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92)
2023(24657)
2022(20884)
2021(19286)
2020(16272)
2019(37128)
2018(36426)
2017(69064)
2016(37739)
2015(42252)
2014(42311)
2013(41870)
2012(38966)
2011(35510)
2010(35859)
2009(33527)
2008(32684)
2007(29237)
2006(25830)
2005(23497)
作者
(113993)
(95415)
(94484)
(90249)
(60506)
(45963)
(43119)
(37161)
(36223)
(34083)
(32527)
(32142)
(30531)
(30245)
(29738)
(29588)
(28525)
(28118)
(27442)
(27421)
(23777)
(23681)
(23237)
(21792)
(21551)
(21318)
(21163)
(21043)
(19483)
(18929)
学科
(160883)
经济(160688)
管理(106472)
(102101)
(83789)
企业(83789)
方法(66583)
数学(57557)
数学方法(56797)
中国(46556)
(42019)
(40574)
(37153)
地方(36329)
业经(35712)
(32543)
(31927)
金融(31923)
(31556)
银行(31464)
(30207)
农业(28378)
(28297)
贸易(28276)
(27341)
(25509)
财务(25409)
理论(25370)
财务管理(25347)
企业财务(24116)
机构
大学(546264)
学院(543846)
(219338)
经济(214435)
管理(203614)
研究(193189)
理学(174757)
理学院(172651)
管理学(169279)
管理学院(168319)
中国(147498)
科学(122211)
(117810)
(101951)
(100414)
(99732)
研究所(91457)
中心(87889)
业大(85455)
(82250)
财经(80628)
农业(78520)
北京(74810)
(73102)
(72344)
师范(71476)
(69723)
经济学(66879)
(66601)
经济学院(59987)
基金
项目(364804)
科学(284146)
基金(263038)
研究(257900)
(233264)
国家(231333)
科学基金(195899)
社会(161773)
社会科(153240)
社会科学(153197)
(142954)
基金项目(138617)
自然(129816)
自然科(126804)
自然科学(126765)
自然科学基金(124484)
(121469)
教育(118559)
资助(109227)
编号(103488)
成果(84627)
重点(83020)
(79539)
(79134)
(74669)
课题(72930)
科研(70486)
创新(69905)
计划(68349)
大学(66865)
期刊
(245736)
经济(245736)
研究(160799)
中国(110671)
学报(96293)
(90460)
科学(84724)
(78967)
管理(75207)
大学(71297)
学学(67436)
农业(60802)
(58332)
金融(58332)
教育(57751)
技术(46310)
财经(40430)
经济研究(39486)
业经(38765)
(34787)
问题(32543)
(32177)
(27330)
图书(27275)
技术经济(26384)
科技(25700)
统计(25483)
理论(24708)
(24671)
业大(24285)
共检索到82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倪进峰  隗斌贤  
本文基于2012—2019年长三角地区41座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群经济分布特征及演变轨迹的基础上,采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从城市金融与经济存在时空非平衡关系的视角,解释城市群经济时空演变轨迹形成的原因,并以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两种维度,实证检验两类金融业态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1)长三角空间经济呈现相对稳定但极化程度逐步减弱的“核心—外围”结构,伴随城际经济差距的拉大,经济分布主要向南北两端扩散;(2)传统金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促进效应较大的区域逐渐由苏南等次核心区向周边城市迁移,显示其对城市群经济向北、向西扩散具有重要作用;(3)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受空间异质性主导,促进效应较大的城市主要是上海及上海以南的浙江城市,表明数字金融是拉动城市群经济向南扩散的主要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质”与“量”的提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等一系列动态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结果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实证结果表明,这种推动作用是从增量调整进行到存量调整的;是有滞后期的,但是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存量上,更体现在增量上,是该地区金融效率提高的表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化,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以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提高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无疑为我国其他地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正柱   戴大鹏  
在推进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中,金融市场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时序多维度指标模型与标杆法等测算出城市群金融扭曲水平,并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进一步对城市群区域差异以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时空特征: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金融扭曲水平逐年降低,且金融扭曲水平呈现“中心化—辐射化”的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区域差异:整体呈现“降低—升高”的演变趋势,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长三角城市群金融扭曲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动态演变:城市群金融扭曲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惠民  林海涛  
该文对长三角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二者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形成倒U型空间分布格局。然而,两指数空间重心呈现反向演进态势,且重心偏离度持续扩大。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全域上的低水平空间集聚特征与局域上的非典型空间分布格局。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加速与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与空间相关性减弱,应当警惕金融资源游离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的"脱实向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惠民  林海涛  
该文对长三角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二者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形成倒U型空间分布格局。然而,两指数空间重心呈现反向演进态势,且重心偏离度持续扩大。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全域上的低水平空间集聚特征与局域上的非典型空间分布格局。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加速与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与空间相关性减弱,应当警惕金融资源游离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的"脱实向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基于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指数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且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指数增幅进一步扩大,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有所减弱。