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6)
2023(17135)
2022(14679)
2021(13624)
2020(11225)
2019(25490)
2018(25257)
2017(48495)
2016(26020)
2015(29114)
2014(29310)
2013(29231)
2012(27138)
2011(24641)
2010(25171)
2009(23516)
2008(22150)
2007(19522)
2006(17618)
2005(16244)
作者
(76388)
(63250)
(62964)
(59823)
(40393)
(30359)
(28685)
(24745)
(24241)
(22770)
(21579)
(21570)
(20293)
(20222)
(19693)
(19673)
(18634)
(18138)
(18138)
(18121)
(16045)
(15634)
(15259)
(14600)
(14340)
(14175)
(14130)
(13793)
(12881)
(12413)
学科
(122994)
经济(122874)
管理(72353)
(70080)
(56580)
企业(56580)
方法(45509)
数学(39141)
数学方法(38758)
中国(37268)
地方(32742)
(30267)
(28612)
金融(28610)
(27364)
银行(27314)
业经(26754)
(26562)
(26436)
(25519)
(22786)
农业(21317)
(19677)
贸易(19658)
(18915)
理论(18155)
地方经济(18067)
环境(18028)
(17360)
技术(16413)
机构
大学(372289)
学院(371689)
(157397)
经济(153983)
管理(142585)
研究(134115)
理学(121769)
理学院(120305)
管理学(118324)
管理学院(117664)
中国(104890)
科学(81119)
(80858)
(71436)
(68409)
研究所(61940)
中心(60459)
(59309)
财经(56231)
(55993)
业大(52425)
北京(52032)
(50932)
(50563)
师范(50098)
(48644)
经济学(48049)
农业(45821)
(45813)
经济学院(42937)
基金
项目(245909)
科学(193057)
研究(181652)
基金(176932)
(153942)
国家(152622)
科学基金(130327)
社会(114854)
社会科(108874)
社会科学(108846)
(96101)
基金项目(93558)
自然(82934)
教育(82116)
自然科(80960)
自然科学(80944)
(80737)
自然科学基金(79485)
编号(74097)
资助(72975)
成果(60623)
(56816)
重点(55519)
(53686)
课题(51914)
(50819)
创新(47426)
国家社会(47056)
科研(46292)
教育部(45973)
期刊
(183675)
经济(183675)
研究(118368)
中国(77814)
学报(56540)
管理(54653)
(54392)
科学(53499)
(53078)
(46212)
金融(46212)
大学(42634)
教育(42122)
学学(40110)
农业(37082)
技术(32828)
经济研究(29849)
业经(28652)
财经(28091)
(24142)
问题(23149)
技术经济(19223)
(18918)
图书(18871)
理论(18455)
现代(17190)
科技(17187)
(17116)
商业(16924)
资源(16739)
共检索到578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2007年间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与投资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明显,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苑春  程国雄  
选取长三角二省一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显著促进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上海市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上海的经济增长虽然显著,但系数很小。江苏和浙江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上海和江苏的利用外资显著促进了其经济增长,浙江则不显著。浙江的劳动力系数显著,说明浙江的产业结构比上海和江苏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力投入。因此浙江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保证经济增长的后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智峰  
上海金融发展与上海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上海金融发展对浙江经济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浙江经济增长对上海金融发展有负面影响;上海金融发展对江苏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但江苏经济增长对上海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爱民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迄今为止还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针对当前的争论,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主流计量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对长三角地区继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建军  汪浩瀚  
本文以新开放条件为背景,采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就外资、外贸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FDI和出口都推动了经济增长,而进口只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长期促进作用并不显现。(2)在短期内,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贸易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明显大于后者。(3)FDI、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进口只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单向原因。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子玉  卢海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惠民  林海涛  
该文对长三角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二者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形成倒U型空间分布格局。然而,两指数空间重心呈现反向演进态势,且重心偏离度持续扩大。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全域上的低水平空间集聚特征与局域上的非典型空间分布格局。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加速与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与空间相关性减弱,应当警惕金融资源游离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的"脱实向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中  吴秋璟  
本文以长三角(浙江、江苏和上海)为例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相关率、证券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金融效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得到这样的结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同时,作者结合研究的结论及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惠民  林海涛  
该文对长三角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二者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形成倒U型空间分布格局。然而,两指数空间重心呈现反向演进态势,且重心偏离度持续扩大。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全域上的低水平空间集聚特征与局域上的非典型空间分布格局。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加速与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与空间相关性减弱,应当警惕金融资源游离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的"脱实向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赜琳  傅冬绵  
本文在对两个三角洲总体发展水平比较的基础上,具体从地理区位结构、积累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人口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与差异,考察两个区域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指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结论及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军山  王金定  李朋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倾斜,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这一区域的迅速集聚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经济活动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关系是当今区域经济学等关注的重点。从研究的视角与范式看,对于经济空间性理论检讨的学科主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而从实证研究中可知,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都存在空间差异。开发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区域经济网络格局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几种重要空间形态。在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是否会趋缓、经济增长机制和模式是否会趋同、多中心的区域格局是否会形成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实现等问题应引起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  
信息消费作为我国新型消费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巩固扩大传统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和传统消费融合催生了多种消费新业态,有力提升了信息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消费和新业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信息消费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新业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珠三角城市群信息消费和新业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明显大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