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2)
2023(9902)
2022(8192)
2021(7115)
2020(5852)
2019(12880)
2018(12206)
2017(23790)
2016(12039)
2015(13068)
2014(12842)
2013(12779)
2012(11873)
2011(10954)
2010(11406)
2009(11116)
2008(9602)
2007(8660)
2006(8076)
2005(7658)
作者
(34670)
(29040)
(28991)
(27756)
(18298)
(13834)
(12919)
(11063)
(10907)
(10201)
(10166)
(9503)
(9263)
(9244)
(9125)
(9054)
(8398)
(8323)
(8253)
(7742)
(7299)
(6906)
(6808)
(6696)
(6680)
(6589)
(6214)
(5936)
(5887)
(5601)
学科
(74913)
经济(74866)
管理(36797)
(31898)
(25523)
金融(25523)
(25239)
企业(25239)
方法(23202)
(22532)
银行(22520)
地方(22438)
中国(22248)
(21932)
数学(20724)
数学方法(20596)
环境(17875)
(15209)
(14746)
业经(14525)
地方经济(13892)
(13875)
(13097)
中国金融(11107)
农业(11016)
(10120)
(9724)
(9715)
贸易(9711)
(9385)
机构
学院(177342)
大学(174442)
(90893)
经济(89355)
研究(64856)
管理(64167)
中国(55266)
理学(54739)
理学院(54138)
管理学(53408)
管理学院(53092)
(40227)
科学(36146)
(35213)
财经(32070)
(31924)
经济学(31331)
中心(30581)
(29008)
研究所(28914)
经济学院(28184)
(26484)
(25256)
财经大学(23729)
(23295)
北京(22181)
业大(21955)
(21333)
(21083)
(20915)
基金
项目(115947)
科学(92429)
基金(86386)
研究(84843)
(74812)
国家(74261)
科学基金(64326)
社会(59414)
社会科(56763)
社会科学(56750)
基金项目(45395)
(45146)
自然(38476)
自然科(37467)
自然科学(37460)
自然科学基金(36748)
(36521)
教育(35745)
资助(34778)
编号(31431)
(27825)
重点(26734)
国家社会(26425)
(25145)
(24349)
成果(24301)
发展(23301)
创新(22955)
(22935)
(22108)
期刊
(105761)
经济(105761)
研究(58296)
中国(33243)
(32149)
金融(32149)
(30898)
管理(24730)
学报(24037)
科学(23004)
(22827)
经济研究(18815)
大学(18675)
学学(18301)
财经(17230)
(15056)
业经(14571)
农业(14542)
技术(13948)
问题(13306)
技术经济(10243)
(10037)
统计(9578)
国际(9261)
世界(9085)
资源(8950)
教育(8734)
(8717)
商业(8402)
经济问题(8377)
共检索到280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明  
文章对2010—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测度,并分析各区域间的时间演变和空间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度影响长三角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结果发现:从协调值空间分布来看,高值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形成以上海为高值中心并向周边扩散的态势,低值城市主要分布于西部城市且数量有所减少;从影响因素来看,金融从业人员、GDP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创新创业指数对两系统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加大“高—高”聚集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经济双循环步伐,加速形成“高—低”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的国内大循环,是长三角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未来着力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小鹰  田焮焮  
在梳理耦合跃迁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凭借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重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科学测算与分析了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未来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与生态环境各系统综合水平发展情况总体向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平稳上升态势,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状态向协调发展状态的转变,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呈“中心-边缘”与“Z字型”分布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生态环境水平城市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显著,其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匹配程度最优,但在经历前期快速融合后,现面临难以继续深化的难题;(4)预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但个别西部城市仍无法跳出失调衰退的发展状态。最后,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亚菲  孙淼  
该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亚菲  孙淼  
该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基于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指数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且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指数增幅进一步扩大,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有所减弱。时空耦合分析显示,该区所有市域的耦合值均已进入协调发展的状态,但耦合增幅放缓,存在"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各市际间尚未显现耦合趋同;同时,考察期内二者空间重心偏离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耦合度的提升,应当警惕金融要素脱离实体经济,以避免促进经济的金融化与投机化,形成泡沫与系统性风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基于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指数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且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指数增幅进一步扩大,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有所减弱。时空耦合分析显示,该区所有市域的耦合值均已进入协调发展的状态,但耦合增幅放缓,存在"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各市际间尚未显现耦合趋同;同时,考察期内二者空间重心偏离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耦合度的提升,应当警惕金融要素脱离实体经济,以避免促进经济的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陈保华  
