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0)
- 2023(9899)
- 2022(7945)
- 2021(7188)
- 2020(5952)
- 2019(13192)
- 2018(13314)
- 2017(25075)
- 2016(13528)
- 2015(15313)
- 2014(15398)
- 2013(14985)
- 2012(13503)
- 2011(11840)
- 2010(12300)
- 2009(11463)
- 2008(11794)
- 2007(10954)
- 2006(9839)
- 2005(9250)
- 学科
- 业(74990)
- 企(69356)
- 企业(69356)
- 管理(58605)
- 济(57250)
- 经济(57165)
- 业经(25705)
- 农(22305)
- 财(21695)
- 方法(21411)
- 务(17479)
- 财务(17452)
- 财务管理(17422)
- 农业(16579)
- 企业财务(16410)
- 技术(16281)
- 中国(15116)
- 制(14671)
- 理论(13751)
- 数学(13486)
- 策(13457)
- 数学方法(13327)
- 和(12712)
- 划(12364)
- 地方(11544)
- 经营(11280)
- 贸(11178)
- 贸易(11168)
- 企业经济(10926)
- 易(10829)
- 机构
- 学院(196544)
- 大学(187657)
- 管理(80662)
- 济(79717)
- 经济(77857)
- 理学(67817)
- 理学院(67178)
- 管理学(66436)
- 管理学院(66033)
- 研究(57407)
- 中国(47984)
- 京(39378)
- 财(39010)
- 江(33854)
- 科学(32246)
- 财经(29968)
- 农(29131)
- 所(28058)
- 州(26938)
- 中心(26918)
- 经(26896)
- 北京(24598)
- 研究所(24499)
- 业大(24215)
- 范(24032)
- 师范(23846)
- 商学(23208)
- 商学院(23017)
- 农业(22371)
- 经济学(22226)
- 基金
- 项目(118103)
- 科学(94181)
- 研究(94013)
- 基金(83389)
- 家(69615)
- 国家(68825)
- 科学基金(61466)
- 社会(59513)
- 社会科(56268)
- 社会科学(56252)
- 省(49008)
- 基金项目(43634)
- 教育(42650)
- 编号(41000)
- 划(38304)
- 自然(37439)
- 自然科(36589)
- 自然科学(36583)
- 自然科学基金(36011)
- 成果(33022)
- 资助(32681)
- 业(30086)
- 创(28300)
- 课题(27832)
- 发(26395)
- 重点(25894)
- 项目编号(25844)
- 创新(25293)
- 部(25086)
- 制(24610)
- 期刊
- 济(101724)
- 经济(101724)
- 研究(58760)
- 中国(43115)
- 管理(36750)
- 财(35206)
- 农(28663)
- 教育(24203)
- 科学(22607)
- 技术(21439)
- 学报(21256)
- 业经(20377)
- 农业(19583)
- 融(18854)
- 金融(18854)
- 大学(17315)
- 学学(15856)
- 财经(14960)
- 经济研究(14697)
- 图书(13336)
- 经(13084)
- 业(12817)
- 问题(12502)
- 技术经济(11899)
- 财会(11881)
- 现代(11555)
- 商业(11035)
- 贸(10609)
- 书馆(9938)
- 图书馆(9938)
共检索到31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福明 张建华
面对全球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态势,长三角地区必须科学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效进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建构,从而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和谐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寻求新动力、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
长三角 现代服务业 战略 建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勤俭
本文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对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性、必要性进行分析,在对上海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上海现代服务业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功能和战略目标,依据上海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机遇,探讨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选择,为上海培育和发展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现代服务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颖
现代服务业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上海2010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群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世博会在构筑统一的市场、拓展与整合服务系统、加强创新系统的整合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成本效应、品牌效应、创新效应、人才效应、制度效应,提出了长三角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展与整合的措施。
关键词:
世博会 长三角地区 现代服务业 集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涛珍 田家林
利用长三角地区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指标,发现上海、浙江和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浙江、江苏较差。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综合各种系数来看,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联系依旧比较薄弱,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长三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骏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服务业发展及集聚速度处于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和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涉及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内部结构和集聚状况,并据此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趋势进行了判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加快发展,其趋势将由四大中心城市,即上海、杭州、无锡和宁波向周围城市扩散,辐射范围包括苏州、常州、嘉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服务业 发展 集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锦云 李晏墅
寻找区域合作伙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但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个实现互赢共生的平台。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尴尬,既有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安徽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中有认识、政策和实践等战略上的误区。要实现安徽从"融入长三角"到"服务长三角"的嬗变就必须进行战略创新。
关键词:
长三角 安徽 嬗变 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继英 李琪