时空耦合分析显示,该区所有市域的耦合值均已进入协调发展的状态,但耦合增幅放缓,存在"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各市际间尚未显现耦合趋同;同时,考察期内二者空间重心偏离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耦合度的提升,应当警惕金融要素脱离实体经济,以避免促进经济的金融化与投机化,形成泡沫与系统性风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基于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指数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且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指数增幅进一步扩大,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有所减弱。时空耦合分析显示,该区所有市域的耦合值均已进入协调发展的状态,但耦合增幅放缓,存在"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各市际间尚未显现耦合趋同;同时,考察期内二者空间重心偏离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耦合度的提升,应当警惕金融要素脱离实体经济,以避免促进经济的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金华  厉飞芹  刘旭凤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为例,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测度分析,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数字金融各子维度发挥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覆盖广度的推动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推动作用次之,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最小。进一步采用GMM方法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三者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金华  厉飞芹  刘旭凤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为例,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测度分析,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数字金融各子维度发挥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覆盖广度的推动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推动作用次之,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最小。进一步采用GMM方法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三者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军  张志明  
金融扩大开放进程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从金融扩大开放的视角出发,探究了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长三角地区26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交互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城市的极化指数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扩大金融开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2)存在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渠道,在控制地区效应、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后结论依然稳健;(3)极化视角下,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并缩小城市间金融开放水平的差距能显著地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极化度程度下降,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有鉴于此,若要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就需要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产业的整合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耀明  纪翠玲  
产业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长江三角洲 1 5城市能否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金融发展则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实证方法也验证了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 ,研究如何通过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迪  
该文利用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县市金融资源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金融资源空间流动的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城市群内的金融资金关联系数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77个上升到2013年的596个,整体网络密度由2003年的0.054上升到2013年的0.117。第二,地级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处于金融核心地位,在金融资金地域流动中发挥着组织、集散和传输的枢纽功能。县市类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关联程度最低,在城市群中处于金融腹地地位。第三,根据金融资金的流动特征可以将各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主溢出板块"、"主受益板块"、"净受益板块"以及"孤立板块",其中"主溢出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齐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该背景之下研究各个城市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即经济韧性变得非常重要。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外部冲击,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韧性这一指标度量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对于冲击的反应程度,并试图从产业结构多样性的角度来解释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在经济韧性方面的差异。通过实证结果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韧性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分异,并且在冲击前后韧性变化明显;第二,产业多样性能使一个城市在面对危机时分散冲击;第三,相关多样性与非相关多样性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是趋异的,非相关多样性能够分散并降低外部冲击对于经济的影响,而相关多样性则会加剧区域面对冲击的敏感性,降低韧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岿然  李匡义  孙溢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量文献开始聚焦对长三角区域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但鲜有文献涉及对贸易韧性的研究。本文选取长三角26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影响。其中城市贸易韧性水平通过贸易量指标计算得到,城市金融集聚水平通过熵值法测度得到。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不仅直接赋能贸易韧性,而且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贸易韧性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该赋能作用存在异质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在城镇化水平更高以及金融集聚效率更强的城市,赋能作用更为显著。此外,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盛皓炜  王如忠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数字经济可通过自主创新间接影响工业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这一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