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1)
2023(12595)
2022(11117)
2021(10331)
2020(8740)
2019(19876)
2018(19833)
2017(38318)
2016(20882)
2015(23619)
2014(23799)
2013(23634)
2012(22017)
2011(20002)
2010(20064)
2009(18443)
2008(17885)
2007(15689)
2006(14001)
2005(12573)
作者
(61955)
(51568)
(51332)
(49098)
(33225)
(24780)
(23384)
(20349)
(19593)
(18319)
(17520)
(17520)
(16572)
(16548)
(16000)
(15878)
(15237)
(15081)
(14818)
(14562)
(12880)
(12775)
(12354)
(11784)
(11595)
(11440)
(11430)
(11247)
(10463)
(10052)
学科
(103290)
经济(103192)
管理(60022)
(54705)
(45181)
企业(45181)
方法(40420)
数学(34988)
数学方法(34630)
地方(25196)
中国(23087)
(22545)
(22133)
(20457)
业经(20445)
农业(15593)
地方经济(15284)
(15209)
(15154)
贸易(15142)
(14800)
理论(14621)
(14556)
环境(14326)
(13319)
金融(13317)
(12689)
财务(12628)
(12627)
财务管理(12604)
机构
大学(306044)
学院(303793)
(128180)
经济(125460)
管理(120040)
研究(106893)
理学(103673)
理学院(102488)
管理学(100789)
管理学院(100246)
中国(77660)
科学(66176)
(65396)
(55508)
(54623)
研究所(49944)
(48028)
中心(46849)
财经(44821)
业大(44805)
(43862)
北京(41773)
(40586)
(40148)
师范(39784)
经济学(38801)
(38656)
农业(37467)
(35766)
经济学院(34657)
基金
项目(206287)
科学(161038)
研究(150426)
基金(148739)
(129727)
国家(128672)
科学基金(109600)
社会(94493)
社会科(89437)
社会科学(89412)
(79966)
基金项目(79302)
自然(71122)
自然科(69357)
自然科学(69342)
自然科学基金(68065)
教育(67771)
(67512)
资助(61751)
编号(60960)
成果(49562)
重点(46055)
(45250)
(44894)
(42322)
课题(42084)
创新(39495)
科研(39047)
教育部(38596)
国家社会(38457)
期刊
(146339)
经济(146339)
研究(92915)
中国(54681)
学报(48007)
管理(44778)
科学(44510)
(43067)
(40515)
大学(35692)
学学(33698)
教育(30648)
农业(30084)
技术(26081)
(25326)
金融(25326)
经济研究(23640)
财经(22386)
业经(21679)
(19181)
问题(18826)
技术经济(16037)
图书(15654)
(15491)
理论(14868)
现代(14206)
科技(14199)
资源(14137)
实践(13363)
(13363)
共检索到449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景蔚  王焕祥  
对长三角经济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1990—2002年期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比较分析了三省市的人力资本投资、投资效率、资本存量状况、空间结构及其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润东  郭建强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而且是稀缺的。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通过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比较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本提升最快,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再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本竞争力在三个区域中,综合优势明显。各个区域应根据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调整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以保持不同区域板块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章辉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快速增长区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应包括: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态势、形成人力资本各种要素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典范,对于其人力资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巫强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宁  权梦奇  聂晓培  
本文引入经济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高技能劳动力比例每提高1%,工资收入提高1.092%。由此可知,人力资本外部性是存在的。经济一体化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一体化水平每提高1%,人力资本外部性效应会增强6.77%-6.97%。另外,基础设施不完善会阻碍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质量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外部性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陈乐巩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经济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搜集了2010—2013年四年的数据,利用GDP等指标分析了三大经济区对全国的贡献,并从无形资产结构、知识产权指数、专利申请授予量以及专利有效量的角度对三大经济区无形资产的质量情况作对比。研究发现,三大经济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且无形资产整体质量领先全国。但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无形资产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舜  
人力资本增长是促进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协调发展的动力。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城市人力资本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利用2006-2010年相关数据,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现有人力资本规模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制约了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经济增长效率。需要加大投入,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创新中高等教育,强化职前培训,并且构建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资金等筹措机制,着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慧雯  张璇  
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该区域的各市之间有着不同的产业优势,因而形成了该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模式。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演进,即是对长三角分工合作起源了解其存在的历史模式和问题,后对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分工与合作的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分工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春松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并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客观地比较了海西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差距。文章认为,海西经济区的城市竞争力在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事业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力均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为了加快发展,海西经济区应该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深化海峡两岸的交流,拓宽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提升科技教育竞争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润东  杨新铭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收入方程的实证检验可以研究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各主要因素的贡献。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对三大经济带的研究发现,工作前后所形成的经验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分别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分解前后的Mincer收入方程进行了检验,发现区域因素通过工作后经验影响三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形成,并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桅   胡艳  
为探索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力的产生路径,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通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初级人力资本积累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均能通过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高级人力资本未表现出较强的间接效应;技术创新对于人力资本具有反馈作用;发达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的间接效应未达到预期,欠发达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间接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景蔚  
文章通过引入人力资本损耗变量,对会计成本法的人力资本估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该模型估算了全国、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1990-2002年历年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结果显示,浙江、江苏省和上海市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上海市最高,浙江、江苏省次之。通过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和检验,认为改进后模型的估算结果比原来的更为合理、准确,能够较好地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蒋伏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巢惟忐  孙宁  米卫红  段项锁  王芳  
文章首先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维度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据此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SR模型)建立了三维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0-2008年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脉络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加入WTO组织以来,长三角制造业一直保持低碳化的良性发展趋势。最后根据评价研究结果结合长三角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