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5963)
2022(13583)
2021(12591)
2020(10679)
2019(24340)
2018(23908)
2017(46261)
2016(24826)
2015(27778)
2014(27388)
2013(27342)
2012(24898)
2011(22159)
2010(22087)
2009(20547)
2008(20205)
2007(17773)
2006(15649)
2005(13987)
作者
(71597)
(59772)
(59435)
(56412)
(38180)
(28657)
(26926)
(23327)
(22514)
(21303)
(20377)
(20145)
(19119)
(18937)
(18355)
(18199)
(17794)
(17427)
(17093)
(17053)
(14785)
(14522)
(14386)
(13708)
(13303)
(13277)
(13155)
(13142)
(11884)
(11729)
学科
(109468)
经济(109352)
(96599)
(87675)
企业(87675)
管理(86583)
方法(52313)
数学(42683)
数学方法(42103)
业经(32763)
(32366)
(31414)
中国(25629)
(23261)
财务(23192)
财务管理(23162)
农业(22324)
技术(21993)
企业财务(21934)
(21192)
贸易(21182)
(20622)
地方(20508)
(19971)
理论(19806)
(19357)
(18958)
(17867)
(17152)
环境(15773)
机构
学院(358972)
大学(356214)
管理(149664)
(145598)
经济(142681)
理学(130036)
理学院(128685)
管理学(126423)
管理学院(125787)
研究(113189)
中国(86035)
(75607)
科学(70703)
(66425)
(57411)
(55894)
财经(53630)
业大(53193)
(52639)
中心(51196)
研究所(50797)
(48867)
北京(47061)
农业(44981)
(44772)
师范(44405)
经济学(43106)
(42470)
(41476)
商学(40126)
基金
项目(245908)
科学(196004)
基金(180677)
研究(179510)
(156653)
国家(155327)
科学基金(136063)
社会(114403)
社会科(108700)
社会科学(108674)
(96592)
基金项目(96190)
自然(89436)
自然科(87490)
自然科学(87473)
自然科学基金(85903)
教育(81489)
(79967)
资助(74324)
编号(72425)
成果(56878)
重点(54190)
(53786)
(53446)
(51802)
创新(49261)
课题(48793)
国家社会(47209)
科研(46735)
教育部(46383)
期刊
(158188)
经济(158188)
研究(103009)
中国(64247)
管理(58646)
学报(52773)
(52675)
(52275)
科学(50936)
大学(40278)
学学(38132)
农业(36719)
教育(35156)
技术(33118)
(28088)
金融(28088)
业经(27816)
财经(26012)
经济研究(24691)
(22299)
(21599)
问题(20950)
技术经济(20358)
科技(18996)
图书(17798)
现代(17691)
统计(17196)
理论(16816)
(16429)
商业(16421)
共检索到52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树辉   廖辉   朱平芳  
文章基于企业在技术领域内集聚的视角,使用DO指数测度了企业集聚的范围,并依此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从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两个角度探索了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机制。研究发现:区域中技术领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成规模或技术有优势,集聚的企业间才会有显性知识溢出效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集聚的情况下,研发人力投入具有正向且显著的隐性知识溢出效应;由于普适性研发奖励政策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被动”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资本投入具有挤出效应,使得研发资本不能带动企业间产生显著正向的知识溢出。研究结论为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促进其知识溢出效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补贴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韬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2001-2012年产业变迁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价值链布局的特征,选取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较为合适。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对带动城市自身产业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各自变量的空间交互效应也较为显著,可认为是技术溢出、产业转接、基础设施共享等共同推动的结果,不同阈值空间权重矩阵下SDM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以胜  陆林  朱道才  
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城市2000-2015年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引入距离衰减的全区域产出变量,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符合距离衰减规律。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热点"和"冷点"地区,落在扩散效应区和低速增长区的城市已经形成空间俱乐部趋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原有核心区16个城市主要分布在HH象限,新加入的10个城市主要分布在LL象限,"高高"、"低低"的城市总体分布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博雅  
城市群是支撑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合理稳定的空间结构是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方面。本文测算了2003—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以及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联系的变化,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城市群多中心结构对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在城市规模较小时,单中心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明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未来应促进要素向城市群内多中心分散化集聚,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强化区域联系与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管理和规划,创造更多便于城市群空间溢出的通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璐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FDI在中国长三角区域是否存在城际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内部存在城际溢出效应,同时区域内也存在着较激烈的竞争;此外,人力资本、产业聚集、土地成本也使得FDI在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各地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逐步改善,引资策略的重点开始转变为营造投资的软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的引资战略应及时转换,充分利用FDI的聚集效应提高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玲  
以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为例,研究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选取了长三角核心城市作为样本,利用了2010-2016年旅游产业增加值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以距离为基础和以网络搜索次数为基础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静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长三角核心城市之间的旅游产业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余宇新  
文章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基础上,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市场结构、企业年龄、企业集群和企业所处行业等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知识产权强度且更注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市场力量、企业年龄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都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拥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知识产权强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文洁  
