
- 2005(9979)
- 学科
- 济(63937)
- 经济(63875)
- 业(42531)
- 管理(39853)
- 企(34770)
- 企业(34770)
- 方法(29672)
- 融(26629)
- 金融(26626)
- 数学(26103)
- 数学方法(25882)
- 银(24651)
- 银行(24625)
- 行(23844)
- 中国(23584)
- 财(18088)
- 农(17425)
- 地方(16408)
- 制(15555)
- 业经(14445)
- 贸(13711)
- 贸易(13698)
- 易(13309)
- 学(12411)
- 农业(11878)
- 务(11812)
- 财务(11785)
- 财务管理(11753)
- 中国金融(11186)
- 企业财务(11164)
- 机构
- 学院(212722)
- 大学(212258)
- 济(92406)
- 经济(90408)
- 管理(79713)
- 研究(73901)
- 理学(67955)
- 理学院(67168)
- 管理学(66099)
- 管理学院(65682)
- 中国(62733)
- 京(44667)
- 科学(44078)
- 财(42979)
- 所(38139)
- 农(37852)
- 中心(36438)
- 研究所(34620)
- 财经(33969)
- 江(32981)
- 业大(31246)
- 经(30649)
- 农业(29915)
- 经济学(29612)
- 北京(28120)
- 经济学院(26999)
- 范(26714)
- 州(26707)
- 师范(26435)
- 院(26199)
- 基金
- 项目(137495)
- 科学(107283)
- 研究(100688)
- 基金(98890)
- 家(85691)
- 国家(84980)
- 科学基金(72176)
- 社会(63563)
- 社会科(60441)
- 社会科学(60422)
- 省(54601)
- 基金项目(52340)
- 教育(45807)
- 划(45501)
- 自然(45484)
- 自然科(44458)
- 自然科学(44444)
- 自然科学基金(43644)
- 编号(41368)
- 资助(40907)
- 成果(33859)
- 重点(31644)
- 发(30812)
- 部(30423)
- 创(29054)
- 课题(28657)
- 创新(27194)
- 科研(26562)
- 国家社会(26238)
- 教育部(26063)
共检索到326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兴山 贺绎奋 徐洪水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率先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 15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文章认为 ,长三角区域金融竞争力与其金融资源的分布有很大关系 ,因此 ,应该根据目前长三角金融聚集态势 ,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提升各城市以及长三角区域的金融竞争力。
关键词:
长三角 金融聚集 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海飞 肖明月
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一个区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因此,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用经济实力、企业实力、金融实力、科技教育、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6个一级指标以及GDP、财政收支、消费情况、经济结构等1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在现实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25个城市的竞争力,并比较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上海、杭州、南京3城市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上海在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上明显领先,但在...
关键词:
长三角 因子分析 城市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宏伟 刘敏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京津冀 长三角 区域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骏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前景,也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长三角地区未来要实现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其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问题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等。基于此,长三角地区必须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是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来源。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未来发展 竞争力来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燕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合,进入21世纪,趋势就更为凸显。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求也更为紧迫,与此同时,魅力四射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世界跨国公司的纷至沓来。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即是针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伟清
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这不仅对上海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影响重大,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分析世博会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簇群理论,探讨如何提升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长三角 世博会 旅游产业 产业簇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城
本文以"竞合"为背景,运用基本份额偏离法分解了2000年和200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构的差异,并运用两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高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来阐释这些内部差异。进而说明高级人力资本要素是衡量区域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变量之一。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利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制造业2000~2004年以及2004~2008年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下降,京津冀的"后发优势"正在凸显,珠三角则在快速上升。可以看出,三大区域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的路径是有所不同的,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各区域要加强内部合作,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淑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大城市群的核心,在大区域经济中发挥巨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作为我国参与全球消费一体化竞争的重要平台,长三角城市群的“建群”机制不完善,在此区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超越单体城市提振消费的局限。根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演进历程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指数(ICCI),对长三角城市群7个正在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开展实证测评。结果显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呈现行政等级梯度性、城市功能内源性和政府调控外生性,三类层级城市分别具有建设全球性、国际区域性和全国性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提出完善城市群网络体系的消费联结点和分层结构性推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娜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并从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整合 长三角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黄南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制约性瓶颈。对此,长三角城市群应立足高起点,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位攀升、国内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以及区域内的资源再整合战略出发,通过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要素布局、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慧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知识产权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是在区域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主导下所形成的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为核心的能力集合。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22个城市的知识产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排名前三的城市为上海、杭州和苏州。文中还揭示了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态势不平衡等问题,以期为该地区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子明 郁鸿胜
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从国内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就业与收入四个方面构建起适用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并得出排名。最后,在实证基础上,对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
核心城市群 经济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黄南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制约性瓶颈。对此,长三角城市群应立足高起点,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位攀升、国内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以及区域内的资源再整合战略出发,通过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要素布局、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