当前长三角地区亟须通过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来调整产业布局,但目前关于两业融合的测算方法较为单一,也缺乏对区域两业融合时空演变的考察和空间异质性分析。为此,以2012—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其两业融合水平,并将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市场开放、外商投资、区域创新及信息技术等确定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估计、自然断点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有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并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区域内和区域间有差异,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对本市产业融合的驱动作用明显,信息技术应用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市产业融合发展;对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而言,政府支持是直接驱动因素,经济环境和区域创新发挥空间外溢效应;对现代服务业制造化而言,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是直接驱动因素,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溢出效应驱动邻市现代服务业制造化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地区的两业融合发展提出提升融合水平、优化空间布局、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以及培育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可侠 夏琦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与内陆地区新一轮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作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比较探讨。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分析,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次,通过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比较,论证了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并给出加快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谷永芬 洪娟
从服务业区位功能上,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体系:核心城市——上海;二级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其他三级城市。从资源整合优势看,圈内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合作发展应以上海为核心,在上海优先驱动模式下,二级城市与之错位发展,形成水平分工。在该竞争合作发展模式下,通过制定相应战略加速圈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任志成
服务业的3T化发展,使得服务产品变得更加易于分解与分离,能够像制造业产品一样,实现3S化(专业化、范围化与规模化)发展。服务业的3T、3S化发展,已经使服务业变成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利用长三角地区数据,使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现代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能否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能否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关键在于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
长三角 服务业 产业体系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瑞娟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对中国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各城市之间地区分割比较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首先各地应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要撤除各种行政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再次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各城市应该有所侧重,进行分工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 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凡丰 董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学术研究的深度对接。长三角各地政府、企业积极联合高校创办研究院,以期将相关学科的研发力量汇聚成"联合体",实现创新链的完整。基于长三角的实地调研,分析了高校研究院的理想模式(实现"接口"与"集聚"的作用)与实际运行情况。指出,产学合作的转型将使我国研究型大学争创一流的建设工作与服务地方的工作得到有效结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永芬 费军伟 李松吉
长三角都市圈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但因地区内产业分工缺乏协调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古典到现代的分工理论,均证明都市圈内产业分工、同一产业内分工的必要性。从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现状和对国际成熟都市圈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出长三角发展的差距和启示,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都市圈 生产性服务业 分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大树 杨永亮
文章应用分异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地区Hoover指数等常规统计方法与基于空间统计学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一起,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总体以集聚为主,各地区、各细分行业差距明显,大致可以把25个地区分成扩散效应区、离心效应区、低速增长区和极化效应区等四种类型的关联模式,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动态的多中心—外围空间结构并正在向网络化迈进。产生这种分异特征的原因主要是本地知识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状况、城市规模以及在区域城市等级体系中地位和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聪
借助连锁网络模型、残差分析模型等方法综合分析了长三角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演化格局,包括节点城市的层级变化、网络格局的空间演化和城市功能的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但层级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2)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但传统的核心区域正在向外扩散,扁平化趋势加强。(3)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分布特征差异明显,除了法律、广告功能,其他服务功能分布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网络连接更为充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