本文基于长江三角洲(文中简称长三角)制造业的数据,从企业的层面对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小企业的企业特点、行为、资源与对环境的认识进行定量研究,并与国际化大企业进行对比,发现中小企业的差距,希望能给长三角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在“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身资源禀赋提升竞争力”的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菁  徐慧琳  靳诚  
从等级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等级变化概率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海市周边地区及沪宁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江苏北部地区以及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于劣势地位。在2000—2009年和2009—2018年两个时段中,大部分市域单元的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2009—2018年变动较2000—2009年变化更为频繁,优势区域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旅游经济等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较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当邻域单元旅游经济发展较好时,旅游经济等级向上转移概率较大,反之亦然,存在着正向或负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王长建  王佩顺  
工业生态效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之间的平衡关系,探究工业生态效率对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均值不断上升,绝对差异增加,而相对差异变化不大;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具有显著的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分布特征;在工业生态效率类型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趋同的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对本地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工业结构不利于本地工业生态效率的改善;本地城镇化的提升不利于邻近其它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而本地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有利于邻近其它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加强城市之间合作对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楠  李鑫  康建荣  
文章引入空间计量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索城镇土地经济产出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GDP、总人口与土地资源禀赋是影响长三角城镇土地经济产出能力的主要因素;长三角地区城镇土地经济产出能力与其影响因素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 GDP与总人口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土地资源禀赋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研究结论为区域协同土地调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区域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水平的整体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玲娟  张晓东  霍国庆  
文章首先对知识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有研究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知识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建立以H-S-C为基础的指标体系,以克拉玛依市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将回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阶段回归模型分析,最终吸引人才数、专利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科技信用四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效果较为良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基洋  张越  
高学历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创新隐性主体,是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一股新生力量。选取201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具有普通高等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等相关数据,运用相关数理和空间模型探究高学历流动人口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高学历流动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能力呈现以上海为核心向周边城市等级扩散的"核心-边缘"格局;高学历流动人口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区域创新格局复杂,两者在局部空间的集聚模式存在差异;高学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且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兆峰   邱梦真  
客观审视区域一体化对旅游产业效率的作用,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显著。采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超效率SBM模型,依次测度2008~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效率,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水平指数从2008年的0.304增长到2020年的0.490,整体呈现稳健上升趋向;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且具有显著的“高—高”“低—低”簇状集聚演化特征。(2)旅游产业效率值呈现小幅度波动下降态势,谷值出现在2020年;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格局,高效率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并向东南方向拓展。(3)区域一体化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政府调控、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对本地旅游产业效率均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邻地旅游产业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府调控、交通便利程度则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苏雪晴  黄震方  程雪兰  
城市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撑,其韧性水平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各地区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在定量测算城市韧性的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揭示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各地区城市韧性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但总体上韧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韧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ρ=0.444,P<0.01)。其中,城市经济韧性和城市生态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市社会韧性和城市工程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负向溢出效应。未来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关注城市韧性水平,注重城市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避免虹吸效应,同时还需要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