基于2010—2019年松花江流域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与人口集聚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系统综合水平指数变化趋势、耦合协调的时空异质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大体平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随时间变化呈平稳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说明松花江流域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人口集聚系统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由空间杜宾模型以及效应分解可知,投资调整、政府能力会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教育投资、基础设施对于耦合协调度的提升没有起到预期正向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陈保华  
基于2010—2019年松花江流域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与人口集聚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系统综合水平指数变化趋势、耦合协调的时空异质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大体平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随时间变化呈平稳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说明松花江流域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人口集聚系统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由空间杜宾模型以及效应分解可知,投资调整、政府能力会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教育投资、基础设施对于耦合协调度的提升没有起到预期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柏  张艾莲  
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能够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针对我国经济现实状况和对外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恰当的汇率制度。通过采用平滑转移自回归模型对构建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进行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体现了外汇市场的非线性。由于在长期内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长期目标不确定,汇率易受到投机行为的冲击。我国可以实行有管理的离散浮动汇率制度。在短期内允许汇率频繁小幅波动以释放市场供需变化对升值的压力,并在长期内当经济的增长使得累积的外汇市场偏离时,一次性修正使之符合经济基本面状况,避免汇率水平的压抑引致的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晨光  
集聚经济圈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但其高速增长和产业集聚具有什么样的空间特征,国内外鲜有人研究。本文认为,集聚经济圈发展形成过程中的产业集聚是其经济高速增长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点轴增长特征。在不平衡增长的理论视角下,本文基于集聚经济圈内部次区域城市比较优势变化,以及城市增长相互联系、影响,结合增长收敛的分析框架,解构了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点轴增长内在机理和收敛特征。研究不仅解构了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点轴增长空间特征的"黑箱",而且从经验上证实了"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收敛研究仅具统计意义"的理论观点,丰富了增长收敛的理论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①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汝龙  宓科娜  陈阳  赵彪  
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长三角41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熵值法测度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计算协调度、发展度以及耦合度,并据此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41地市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整体趋势波动上升,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社会福利随经济增长出现缓慢下降趋势。2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空间吻合度较高且格局相对稳定。相比社会福利,经济增长首位特征明显,市际差异相对突出。3耦合度具有明显空间分异规律,初步形成"合宁沪杭甬"Z字型耦合协调发展轴带。4安徽省多数地市属于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失调衰退类型,亟需平衡二者关系,寻求优化路径,推动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向更高层次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2007年间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与投资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明显,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华  
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实证分析了长三角金融集聚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类别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差异,同时也兼论了科技融资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尽管对出口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客观存在,但是相对于工业经济、投资等因素拉动作用而言并不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别产品出口的差异化。金融集聚对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却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在金融集聚与出口增长的关系中,科技融资总体发挥正向调节效应,且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同样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生抑制性的调节作用。据此也反映了此消彼长的"水床效应"的客观存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海涛  任保平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金融手段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文章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测算其2015—2019年金融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空演化态势,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时空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金融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态势,年均上升幅度仅为1.34%,上升速度较为缓慢;上海的耦合协调度明显领先于江苏、浙江和安徽,其耦合度均在0.95以上,属于优质协调地区,江苏、浙江属于中级协调地区,安徽为初级协调地区;27个城市的金融与环境耦合协调度也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大多数城市处于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水平;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长三角地区金融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呈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市场化水平、金融规模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变量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其耦合协调度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